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我们为什么在六道善恶之趣里轮回流转?


   日期:2017/11/6 8: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切的各种各样的有情众生,因为他们心里想的不同,于是造作的业力也不同,由于造作了不同的业力,就产生了六道善恶之趣的轮回流转。这句话已经非常真诚地告诉我们:生死轮回、诸道起伏,都是因为每个众生造作了不同的业力。不同的业力就形成了不同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牵引,形成了不同的招感,也就投入了不同的世界,来到不同的环境,面对不同的事情。为什么造作了不同的业力呢?根本原因是每个众生自己内心的心念不同。

  我们要知道这个心虽然叫做妄心,但是他也是来自如来藏性的圆满殊妙的自性,也正因为是来自和佛一样的佛性中,所以这个妄心一起一动也拥有巨大的力量。 这一念妄动就产生了阿赖耶识的三个细相:业相、转相和现相。这一念无明就产生了这三个相,这三个一动就产生了我们的世界和无量无边的众生,还有众生间相互纠缠的业果牵引,而我们没有能力观察到这三个细相,连六种粗相都观察不到。于是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我们怎么来到这个世间的。

  佛陀在这部经中,没有更深的告诉大众,世界众生都是怎么来的;但是告诉了大家,我们受的这所有的苦与烦恼是怎么来的,这个就是六粗相的最后一相也叫业系苦相。也就是说我们勉强能观察到我们在承受苦,在承受烦恼,但是这个烦恼哪来的,这个苦哪来的,是什么业导致的,我们就没能力观察到这个根源了。佛陀慈悲地告诉了我们,是因为我们造作的业力不同,是因为我们内心的无明不同也就是妄心不同,于是造作了不同的业力,才产生了不同的生死轮回。

  诸趣是各道、各种趋向、各种去路、各种境界。我们简单的说就是善恶两趣,善趣或者恶趣,实际上可以分的很细,就算人道众生依然可以分出十类来,只是已经没有意义了。就像对于鬼道的众生来说,佛教为什么用饿鬼道来称呼鬼道呢?就是因为鬼道众生中以饿鬼数量最多,比如山神土地城隍这一类的鬼,是有福鬼,他们有人祭拜,不缺吃喝;而那些依附在树木花朵上的,树神花神草神等等勉强可以不受苦;还有那些鬼道平民区的鬼众也和人一样每日劳作吃饭,但是这些鬼的数量毕竟是少的;还是以没有饭吃没有水喝的无福饿鬼为多。

  世尊说:‘龙王,你来看现在来到这个法会现场的众生,还有你龙宫以外大海中形形色色的众生,类别是相同的吗?这一切不同状态、不同样子、不同境界的众生,没有一个不是因为这个心,造作了善或者不善的业力导致的,这个业力分别包括身语意三业。’

  佛陀这句话,不只提醒龙王观察周遭的不同,同时也提醒了我们抬眼一看周遭人事物的不同:大家的家境不同,环境不同,境遇不同,招感不同,心念不同,样貌不同,这么多的不同都是因为这个心,在身语意三业上造作的善或恶的多少不同。于是你做的身善多一些,你的身体是健康的,你的样貌是圆满的;他造作了意的恶业更多一些,就会招感到对应的状态。因为大家在身语意上造作的善或恶不同,这样每个业根上都有善或恶,就形成了八种可能;如果善恶的多少再加进去的话,就有近百种可能;如果再有一个组合,那就是几千种的不同。同样是身语意,招感到的状态却大不相同,按数学的方法我们可以算的明白,有几千种不同组合,也就代表了有几千种不同的生命形态和生命经历了。也就是说在身的善上,可以很复杂也可以很简单,简单就是最后总结为善或不善;复杂就是这个事情是善,那个事情是善,另一个事情可能就是恶,也正因为生命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所以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独一无二?因为造作的业力不同,就像杀业来说这个人是屠夫杀猪,而另一个人也是屠夫但是他只杀羊,都是杀业,但是细节上不同,他们招感到的未来就不同。所以身语意又叫三业根,是三个能长出业力的根源,是三个大漏洞,是三类行为模式。

  我们什么时候不是在这个咸咸苦苦涩涩的大海中沉浮漂溺呢?什么时候不是在这个起起浮浮的轮回中漂泊无定呢?正是因为我们在这个苦海中头出头没,佛菩萨才慈悲我们,来到了这个苦海中。众生的病是业力病,佛菩萨的病却是愿力病。就像地藏经中背负重担的旅人,遇到了倒霉的邻居还给他加重量,而佛菩萨来了,却要替他背负或者是全部替他背负啊,这个就是“或减负或全与负”了;我们得到佛菩萨的帮助,才能轻装前进 ,才能有力气走好下面的路,于是佛菩萨一路陪伴直到我们走上大路,才算放下心来。

  一位往生极乐世界的罗汉回来和我们交流的时候说:“不到极乐世界真的不知道阿弥陀佛的无量慈悲”,这句话我相信,因为我能理解,我能感受到。或许大家学佛久了,个人都会有些感应,有感应是对的,没有感应是不对的。为什么?佛是大医王、大药王,不仅能治身病,还能治心病,还能治疗命病。我们对症之药吃下去,身体一定会有反应;如果吃下药,没有反应,说明这个药没吃对,说明我们学佛没有学到位、没学对;就像我们知道地藏经、普门品、大悲咒、楞严咒、大明咒、阿弥陀佛圣号等,只要你真的执持下去,就一定会有感应。学佛的感应不可思议,佛经和大德都这样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学佛没有感应?问题的答案就在上述内容中。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十善业道经略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轮回       业力)(五明学佛网:轮回       业力)  

 傅味琴居士:业力、法力、师力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三、在一座中经历轮回生死 

 如本法师:业力不可思议 

 演培法师:部派时代的轮回观 

 徐文明教授:轮回的文化渊源与精神意蕴 

 怖畏轮回恶趣苦 皈依三宝求庇护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八章 轮回种性 示现方便 

 方伦居士:可畏可爱的业力 

 陈兵教授:“六道轮回”在心理学中怎么解释? 

 开愿法师:杂修一气谓世间法,轮回心仍造轮回业 

 冯学成居士:修行与业力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成仙未出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