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安士全书新白话版16


   日期:2017/12/2 13: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免官救吏(《宋史》)

  宋朝绍兴年间,庐陵的周必大,监管临安和剂局(药品),发生火灾,延绵燃烧民房。典守吏(保管人)应当死罪,周问吏:“假如火是因为官员的失误,应当得什么罪?”答:“不过撤职罢了。”周就自己承担罪名,被撤职罢官,吏也就免死了。周回家见岳父,岳父因为他丢了官职,不待见他。这时正好下大雪,童子打扫庭院时,忽然想起昨夜曾梦见扫雪迎宰相,因此留周住并善待他。后来周考上博学宏辞科,做官直到宰相,封益国公。

  [按]自己的罪,世间人还要嫁祸给别人,何况是他人的罪,而反肯引祸上身,并且因此丢官职呢?宰相的度量,确实不可测量啊。

  赎罪得子(《懿行录》)

  明朝广平的张绣,家中贫穷没有儿子,他有一空坛,存钱十年,坛子才装满。有邻居生了三个儿子,因犯罪要流放,打算卖掉妻子。张恐怕邻居妻子走了三个儿子流离失所,就把所有存钱拿去赎回邻居妻子,钱还不够,张的夫人又用一簪子凑够数目。当晚张梦见神抱一佳儿送给他,于是生下儿子国彦,后来做官做到刑部尚书。张的孙子我续、我绳,都是省级官员。

  [按]爱别人的儿子,于是自己得贵子,那么害别人的儿子,什么结果就可知了。

  “矜孤恤寡”

  [说明]孤就是没有父亲,寡就是丧失丈夫,都是弱势可欺的。这种情况不怜悯不同情,正所谓没有恻隐之心啊,还可以为人吗?我的能力不够,但应当存有怜悯的念头;我力所能及的,务必应当尽到怜悯的实际。怜悯不必一定要费钱财,比如告诉别人不知道的,教导别人不会的,告戒别人不可以的,甚至为别人排忧解难,申冤昭雪都是怜悯啊。下附征事(三则)

  矜恤交至(《言行录》)

  宋朝的范文正公掌管越州,有叫孙居中的,死在官任上,他儿子幼小家中贫困,难以回到家乡。范用自己的俸钱(工资)为他准备船只,又派吏员送回,并作绝句诗一首,给吏员说:“路过关口,就把我的诗拿出来展示。”诗说:“十口相依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凄然;关津不用询名氏,此是孤儿寡妇船。”因此孙全家能到达家乡。

  [按]孤寡的人,往往受欺负,扶弱锄强,全靠仁者。

  为主存孤(《懿行录》)

  明朝的李崧,是龚氏奶妈的丈夫。奶妈死了,她哺育的小儿锡爵,五岁就成孤儿,家奴想杀害小儿占有他的家产。李连夜背着小儿逃走,到了城门,门关闭了。李跪着大哭,看守城门的人同情他就放他出去。李在雪中走了五天五夜,投奔到小儿的外祖父沈氏家。沈见李抚儿有恩,很感动,所以他家的仆人,李都能使唤,有时残羹剩饭,不能让李吃,但李终究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待遇。锡爵后来成了进士,不忘记李的恩,而李继续劳作,如穷困时一样。锡爵要子孙世世代代祭祀他,不改变。

  [按]要报李的恩,应当修福事超度,才能受益。如果只是说祭祀而已,那他能不能享受得到,就未必啊。不能像世俗所知了,不过如此。譬如儿童,当他忿怒时,极大的分量,也不过是啼哭而已,除了一哭,难道还有其他特长吗?

  逼孀现报(汇纂《功过格》)

  崇祯末年,吴江的居民张士柏,他的妻子陈氏,少年守寡并且坚持贞节。张士柏的兄长张士松,想把她卖给乡里土豪徐洪为妾,估计她的志节不可改变,就设计强拖到船中,陈氏大哭,凛然不可侵犯。陈的父亲陈俊告到县里,县令章某,睡大觉不审案,再去投告直指官路振飞,徐洪又贿赂某宦官,编造谎言,反而诬陷陈犯了骂夫律,关进狱中。陈极度悲愤,绝食三天。这时司理官来,听说陈的冤情,带陈去见直指官,陈哭诉并当场自杀。路马上下堂行礼,答应雪冤,陈才闭上眼。路当天就向上级写报告,张士松、徐洪,当场打板子打死在大堂上,其他凶犯轻重都定罪了。县令被撤职赶走,告辞离任上船后,满船都是鬼声,第二天就死了。受贿赂的某宦官,突然生病变哑,终身不能说话。

