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百善孝为先,尽孝不能等待


   日期:2017/12/20 14: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弟子规》上说:“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说的是冬天让父母温暖,使得温暖,夏天就让父母得到清凉,使得他们清凉,早晨去问早安,晚上回家了也要去汇报一下,自己安全到家了。

  一年四季什么时候都有死人的,什么时候死的最多,什么时候发病最多呢?从四季的时间来说,是春天,这个时候血液向体表大量的输送,心脏和大脑得到的血液就要相对的减少,这个时候对于人来说是比较危险的,对于年轻人来说,只是困乏罢了,但是对老年人可能就是危险的。

  从一个月来说,就是十斋日,什么叫十斋日?这个大家看地藏经里面有记录,一个月的这十天里,是天地冲动较大的节点,对人的影响也要放大很多,最明显的就是月圆的农历十五,十六,这是最明显的。月圆这一天心脑血管疾病爆发率高于其他任何一天,同时车祸率,暴力事件,精神病发飙率,都是最高的。

  从一天来说,早晨的时候是人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转换的时间,这个时间也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阶段,于是我们早晨去问安,有其现实意义。我们明白这一点了就知道了,早晨我们去问安,是我们对父母的惦念,晚上到家和父母打招呼,是让父母不必为我们挂念,这里面,是满满的亲情,我们不懂的时候以为只是个形式,但是这里面真的很温暖。

  出去的时候一定要告诉父母,我要去哪里,我要去和谁,做些什么事情,把这些事情都和父母交代下,父母知道我们去办什么,知道怎么能找到我们,事情办完了,回到家里一定要和父母交代一下啊,我回家了。

  “居有常,业无变”,说的是居住的地方要尽量固定,工作的地方能不改变就不改变,这里的居有常,业无变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我们的每一个变动,工作上的,乃至生活上的,父母都会为我们牵挂操劳。就算告诉他们八百遍,不要管这个了,不要管这个了,但是做为父母,怎么能什么都不想呢?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中,就有这样的一句,百岁母常忧八十儿,孩子都八十岁了,作为母亲依然是放心不下。

  现在的时代真的是这样啊,我们的生活压力大,生存压力大,就业力大,逼迫之下只能以更快的节奏来生活。于是忘记了那么多的细节,细节处见温暖,细节处见真情,细节处才能了知人心!

  中国有这样的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正如我常常说的,这个世界上有三件事情不能等,第一就是尽孝不能等,第二是行善不能等,第三学佛不能等。这三个不能等不是别的,正是我们学佛的净业三福!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诵读大乘,劝进行者。

  我们的色身就是有无数个无常汇聚而成,由因缘和合而生,也必由因缘的不和合而病,也必由因缘的分离而消亡。我们自己都要常常记得有个无常随时都会偷跑出来咬我们一口的,我们尚且为无常逼迫,我们的父母亲人不也是这样吗?

  不要等到条件成熟了才去尽孝。孝没有条件,就像我们能看到有一个三岁的小孩撑起一个家庭的视频,那个孩子比锅台高一点点就要早起为重病的亲人做饭,看他娴熟地干活,我们当心生惭愧!

  在上学的时候我们学过这样的一篇古文,蜀之彼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穷的僧人说,我要去南海你看怎么样?富的僧人说,我要想去,我都筹划好像年了,等条件成熟了我就去。他就问穷僧人你靠什么去南海呢?穷僧回答说,我有一个吃饭的钵就够了,富僧人哈哈大笑,笑什么?笑穷僧人不自量力,痴人说梦。过了两年,两个僧人又遇到了,富的僧人还没有去成,而穷的僧人已经从南海回来了。

  很多事情是需要条件的,但是尽孝不需要条件。如果我们总以为条件不具足就不去尽孝,树经过秋冬会不落叶吗?人的生死在转瞬间,你怎么保障条件成熟的时候,让我们尽孝的那个亲人还等我们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孝道       等待)(五明学佛网:孝道       等待)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开愿法师:孝道的真实意义 

 道坚法师:一般人认为出家有违孝道,请问你有何看法 

 能弘法师:博大精深的佛教 如何圆满孝道 

 李尚全教授:护法与尽孝道:房山石经雕刻的原动力 

 衍慈法师:佛教与孝道 

 雪漠:顺其自然,等待觉悟 

 其它:护法与尽孝道:房山石经雕刻的原动力(李尚全) 

 其它:孝道的真实意义(开愿法师) 

 蔡礼旭老师:孝道也可以权变 

 业露华:中国佛教孝道观的发展 

 业露华:论契嵩的孝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