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呷绒多吉上师:《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17)要抛弃我们内心当中的习气


   日期:2017/11/23 12: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子行》讲记

  著作:无著菩萨

  讲述:呷绒多吉上师

  时间:2013年11月12号

  (藏历九月初十,天降月的莲师荟供日开讲)

  护亲贪心沸水涌,报怨嗔心烈火燃,

  取舍皆忘落黑暗,抛弃故乡佛子行。

  我们没有学法之前,非常贪爱自己以及亲朋好友,为他们,也为自己造了不少的业。别人对你和你的亲人不好的时候,你心里会充满仇恨。为了自己,为了儿女亲眷,一直在贪心、嗔恨心的交织中生活着。

  这些贪心和怨恨心是从哪来的呢?就是“我”和“我所”,这些儿女眷属,就是你嗔心和贪心的来源。有人反对你和你的亲人,你立刻就怒火冲天,贪执自方,排斥他方。而对自己无关的人和动物,生不起一点点关爱之心。这样你的修行会忘掉的,境界也生不起来,不会有进步。就像这里有一堆火,往上面倒水的话,火肯定会灭掉。同样的,我们的嗔心、贪心起来了,假如我们用法来提起正念,有一个修为的话,也会马上就没有的。假如任由贪嗔之火蔓延,那就根本生不起修行的心,那个时候什么该去除?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通通会忘掉。

  你们想想也知道的,现在你们学也学了很多,知道得也不少。但是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有人来找你麻烦的时候,就都忘了。根本生不起法的概念,当下会的就是生气、责骂,还谈得上什么修行呢?

  这里讲,贪嗔的来源就是家和亲人,所以要抛弃故乡,远离亲人。最好要离开家乡差不多一年的路程,这么远的地方,我们要回家的话,路上要花一年的时间,这么远是最好的。其次是一个月那么长的路程,你想回家的话,一个月才能回到家里,从出发那天算起。最起码也要三天,差不多我们道孚那里到你们这里。当然这些我们暂时做不到的话,不做也可以。我们关键要抛弃的是内心的贪婪和嗔恨,假如你能抛弃这些的话,刚才的这些来源也就没有了,来源的根已经断除,就不要走那么远了。还是呆在这种可怜的地方,有种种对境的地方也很不错的。

  我们要抛弃什么呢?要抛弃我们内心当中,你们好好听噢!——-习气!我们有很多习气,这个习气是很严重的!本来我们想做一个好人,想做一个善良的人。但是遇到对境的时候,这个习气就来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抛弃这个习气。我们以前就这样,今天一个人当面说你不好,哪里不对的话,马上就吵架了。哪怕别人背后说你,你听到了也不开心,跟他碰面的时候,表情、动作就有点难看的样子。

  以前家里面你一个人烧饭,别人不干活你就会生气:“我是你们的服务员哪?”开玩笑!但是现在我们这个习气要抛弃。以前别人说你,骂你,对你不好的时候肯定会很生气。但现在别人对你不好的时候,就要把这个对境用慈悲心来修安忍,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这个颂词里面说要抛弃故乡,要讲起来这就是最好的抛弃。如果你的心抛弃不了贪嗔痴的话,就算一百年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去闭关还是不会改变。说不定没有人格的人,到了没有人认识的地方,更远的陌生的地方,面子也不要了,不知羞耻了,还更随便干很多坏事。还不如呆在家里好好修行呢,这个要看每个人的根基。如果你像米拉日巴尊者一样,在山洞里真正远离家乡,抛弃亲人,厌离这个世界的话真正不可思议,非常随喜。但是这个时代我们绝对没有希望!这个不要说,我们进藏地的时候吃得不好,穿得不好,或者没有办法洗澡,没有办法洗衣服……。虽然说你们汉地的居士上来的时候,藏地是用心地把最好的东西来让你们感受。但是在你们心里,一直就连这个也过不下去,那山洞就更没有希望了。不说了!

  (未完待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习气       呷绒多吉上师)(五明学佛网:习气       呷绒多吉上师)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九、意生身与习气身——说“受 

 惟觉法师:习气的困扰及化解烦恼之道 

 开愿法师:如何对待修行过程中的习气 

 开愿法师:人性本善,不善的是--习气 

 妙祥法师:除一分习气证一分法身 

 雪漠:止观双运,才能对治习气 

 超然法师:随缘,还是随习气 

 雪漠:辱与清除习气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一、净土宗要义 

 慧光法师:烦恼与习气 

 慧光法师:习气难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