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中国古时候妇女的地位很高,受人尊重,为什么?


   日期:2017/12/26 11: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今天回味一下道德,“道”是大自然的规律,遵守大自然的规律这叫“德”。所以在中国常说“伦常大道”,“伦”是“五伦”,“五伦”第一个,父子,父子是“道”。“五伦”都是“道”,这不是哪个人发明的、创造的、制定的,没有,自然的。

  “父子有亲”,这个亲爱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亲爱是性德自然的流露,这个是心性的原始点,所有一切性德都是从这里延伸出来的,发扬光大的。万德万能,中心就是“父子有亲”,中国人讲孝慈。

  “夫妇有别”,这个“别”是义,合情、合理、合法,夫妇组成家庭、建立家庭,两个人有不同的职责。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经济生活,过去男子负这个责任,谋生、养家;妇女的责任相夫教子。“相夫”是把家管理好,像一个国家的宰相一样,家管好,更重要的责任是把下一代教好,这是她最大的责任。所以我们读中国古书就知道,古人教子女,教女比教儿子更重要,所以教女下的功夫最大,也最用心,为什么?有贤女就有贤妻,有贤妻就有圣贤儿女,你看妇女负的责任多大,在外国没有。

  中国古时候妇女的地位很高,受人尊重,为什么?你家庭有没有后代靠她,你能不尊重她吗?你能不爱护她吗?她是那你们家庭传宗接代最重要的一个人。很有道理,所以在中国妻子称为“太太”。“太太”这两个字是尊重到极处。“太太”有典故的,从周家开国而来的。周在中国的历史是非常辉煌,周朝八百年,这三个妇女,文王的母亲、文王的祖母跟文王自己的夫人这三个人,他的祖母太姜,他的母亲太姙,他自己的妃子是太姒,这三个“太”,“太太”就从这儿来的。中国人对妇女的尊敬称“太太”,那什么?圣人的母亲,文王、武王、周公,那个时代的大圣人,孔子心目当中最佩服的、最敬仰的就这三个人,后人称妇女为“太太”,希望每个妇女都能够像太姜、太姒、太姙相夫教子,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多么的伟大了。

  但是现在没人知道,不知道“太太”叫什么意思,不懂,把她称作“爱人”,问题全变了,那我们不知道。“五伦”,“君臣有义”,君仁,仁慈,臣忠。“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现在这个社会全没有了,“伦”之道没有了,伦理里头含的意思也是“道”。“父子有亲”,这个亲爱是“道”;“夫妇有别”,这个“别”是道;君臣的义这是“道”;“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都是“道”。

  “道”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这叫“德”,我真的把他做到了,随顺于“道”,这个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五常”。

  “五常”这五个字不是名词,是动词,“仁、义、礼、智、信”作为名词讲是“道”,作为动词讲是“德”。真爱人,仁者爱,那种真诚的爱心,就跟”父子有亲”那个亲爱是一样的,这种亲爱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这就是“仁”。所以“仁”从哪里来?“仁”从亲来的,父子有亲来的。

  “义”是我们思想、言行,完全与道德相应,不违背道德,这就是“义”。古人把它很具体的说明,“义”是合情、合理、合法,与人情、礼法、道理、法律通通相应,不违背,这是义!人应该这样做法。

  “礼”是礼节,人与人之间一定要有礼节,再亲密都要守礼,不能随便。礼是什么?礼是规矩的表演,不能认为他麻烦,我们简单省事一点,不可以!真能够遵守,一个人会做到小心、谨慎,不敢放逸,所以粗心大意能够对治,小小礼节都不失。汉朝时候有个学礼的,也是儒家的名人,郑玄就是郑康成,一生专攻“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这三种书他都有注解,古时候学礼一定要看他的注解,以这个为标准。郑康成平常做人规规矩矩、一板一眼,这大家都知道的。他的老师是马融,马融是学者,也做了大官,相当于现在的部长,郑康成在他幕下三年,跟他学习,古时候帐,房子里面有这些装饰品,我们现在叫窗帘,类似这些,这很大,围在一周做装饰品,很庄严。这个幕后,马融喜欢音乐,家里面养了有一个乐队,用现在说乐队,载歌载舞,上课他也让女孩子在后面奏乐、唱歌,一面听歌,是一面讲课,所以学生不老实的总是往幕后去看,只有郑康成,这个人跟他三年,从来没有一眼歪看、斜看后面。所以马融心里有数,他的学问郑康成全学去了。好啊!这有传人了。这个老师量小,有嫉妒心,他知道这个学生将来会超过他,怎么办呢?把学生除掉。可是郑康成他很聪明,他完全看到了,长亭践行,他回家了,毕业了,回家了。马融带了学生到长亭去送他,送行,每个人敬三杯酒。所以“三百杯不倒”是真的不是假的,典故从这儿来的。他饮了三百杯酒,小小的礼节都不失,真正海量,这李老师当年讲这个故事给我们听,他说如果每个人酒量都像郑康成一样,“五戒”里就没有酒戒了,因为酒是预防的,怕人酒后乱性,郑康成三百杯,小小礼节都不失,真了不起。那么老师是找了几个打手在路上等着他,等着他喝醉了,收拾他一顿,是这个意思。郑康成料到了,走了一段路,他从小路走了,预定的这个路,他告诉大家他怎么走法,其实走小路的,有智慧。

  马融也很了不起,《汉书》里头 有他的传记。所以从这个地方看起,人的嫉妒障碍很难避免,这么大的一个学者,还有这个念头。你说一般人遇到这样的学生,心里头欢喜,这有传人了,一生没有白过,偏偏还有这,这是什么?名利放不下,怕别人高过自己,这是决定错误,今生不论怎样有富贵,来生都是三途,心行不善。真正觉悟,确实希望别人都比我好,为什么?我享福啊,这些能干的人造福,我来享福。所以能者多劳,他要操劳,为天下人造福,我是天下人里头的一个,我享福,享他的福,感他的恩,这正确的。我们是自己不行,希望人人都超过自己,我是最无能、最无德的一个人,我的标准是最低的,希望别人都比我高,我就有福了。对于名人,敬爱、尊重、佩服,所以自己还修了一点小福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地位)(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地位)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其它:会泉大师及其门下在闽南和东南亚佛教界的地位和贡献(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李志夫教授:试还原法显大师在中国历史上之地位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