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法广法师:忍辱就是逆来顺受吗?禅定训练的那些误区


   日期:2017/12/28 16: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忍辱,不是逆来顺受

  忍辱不是说什么都逆来顺受,遇到非常可气的人和事,无礼的要求,还一味死忍着,不是这样。忍辱需要我们有更豁达的心态,有更平静的情绪。

  因为有时候你一触即发,嗔恨心就爆发,也许把事情弄得更一团糟。怒火中烧的当下,身体首先受到伤害,科学的说法就是内分泌紊乱,然后神志不清。不管是话赶话,还是怎样,总之把芝麻大的事情闹出西瓜大,甚至闹出人命都有可能。

  忍辱,柔中带刚

  但有时候你光说忍,怎么忍?怒火中烧确实很可气,那么这时候该发脾气也要发。对某些人某些事,你没一点脾气,一直好声好语,一团和气,对他不管用。那就必须有点脾气,给他钉子碰一碰,采取强硬的手段。

  佛也讲有时候柔软中有刚强,采取强硬的手段这样才管用,对他对你都是一种慈悲。但同时要放得下,不要让自己困在伤害身心的情绪中。

  当然有时候,确实你达不到那样的高度。这个时候你也许可以找一个无人的空间,大喊大叫几声,搬起石头乱砸一气,总之,把这腔怒火宣泄出去,但不要伤害他人。这是退而求其次的方式。哪天你更加有空的智慧,更善于控制情绪,那么你就不需要这些善巧了。

  精进不是蛮干

  精进是禅修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绝对没有多少收获。今天兴趣来了,打一下冲锋,热情高涨,实际上没有多少收获。

  精进要精而不杂,进而不退。精进在佛法里面,也叫“正勤”。朝一个正的方向努力才叫精进,朝坏的方向去用功那不叫精进。

  曾经有人问我,他是不是退心了。原来他刚学佛时就发心,一辈子素食,而且要求一家人都素食,而且几年后,要求亲朋好友都要素食。但没多久就碰一鼻子灰,行不通,没办法支撑下去了。

  这是不是不精进了?实际上,精进过程中,也得看具体情况来调整。怎么做比较合理,不是蛮干才叫精进。实际上还需要兼容到智慧善巧,自己要坚持,必须有定力。

  禅修大道,相互兼容

  禅修大道越走进去,越发现彼此息息相融。比如《六祖坛经》讲的定,里面内容都是贯穿在一块的。因为大道本来圆融一体,心本来就是圆融无碍一体的。

  有时候为了表达方便,才拆得支离破碎,但那不是大道的本相,核心。就像我们走入一个大花园,里面有非常美妙的景色,但它又是有很多门可以进来。大道也是如此,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契入,从那个方向来学修。但你走进去之后,就是归元无二,这也是《楞严经》所讲的。

  最终,你只有走得正确,把握大道根本理路,这颗心确实越来越展开,越来越合道,就会发现整个人越来越兼容,越来越成为一个无碍的整体了,东门西门只是契入点不同罢了。

  不能这个宗派我看不上,那个宗派我踩在脚底。应该是越走进去越圆融,越走进去越开阔,越走进去越发现别人的精妙善巧。

  禅定的奥妙

  禅定当然很重要。禅定更多时候会静坐来用功夫,但是不限定于此。禅定可以开发智慧,但是开发智慧也不完全靠禅定。

  因为禅定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境界。

  普通的禅定是从自心一处来说禅定,通过相应的方法,如念佛、数息、持咒、或者诵经,让你的心慢慢专注一个在某点上,慢慢地整个融入进去,把其他种种的万事万法都放空掉,都忘记掉。整个世界都在念佛中。念到最终好像整个世界就只有这个佛号,甚至你都忘记自己在念佛,就是一声佛号,当然是用心灵达成这样的境界。

  禅定训练有误区

  禅定的训练确实让人的心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凝聚到一点上。就像凹透镜太阳照在上面,凝聚到一点上,以后你的心更有穿透力,更有洞察力,有助于开发智慧和开悟。

  而且随着禅定的训练,你的身体各方面都顺着大道走。但是也有一些误区。

  不是说禅定是坐下去,坐到顶点,定力越来越高,坐的功夫越来越深,双腿不用手就可以双盘自如,坐几天几夜,有的夸张的几年都坐下去。光是这样不可能开悟。如果这样能开悟,当年佛就不需要那么麻烦,很多外道也早就开悟成佛去了。

  这样有定性的训练下去,你坐得很透很深,它只是定。而且你坐得过深的话,恐怕智慧力不会增强,还会减弱。它没办法与佛家所有的智慧直接画等号,没办法水到渠成的。

  世间禅定与佛法禅定

  有人会问,不是“戒生定,定生慧”吗?经典里都讲,《楞严经》也讲,要知道这里所讲的“定”不完全是世间的禅定。世间的禅定确实有它的精妙之处,但是佛家所讲的“依定得慧”,不仅仅是世间禅定的训练,它最终是心性的定力。

  《六祖坛经》所讲的“定”是心性之定,《楞严经》也是。这个“定”当然是和智慧圆融无碍的,因为它本身必须跟智慧息息相连,在生命的本真中达到无碍。

  普通的禅定,比如我现在就是抓住这个话筒,让这个话筒来拴住你的心,最终把自己忘了,这个世界就只有这个话筒了。这个普通的禅定是把自己的心牢牢拴住,把内心最终融进去了。

  大道禅定是心性之定

  但是大道所讲的“根本定”,心性的定,它恰好不是这样。它实际上是我明白话筒真相是怎样一回事,就好像白骨精不论是变成老人,还是漂亮女孩子,都不会被所迷。心不为所动,把握自己,看得分明,也可以去转换。这个“定”不仅是心性之“定”,也是智慧之“定”。

  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普通禅定的训练,它确实能够给我们身心很好的帮助。就算我们不能很高的受用,至少平常很忙碌的生活中,能适当抽空静静心,调整身心,也有助于检点自己,考虑未来。而且训练比较善入的话,身心会有种种变化,会带来很多受用和欢喜。

  但也有很多的误区,有时候还会带来一些魔扰。但是大家不用怕,一般魔还不屑去干扰你。

  附:法广法师简介

  法广法师,1970年生,广东汕头人。1991年礼上传下正大和尚为师,1993年福建北峰林阳寺求受具足戒, 曾就读闽南佛学院。1997年考取北京中国佛学院,2004年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教授禅宗史等课程。2011年任中国佛学院培训部副主任,开展面对社会大众弘法工作,以“法海探源”为主题创办各类培训班,广受好评。2013年兼任广东南华寺后堂及曹溪佛学院副院长。2014年底任深圳东山寺监院,并当选广东省佛协理事。2015年当选深圳市佛协副会长,同年应广西浦北邀请,至五皇山筹建五皇禅寺。2016年兼五皇禅寺住持,并当选为钦州浦北县佛协会长及县市政协委员。同年当选深圳龙岗区政协委员。 发表论文有《关于赵州和尚》等多篇。

  原标题:禅修讲座(四)禅定训练有哪些误区?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共戒邪YIN,得大自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