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星云大师:记住这六点,你的人生幸福感也会满满的


   日期:2017/10/29 21:3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幸福,是我们每个人所希望、所追求的目标,但是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认为自己是很幸福快乐的人呢?

  由于每个人根性的不同,因此所追求的幸福也不尽相同。有的人认为拥有了钱财,人生就很幸福。但是金钱使用不当,往往是罪恶的来源。而今日社会上更有许多不知普济助人,只知守住金钱的富有的穷人,他们虽然富甲一方,但是因为不会使用金钱,金钱只会徒然增加他们的烦恼而已!

  有的人认为有了爱情,人生就无憾了,所谓“只羡鸳鸯不羡仙”。爱情固然令人陶醉神往,但不可否认的,爱情也是让人断肠碎心的东西。还有的人认为权力在握,吆三喝四,是人生最得意的事,但是权力容易腐蚀人性,使我们的人格堕落。另外有人以为能够如彭祖一般的长寿不老,就是幸福,殊不知长寿也有它的悲哀!纵然我们能够活到百岁以上,但老态龙钟,步履蹒跚,手脚失去了往日的灵活,感官也逐渐退化,生活没有趣味。更伤感的是,假如我们的孩子、孙子死了,还要忍受“白发送黑发”的凄苦,长寿又有什么幸福可言呢?

  既然金钱、爱情、权力、长寿都不是究竟的幸福,那么人生的幸福是什么呢?如何才能增进我们的幸福呢?我把它归纳成六点:

  一、不比较、不计较

  如何增进人生的幸福?要有不比较、不计较的认识。没有钱,不与人计较,我有道德就好了,所谓“人穷志不穷”。人生不争一时的光耀,而是争永恒的灿烂!没有爱情,也不计较,对方不爱我们,没有关系,有一首歌说:“天上的星星千万颗,地上的人儿比星多。”我们可以去爱一切的众生,爱国家社会,爱更广大的人类!一个有力量的人,并不寄望别人能给予他什么,而只想奉献服务于大众。一个有力量的人,他的价值观是建立在对自己的肯定之上,没有自信心的人,才从外在的环境找寻自己的价值,当外境不如心意时,起了比较、计较的心,痛苦也随之而至。幸福的人,不从计较、比较上去贪求别人给予,而是肯定知足的奉献人群!

  二、不怨天、不尤人

  人生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呢?要以责人之心责己,以爱己之心爱人,不怨天、不尤人,必能为大众所爱戴,社会所接纳。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好比一座工厂,能够制造幸福和快乐的优良产品,也可能制造烦恼和痛苦的粗劣货物。我们希望出产精美的产品,就要提高技术、改良品质、增进工作效率;我们想要获得幸福快乐,就要努力地去耕耘,服务社会,贡献人群。我们想欣赏风景,如果脚力、毅力不够,无法攀登四千公尺的玉山顶上,当然无法浏览层峦叠翠、靉靆云涌的美景。因此世间上的痛苦和快乐,不操在别人的手里,而撑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我们是自己的幸福的决定者。我们若以爱心来看世间,那么这个世间到处充满了爱;我们若以怨怼、愤懑的眼光来看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个怒火焚烧的地狱,因此古人说:“祸福无门,唯人自招。”我们要把自己这颗心照顾好,不怨不尤,自求多福。

  三、不侵犯、不推诿

  不侵犯是不去伤害别人的生命、财产乃至声誉;不推诿是不逃避自己的责任、不掩饰自己的过失。前者是尊重他人,后者是尊重自己。假如我们天天想去侵犯别人,必见弃于人,不能得到幸福;如果遇到事情,不尽责任而加以推诿,必不获信于人,也不能得到幸福。因此对人不侵犯,责己不推诿,才是追求幸福的途径。

  四、不贪求、不瞋怒

  人由于有私心,对于世间上的一切,总是贪得无餍,认为钱财我越多越好,名位我愈高愈得意,物质享受愈丰富愈舒适。有的人贪求过多,为了满足无限的欲望,甚至铤而走险,不惜以非法的手段去攫取,而误蹈法网。虽然人要完全去除私心私慾是很困难的事,但是追求快乐,取之有道,要以合理的方法去追求,才不会自己灭亡。

  五、不自卑、不懊丧

  真正的快乐是内发而不是外铄的,一个人能从内心激发快乐的泉源,纵然住的不是华厦高屋,吃的不是琼浆玉液,穿的不是锦衣狐裘,但是处处感到知足无缺,快乐无比。这种发诸于内心,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六、不邪见、不妄心

  所谓不妄心,就是要把我们的心守护好,不要被六尘的盗贼,攻入雷池一步。我们的心识,容易受到外境的诱惑,眼睛喜欢看美丽的东西,耳朵喜欢听美妙的音声,口喜欢吃美味的食物,身体迷惑于舒适的感受,并且容易见异思迁,无法控制。

  普通的人兴起妄心恶念,甚至做出坏事,还不知警惧,等到尝到应受的苦果时,才后悔害怕,已经来不及了。而有智能的菩萨圣贤,事情尚未做的时候,就能洞察前因后果,防患于未然,不敢鲁莽乱做,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想尝到幸福的果实,就要播种幸福的种子,以勤劳精进的耒耜,除去贪瞋痴的杂草,灌溉以布施忍辱的法水,施加结缘禅定的肥料,自然能够品尝到般若的美果。

  本文摘录星云大师著作《星云大师谈幸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星云大师       幸福)(五明学佛网:星云大师       幸福)  

 普献法师:十个幸福方程式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2.幸福贴心 

 贤崇法师:简单就是快乐,就是幸福 

 贤崇法师:踏上八正道的幸福人生路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第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谈管理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谈环保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谈素食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揭示自杀秘密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坛经讲话精华录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解“贪官拜佛” 

 明奘法师:复旦大学幸福企业家高级研修班《金刚经》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