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显法师:无作戒体,光明金刚宝戒


   日期:2017/10/31 14: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请掀开《梵网经菩萨戒本》,看第四十六页。我们之前讲了《梵网经》十重戒,以及最根本的戒「无作戒体」。

  达摩西来唯传一法,千佛出世唯有一戒,这一戒就是「光明金刚宝戒」。它又有很多的名称,又叫真如、又叫佛性、又叫如来藏,所说的无外乎都是讲我们的真性、本性,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都能成佛,所谓「各各不无,人人本具,不假修成」。真心本性不用你去修,本自具足,本来清净。所以说「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只是你迷了,所以要透过受戒的仪式。只要你肯受、你肯转变,那就是「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所谓「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成就慧身不由他悟。」诸佛出世就只传这一戒法,其余的十重四十八轻、六重二十八轻等等的:比丘、比丘尼,乃至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八关斋戒、五戒十善等,全部都是枝叶。所以学佛要掌握得到根本,修行要掌握得到根本,这是第一要务。

  根本掌握得到,你就不会盲修瞎练,就不会人云亦云,今日求东,明日求西。所谓「求东求西」,就一下想要发愿往生,一下又爱乐娑婆。心总是无法安定,没办法老实地修行,即使出了家也是迷惑颠倒,跟着人家成天做法会,不是法会不能做,但是修行才是最为重要的。我从来没有排斥做法会,但是重要的是:出家人要懂得要怎么修。你掌握不到根本,虽然念佛,不知所念为何物;虽然持戒,只是装模作样而已。

  所以之前跟大家讲过,你如果不明了「无作戒体」,不明了「光明金刚宝戒」,即使你戒相持得再好,你也是假的,也是破戒。就好像你要制作金器,你只有要做金器的模具而没有金子,没有金子就成不了金器,虽有模具也没有用。戒相就如同模具,戒体如同金子,没有金子,模具刻得再好,也做不出金器来。

  所以受戒,这一戒「光明金刚宝戒」,一定要懂,你要是不懂,那你即使持戒也如同外道。

  《璎珞戒本》说到「一切凡圣戒。皆以心为体。」凡圣戒包括出家戒、包括在家戒、包括五戒、十善,凡是谈到戒法的,都是「以心为体」。此心显现在戒上,名为「光明金刚宝戒」,「光明」是讲它的智慧义,「金刚」是讲它能断之义,能坏一切物,而一切物不能损害它。所以常跟大家讲,你受菩萨戒也没有破戒这回事,「无作戒体」要怎么破?它就是真如、就是佛性。所谓「真如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根本没办法破坏、没办法变异,纵然你在三界六道轮回也没有办法变异,纵然你迷惑颠倒、你背大向小,真如佛性仍旧是不变、不坏。

  所以大乘讲「一阐提也有佛性」。小乘人不明真心本性,所以他没有办法度一阐提,甚至小乘的藏教佛也不能转定业。

  大乘知道业性本空,所以每一个人念佛,每个人修行,定业都能转,不是只有佛能转。像大目犍连尊者,他就没办法转定业,他是藏教的果头佛,大阿罗汉转不了定业,所以被外道用大石头砸死,甚至他不能救释迦族,但是你如果遇到灾难念观世音菩萨,这些灾难,一念称名无不解脱,还有像中阴身救度法,救度已经亡故的众生,立刻超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大乘讲的转定业。

  像张善和他本来的定业是要下地狱,因为他念阿弥陀佛,地狱猛火一时化为清凉风。因为他念的是无量觉。无量觉是谁?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就跟《法华经》所说的一样,「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重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阿弥陀佛即是实相,在十句佛号以内,所有的重罪全部销亡,这就是转定业最好的公案。

  阿阇世王造五逆重罪,这是俗话讲的:「在劫难逃」,原本逃不过,但是佛教他起观,观一切法无生、观业性本空。所以他的罪,瞬间就忏除,证无生法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当下就转定业了。这就是大乘佛法的殊胜,是菩萨戒的殊胜,是心性的殊胜。所有一切经典,包括戒律都是「以心为体」,也就是以「光明金刚宝戒」为体。

  所以要懂得这一戒,后面的戒就非常容易。如果你不懂,那不管你事相上做得再好,都是不圆通,都不算真正持戒。凡是自古以来有修有证的祖师,莫不阐明「光明金刚宝戒」,以此作为持戒的根本。《梵网经》从序分、正宗分到流通分这三分,每一分都阐明「光明金刚宝戒」,只是看经的人没看懂,太粗心没看出来,又喜欢自以为是。自以为是就有「我相」,你不肯虚心学习,所以佛力加持加不上,你若真心求哀忏悔,就可以看得出来。若还是看不出来,你可以看祖师大德的批注,但不要看今人的批注。今人的批注不堪入目,包括汇解也一样。

  有一位居士,在佛门很有名,他会集了很多祖师大德的批注,在他汇解的菩萨戒书籍里面,但这个人没有成就,最后是浮尸在黄埔江上。所以你直接去看祖师大德的,才是最圆满,像法藏国师也就是贤首国师,像蕅益大师、智者大师、莲池大师、寂光律师,这些都是古来有修有证的祖师大德,南岳慧思禅师也是。南岳慧思禅师受菩萨戒,是感四十二位菩萨直接为他灌顶受戒,这是真正受戒得「无作戒体」者,所以非常地殊胜。

