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为什么要“消业”?


   日期:2017/11/28 21: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类也好,其他六道众生也好,只要还在轮回中,从无始以来到现在,就都没有看透过自己。

  在六道众生中,比较聪明,情绪比较多,思想也比较复杂的,是人类。人的眼、耳、鼻、舌、身一直在看、听、闻、尝、触外面的世界,却从来没有去感受自己的思想。而正是思想,从生至死一直在折磨你,让你每天为它奋斗,一会它想要吃这个,一会儿它想要喝那个,为了它的贪婪,你要不停奋斗,如此度过一生。为了让自己的感官能觉得舒服与美好,人们去贪车子、房子、衣服、包包等等,其实是“贪”别人对他说一个“好”,耳朵听到了,思想就产生了欲望及情绪。

  思想,是个很复杂的概念。为什么佛陀宣讲了八万四千法门?因为人的思想有八万四千不同的杂念。情绪的发展也是如此,要把所有的念头摸清底细,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佛教概括出比较大的念头,就是贪、嗔、痴、慢、疑等,而最为核心的是三毒:“贪、嗔、痴”,人们为贪嗔痴等有毒的意识服务着,一辈子都是精疲力尽。

  往往到死之前,人都没能看过自己的思想、灵魂,却被各种粗糙的念头,一直折磨着自己。有人曾质疑佛菩萨是否存在,原因就是没有见过、摸过佛菩萨。可就像我们的思想,其实并不存在于你能掌控的范围内,就算你知道这个大脑是“我”的,你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思想。这个思想,实际上每秒钟它是跳跃的,也是随时改变,随时否定的,只有透过佛陀的教育,学习往内观察自己,才有可能“与心对话”,遇见真实的“我”。

  长久以来,人们已经习惯向外观察,可环境、工作、朋友、家人等等给“我”带来了什么?以至于延伸出很多想法:这些是美还是丑,是好还是坏,是我想要的还是不想要的等等。而跟随佛陀的脚步,你要学会把这些慢慢“砍”掉,往内去看自己的思想。当你向内观察就会发现,眼睛看到的,不真实;耳朵听到的,也不真实;鼻子、舌头、身体感受到的,也越来越不真实,你的思想就会开始把杂念一一断掉。当杂念断掉以后,你会发现原来有个活跃的思想在那儿,分别、主导着一切,我们称为主意识。

  当你往内观察、分析的时候会发现:你闭上眼睛,它就看不到任何事物;你关上耳朵,也听不见任何对错是非之音。这时的意识,看似安静了,其实依然很活跃,一会跑到美国,一会跑到加拿大,可以在世界各地到处跑。你再慢慢观察它,真是一浪接着一浪,原来“我”是这么复杂。让它沉淀,你会发现,意识如此活跃,是因为你有起心动念,就像六祖惠能曾说过,“非风动,非幡动,乃仁者心动。”是念头在动。当你把念头往下再沉淀,就动不起来了。

  动不起来,这个沉淀下去的意识之下,你会发现,像海水的浪起不来,下面的水如同停顿在那儿。海水里面有什么呢?有很多海洋生物,各式各样的,就如同你的阿赖耶。就像大家现在使用的电脑芯片一样,它储存了你无始以来,眼耳鼻舌身意捕捉到的一切,并把它们囤积在里面。

  有很多人搞不清楚,为什么佛教徒一天到晚都说,“我要消业”,到底有多少业力要去消?那要看你的阿赖耶里面存了多少东西。就好像如果你的电脑才买了一两天,那还好办;如果你买了几十年,你自己就不知道里面存了多少内容。如果你不把它们洗干净,随时从里面会释放出东西。你的眼睛突然看到某件事,或耳朵听到某件事,情绪就会开始波动。比如,一个人以前跟你有仇,但这个人离开你已经很久了,你也几乎忘了他。突然有一天,有个人告诉你,某某人现在去到哪里了,你的阿赖耶里囤积的仇恨,就像一敲电脑键盘,它飞快地搜索、查找,极其迅速地调出以前的种种,你的嗔恨心马上就会点燃起来,后面跟着的业力,就开始产生力量。

  人的阿赖耶识,可以说是轮回中的大芯片,如果囤积的是好东西,那也许会“升值”,让你可以享受着善果福报;但如果囤积的是一大堆负面的垃圾呢?那这个阿赖耶识,就会非常脏乱臭,随时都可能给你带来麻烦。

  在我们的思想层面,我们称为灵魂也好,上面这个阿赖耶储藏室,还不是佛性。等阿赖耶里面不好恶业全部清干净,觉醒的本性才是真正的佛性。这一切我们可以称为“灵魂”。佛教用“识”比较多,意识。灵魂与意识,两个概念差不多,不用灵魂的原因,主要是道教提出的三魂七魄,是可以分散的,但佛教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尽管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分别可以去存储很多东西进入阿赖耶,但是灵魂只有一个,一个生命一个灵魂一个主意识,但“识”是可以发展出来的。

  佛陀告诉了我们,如何把阿赖耶储存的不好业力给洗干净的方法,因为佛陀已经洗干净了,所以他叫觉悟者。好的储存起来,等待开花结果,不好的洗干净,使之清净无染。佛陀刚开始也跟我们一样是凡夫俗子,后来他将自己灵魂的潜能百分百开发了出来,完成了从凡夫俗子到佛陀的伟大升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消业)(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消业)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16.了愿与消业 

 药师山·紫虚居士:是否只要诚心供佛或念某一佛号,该佛自然 

 受苦是消业,享受是消福 

 传喜法师:培福消业好修行 

 传喜法师:深思因果律 学佛消业障 

 嘎玛仁波切:淡化自我的宠爱,化私利为慈悲,才不会恐惧无常 

 嘎玛仁波切:有多少疾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祸从口入” 

 嘎玛仁波切:管好心念和嘴巴,任何时候都不要传播道听途说的 

 嘎玛仁波切:网上卖的犯太岁的挂牌,真的能化解太岁吗? 

 嘎玛仁波切:心存善念,最后受益的反而是自己啊! 

 嘎玛仁波切:修财神法的“密意” 

 嘎玛仁波切:累积福报最刻不容缓的观念 尊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