  [按]这事有传记挽歌流传,都感叹那报应的快速。

  “敬老怜贫”

  [说明]老年,是人不能避免的,但也是最可以伤感的啊。头上是两鬓斑白牙齿脱落,身体是骨头外露皮肉粘连;筋如绳索,背如弯弓,种种的不堪回首。视力又昏,听力又重,常常起身坐下须要人助。所以见到老人,只应当生起尊敬心,不应当生出厌恶心,若是那厌而不敬,老年转眼就到你了;若是那敬而不厌,老年也不再到你了。

  伤感的是贫穷啊!人家都是美衣丰食,而他却是饥寒交迫;人家都是心旷神怡,而他却是困苦不堪。虽然贫穷的根源,也是他自作自受,但如果有能力可救而不救,不就使后人又可怜后人吗?周济他的贫穷,是怜悯他的眼前;劝他布施,是怜悯他的身后。下附征事(二则)

  牛杀三人(《法句喻经》)

  佛在世时有个商人,名叫弗迦沙。因为进罗阅城,在城门内,被一母牛顶死了。牛的主人害怕,赶紧卖掉那牛。买牛的人牵牛喝水,牛从他身后又顶死了他。买牛的家人很愤怒就杀了牛,然后卖掉牛肉。有一农人,买了那牛头去,偶然在树下休息,把牛头挂在树上。须臾间绳子断落牛头掉下来,农人也被牛角扎死了。当时瓶沙王拿这事去问佛,佛说:“往昔有三个商人,借住老妇人的房舍,应当给房钱,而这三人因为老妇孤独无靠,等老妇外出三人就偷偷跑了。老妇追踪找到他们,三人骂道:‘我们先前已经给钱了,为什么还要?’老妇无可奈何,只有彻骨的怨恨,诅咒说:‘愿我将来有机会,一定杀了他们。’那时的老妇,就是今天的母牛啊。三个商人,就是弗迦沙等三人啊。“

  [按]这是老而贫穷的人啊。既欺负别人老,又欺负别人贫穷,说的就是弗迦沙等三人了。因缘会遇时,不偿还等什么?

  鬼能止焚(其亲面述)

  杭州的袁午葵,生平好布施。当时三藩叛乱,浙中被抢掠的妇女很多,袁曾用所有财力去赎回,又多印经验良方,以及格言因果等劝化世人。康熙五年,袁有婢女煮茶,把热炭藏在木桶中,火性没有熄灭,而桶放在楼上的床旁边,人很少到那里。袁虽然有女儿生病躺在隔壁,也不知道这回事啊。这时生病的女儿忽然见到亡故的老妇,白天现形,用指甲刺她的脸,大为可怕,就尖声大叫,于是家人都赶来,就见到桶已烧成灰,床也烧成半焦,眼看就有燎原的火势,因而大家一起把火扑灭了。原来亡故老妇初来时,已经六十岁了,袁因为她没有儿子,就安抚留下她。过了几年,她丈夫也来靠袁供养,袁又留下他,老两口很感激袁的恩德。他们死时,都有八十岁了,知道的人都认为老妇现形是来报德的等等。

  [按]这也是老而贫穷的人啊。既怜惜别人老,又照顾别人的贫穷,使他们夫妇都得到满足,阴功不也很大吗?

  “措衣食周道路之饥寒”

  [说明]饥寒并且在道路上,与在家的困窘悬殊了。如果不是旅途中的人,资粮匮乏,遇到患难的事,左右为难;那么他对于衣食,实在是有得到就生存,得不到就死亡的趋势。如果能周济他,那我的花费有限,而他的受惠就无穷了。下附征事(二则)

  饿夫酬德(《左传》)

  晋国的赵宣子,在首山打猎,见翳桑地方有饥饿的人,知道他三天没吃饭,就给他食物。那人吃过后,留下一半,问他何故,答:“想带给老母亲罢了。”赵让他吃完,另外再给他一份食物。后来灵公要杀赵,埋伏杀手并且在门内打斗,赵几乎被杀死,忽然有武士,倒戈救他出去。赵问武士为什么相救,答:“翳桑的饥饿人。”问他姓名住址,不告知就走了。有认识武士的人,说:“这是灵辄啊。”

  [按]一顿饭食的恩德,可以免除一死。一件布袍的感情(战国时,范睢曾是魏国中大夫须贾的门客,被须贾毁谤,几乎被鞭打死。逃到秦国,更名为张禄,成为秦国相国。后来须贾出使秦国,范睢穿著破旧衣服去见他。须贾可怜他,取了一件粗布袍子送给他,不久知道他是秦国的相国,大惊请罪。范睢因为须贾送粗布袍子,有眷恋故人之情,所以放过了他),完全可以活命。谁说捐献衣食,只是周济道路的饥寒呢?