  学佛一定要知道,不可以忘记此一戒,如果忘了,那就一切皆失。「亦失国王位。转轮王位。亦失比丘。比丘尼位。亦失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由此可见「光明金刚宝戒」的重要,用此一戒能贯通十重四十八轻戒,能贯通一切的戒法;要是懂了这个,你自然就懂什么叫「开、遮、持、犯」,「开」就是开明本心,「遮」除习染现前;「持」是持而不失,「犯」而有悔。

  讲开、遮、持、犯,「开」,不是以你的人情在开缘,而是要能开明你的佛性、开明本心。「有二比丘犯YIN杀。波离荧光增罪结。」优波离尊者是律宗的第一祖师,优波离尊者的两个比丘徒弟犯了YIN杀,这是犯了非常重的戒,跑去找优波离尊者忏罪,按照律宗的方式来忏,越忏罪越重、心越迷闷;维摩诘居士知道后,为其开示,这两个人直接证无生法忍。持戒要是只持事相,就如同荧光。所以经上说优波离尊者的戒如同「荧光」:萤火虫的光。「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销霜雪。」所以优波离尊者自叹不如。

  这就是开明本心,遮除过患,令众生能够「守本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这就是持戒。不是只持戒相,持戒相没有用,不明戒体,只持戒相没有用,所以经上说:「戒性如虚空。持者为迷倒。」永明大师讲:「无所持而具戒。」什么叫无所持?心里不执着,则无所持,不贪染则无所持,不犯戒则无所持,自然就具戒了。这是大乘戒律,不是凡夫、小乘戒,而是如来出世的本怀,所谓「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就是要宣说这「光明金刚宝戒」,所以这一戒非常地重要,却很多人不知道。

  我问了很多去受戒回来的同修,有没有听过什么叫「无作戒体」?他说:「有一点印象」。那有没有听过:「光明金刚宝戒」?他说:「没听过」!再问:「你们受戒没有教」?他说:「只教戒相」,甚至说菩萨戒的戒相跟五戒的都一样。这就是「背大向小」,就是在毁谤大乘、毁谤三宝,堕于四种谤当中,出家人在戒坛上毁谤三宝。我告诉他要去看祖师大德的批注,现在人写的不能依止。你依止,你不会得戒,连传戒的都没得戒,因为根本是「无解作师」,要怎么传戒?他对于经典、对于戒律,何者是根、何者是本,都不懂,全茫茫然也,那要怎么传戒!只会教人家排班、分班、穿搭海青……,这样我们请个钟点工都可以传戒了。

  今天你称他一声和尚,他就要传「无作戒体」,就要让你明白什么叫「无作戒体」,如果你自己听不懂的,算你的业障。要是他没有能力告诉你,没办法跟你讲清楚、讲明白,告诉你:「只要戒相上做好就好」,那这个人不是善知识,而是妖魔鬼怪再来。再者,还有那些教你可以吃肉的、煮荤腥的,自以为方便、随缘的,都非善知识。

  后面戒律就会讲「受菩萨戒者不可以吃肉」,里面含着不能「自作教他。见作随喜。」不可以教人吃,自己也不能吃。不要看它这经文没讲,它是辅助十重戒的,不可以自己作,当然不能教他作。所以教你吃肉的这些出家人,根本是罗剎戒师,妖魔鬼怪。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上讲得一清二楚,吃肉者是大罗剎,报终必沉生死苦海。所以有读过《楞严经》的人就知道,就看得一清二楚,佛门的狮子虫,自然就现前了。

  我们讲戒律讲话就是直直的,绝对不虚伪客气,我们是讲戒,不是上台讲人情,也不是上台讲礼貌,戒律怎么说,我就怎么说。

  如今在佛门持戒的人没有成就,戒律没有办法弘扬,导致整个僧相败坏。所谓「僧相」就是出家人的形象。如今出家人的形象败坏、佛门的形象败坏,就是因为得不到根本,没有慧解力。所以去受戒要选择如法的戒场,听我们讲菩萨戒的人非常多,所以想要传戒的人自己就要好好学戒,学戒不是只有看表面,不要做个「不学无知」的出家人,不要做「罗剎戒师」,要知道讲这话是在保护你,希望你不要堕落,因为无解作师的果报,是非常严重的。把佛门的戒法传错、传偏了,那你的过失就非常地重,因为你是在灭佛法,灭佛法的人即使受千刀万剐,下油锅都没有办法除掉你这一生的罪业。你这生做再多的好事,也抵消不了你的罪业,因为这是千佛的大戒,众生出世间的根本,一切如来依此成就。所以学戒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光明金刚宝戒」,也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在这几天当中,都会不断地做说明。

  ~~出处节录:《梵网经菩萨戒正说》一书,悟显法师讲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梵网经       悟显法师)(五明学佛网:梵网经       悟显法师)  

 王孺童居士:《优婆塞戒经》与《梵网经》简介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参 劝大众奉行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