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一句佛号,不令间断,能如是者,决定往生(二)


   日期:2018/1/9 7: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决定往生语录】一句佛号,不令间断,能如是者,决定往生(二)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云:

  【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非信何由发愿,非愿何由起行,非持名妙行,何由证所信而满所愿。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信、愿、行,如鼎三足,缺一则蹶。若不注重信愿,唯期持至一心,纵令深得一心,亦难了生脱死。何以故?以烦惑未尽,不能仗自力了生死;信愿既无,不能仗佛力了生死。

  世有好高务胜者,每每侈谈自力,藐视佛力,不知从生至死,无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为耻,何独于了生死一大事,并佛力亦不愿受,丧心病狂,一至于此。净宗行者,所当切戒。至于修持法则,常当如子忆母,行住坐卧,语默周旋,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任何事缘,不令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如是者,决定往生。】

  印光大师讲:“凡夫不知从生至死,无一事不仗人力,而不以为耻,何独于了生死一大事,并佛力亦不愿受,丧心病狂,一至于此。”事实上,我们生活所有一切,都要靠人力。请问大家:你身上穿的海青或衣服,是你自己做的吗?别人做的。那是靠自力还是靠他力?不是你自己做的,是别人做的,当然是他力。你会说:“那是我的钱买来的。”请问:“你的钱是自己印的,还是政府印的?”也是政府印的,钞票也不是你自己印的。样样都靠他力。

  “净宗行者,所当切戒。”我们所有一切生活上都要仰仗人力,为什么对于了脱生死这一件大事不肯仰仗佛力?所以印光大师告诉我们,“净宗行者,所当切戒”,也就是要放下自力,依靠佛力。印光大师实在很慈悲。底下就讲到修持念佛的法则:

  “至于修持法则,常当如子忆母,行住坐卧,语默周旋,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任何事缘,不令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如是者,决定往生。”如何修持念佛?就是“如子忆母”的念佛,思念母亲的心情,来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思念阿弥陀佛就犹如自己的老爸,极乐世界是我的故乡,所以我在人间只是短暂的旅游,累了,我要回到极乐世界的故乡,所以老爸阿弥陀佛来接我回去,那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你们当人父母的,如果把孩子送到学校去念书,孩子放学了,如果学校距离你家很远,你当父母的会不会开车去接孩子回家?会。有钱人不但有很好的教育,而且对于孩子每天上下学,还请专人开车接送。所以我们在人间流浪也够久了,我们这一生就好好的回家休息,回极乐世界老家。

  我从台湾到这里弘法,你们到机场接我。每次我到外地弘法,不论到香港或马来西亚、或到大陆,都会有当地的法师及莲友来接机,来接送我们。我们将来要回到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来接我们,我们就会很高兴、很安心。譬如我虽然回到这里已经三四次了,可是如果没有莲友到机场接我,叫我自己来,还是会迷路。所以临终有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回到极乐世界,我们要不要怕迷路?不用怕!因为有的老菩萨会这样担心:“信愿师父!我也没有到过极乐世界,我不知道要怎么走。”我们要怎么去?极乐世界在哪里,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也没有去过,但是我不会担心,因为有阿弥陀佛来接引我,阿弥陀佛一定把我带到极乐世界老家。我对阿弥陀佛很有信心,我非常的信任阿弥陀佛,他一定会把我带到极乐世界,不会把我带到地狱。你安心念佛,不必操这种没有必要操的心。

  好好的念佛,如子忆母,而且“行住坐卧”都念佛。“行”就是走路,“住”就是站着,“坐”就是坐下来,“卧”就是躺下来。不论你在走路或站着、或卧着、或躺着,都可以念佛,任何地方都可以念佛。行住坐卧这四威仪,任何时候、任何动作,都可以念佛。“语默周旋”,“语”就是讲话,“默”就是不讲话,“周旋”就是做任何事。讲话不讲话,或跟人交谈或没有,或做任何事情,“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任何事缘,不令间断,”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这一段话不就是印光大师鼓励我们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吗?既然“行住坐卧,语默周旋,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任何事缘,不令间断”,那不就是专念阿弥陀佛吗?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两句话。

  都摄六根——《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耳根对于声境而生耳识,鼻根对于香境而生鼻识,舌根对于味境而生舌识,身根对于触境而生身识,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都摄者,念属意根,意为诸根所依,故以一心念佛,将六根收摄于佛号净念中,则六根皆念佛,久而久之,自然成就净念相继。

  六根接触六尘一律念佛,这样就是都摄六根的念佛。眼见色,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耳闻声,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鼻嗅香,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舌尝味,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身接触,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意知法,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这样修。眼睛看到形形色色一切外在的东西,念佛;耳朵听到任何声音,念佛;鼻子闻到任何香臭的味道,念佛;舌头尝到酸甜苦辣的滋味,念佛;身体接触到任何东西,念佛;内心起任何的心念,念佛,就是这样修学。这样时日一久,你念佛的习惯就养成,而且念佛的功夫就越来越深,当然就妄念少、净念多。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的方法,大势至菩萨就是因为这样念佛,念到往生极乐世界,成为大菩萨。所以时时刻刻各种因缘念佛,坐车念佛、洗衣服念佛、扫地念佛、做事念佛、等车念佛、走路念佛、吃饭念佛——心里头念。时时刻刻这样念佛,是不是你的道业就越来越进步。

  “净念相继”——妄念不生曰净,念而无念故;一心系佛曰念,无念而念故,心念无妄,唯有念佛,纯一净心,故云净念。念佛人,日用之间,不念五欲,唯有弥陀是念,净土是求,无有间断,名为净念相继。

  当然这是念佛要都摄六根,念佛一段时间之后,才能够到净念相继的地步。纵然没有,你只要一心想要求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还是会接引你,你的心中念佛会打妄想,阿弥陀佛会更悲愍你。

  念佛修行,如果能够按印光大师这段文的开示去做,所得到的果报就是“决定往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净土)(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净土)  

 会性法师:小净土文略说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弥陀净土的层次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净土思想校正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净土宗 

 郑振煌居士:净土安心法门——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果煜法师:从禅的观点看净土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一集 人在净土打佛七 - 沉明进 

 其它:略论善导往生净土的境界“报土论”(谢路军) 

 圣严法师:念佛生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