  速得贵子(《功过格》)

  冯琢庵的父亲,生平好行善事。隆冬的早晨外出,路上遇见一人,倒卧雪地中,用手摸他,已经冻僵了。解下自己的裘衣给他披上,并给他饮食,照顾十分细致。不久,冯父梦见东岳大帝说:“你本来没有儿子,因为救活人命,出于至诚心,上天特命韩琦来做你儿子。”后来生了冯琢庵,名字就叫琦。少年聪颖,二十岁进入中秘省做官,三十六岁就是陪点相位(礼部尚书)。

  [按]我县向来有同善会,除了救济钱以外,每到冬天又买旧棉衣,送给隆冬没有棉衣的人。这事的起始,是浙中袁午葵提倡的,后来袁回浙中,接着效仿他的人,只有高子甸九辈,几人而已。

  “施棺椁免尸骸之暴露”

  [说明]“皮包血肉骨缠筋,颠倒凡夫认作身。到死方知非是我,空留秽状示他人。”这是凡是有形躯的人的通病啊。人或者不幸而家徒四壁,殡葬没有钱,或隔三天、五天,或正当六月、七月,种种腐败的情形,真是有不可闻,不可见的。这种情形布施他棺材,掩埋他自己急切想掩埋的形骸,哪里只是死者有知,因此报答呢?推想那掩埋尸骸的念头,凡是恐怕别人见到听到的事,都应当代为包容了。下附征事(二则)

  掩骸现果(《功过格》)

  元朝会稽的唐珏,家中贫穷教书为生。戊寅年,元朝要发掘赵氏的陵墓,至于残肢断体,乱扔在草丛中。唐听说后痛愤,就变卖家产,得到数两银子,把乡里少年都灌醉,然后悄悄告诉他们掩埋赵氏遗骸的事,众人听从。事后,唐的仁义就出名了。第二年乙卯正月十七日,唐忽然坐着昏死过去,良久才醒来,说是到了一殿,上面有王者打扮的人,下来行礼说:“谢谢先生掩埋遗骸,应当有回报。先生本来命很薄,贫穷没有妻子和儿子,现今忠义感动上天,天帝命令赐给先生伉俪,儿子三人,田三百亩。”唐拜谢出来,就醒了。这时会稽有袁俊斋来,刚下车,为儿子求老师,有人推荐唐,袁知道唐有善举,特别礼敬。代唐办理婚姻的事,唐就娶了国公的女儿,继承了已故国公的良田,一切费用全都是袁出的。后来果然生了三个儿子,都如神说的一样。

  [按]崇宁三年,朝廷要求各州县,选择空旷不长草的高地,设置漏泽园(专埋无主尸骨),凡是寺院道观有寄留的骸骨,全部埋在其中,并设置僧舍,作为超度的场所。洪武年间,朝廷也曾做这样的事,成为法令。我又见到姑苏城内西北角,筑造石室二间,牢固无比,中央各开一窗户,仅有一尺,作为放尸骨的进口。而又在各个窗户涂上颜色,分别僧、俗、男、女,名叫普同塔。如果有仁人君子,能仿效而实行,阴功很大。

  作子酬恩(《功过格》)

  尚霖是巫山县令,有县尉李铸,病死了。尚捐钱送给李的母亲,并把李的遗体送回河东,又访查好人家,出嫁李的女儿。有一天梦到李像活着一样,下拜流泪说:“大人本来没有儿子,感大人的恩,已极力请求天帝,让我能成为大人的后代了。”当月,尚妻果然有孕,第二年解除官职回家,又梦见李说:“我明天就生了。”第二天果然生了,因此名叫颖。尚孝友敦厚,官升到寺丞。

  [按]所谓子偿父债啊。李铸的前生,也必定修有德,所以能报恩,而且仍然享受富贵。不然茫茫业海中,自己顾自己还来不及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安士全书       白话)(五明学佛网:安士全书       白话)  

 王骧陆居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白话分段贯释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称佛名号品第九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利益存亡品第七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如来赞叹品第六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狱名号品第五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