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我们为什么需要福和慧?


   日期:2017/10/26 21: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常常无法平衡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问题在于无法正视烦恼。我们常陷入的误区,是把烦恼当作造成世间法一片混乱的罪魁祸首,而在出世间法里去无视烦恼,进而寻求庇护。

  为什么佛法里一直说福慧双修,这里面的密意可能大家未曾细细体味过。需要福干什么?需要慧又能得到什么?可能对于我们结合自身的理解来说,认为福可以消灾,慧就可以在生存的格局里快乐遍地开花,而苦闷就会飞灰湮灭了。

  那么此刻,就需要当头棒喝各位了,这是在自欺欺人。倘若用无明的二分法去理解福和慧,那么一切,都是建立在我们天真假象刻意祛除烦恼的真空世界里。这种带有企图的内心,去把烦恼当瘟神一样的躲避,如此,求来的快乐也是昙花一现的。

  真正的得福,是让我们会在一切的问题里发现问题,而不是认为可以有一个外来的力量,能化解我们内在的问题。当然,外力的助推作用不容小觑,当我们寻求加持的时候,其实说透彻一点,也是为了给我们自己增加一点能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

  这种外在的加持力更像一种清新剂,为了唤醒内在的洞察力和觉醒。所以,我们对于烦恼的理解,及逆境与顺境的解读,如果始终建立在希求外力的作用来解决时,那么得不忍的告诉大家,世间法的问题永远都是“一山会比一山高”。

  慧又是什么?它真正的密意在于,无需二分法的看待一切。就好比烦恼和快乐,本身就是无一无异的存在。倘若你让它们对立,那么就有顺境和逆境的不同。当然就会顺“我”者笑呵呵,逆“我”者苦哈哈了。

  慧眼看世界,就是要我们能真正的从内心着手,正视一切烦恼,也正视一切问题。当我们学会和痛苦正面交谈时,其实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为什么生活中,大家都有那么一堆又一堆的苦闷解不开?

  这个有点像在面对问题时,你不去解决,然后自己落荒而逃,一直疯跑,见人就说。一遍遍的扩大痛苦的范畴,到最后发现自己画了无数个同心圆。别人抚慰你的永远是边缘问题,结果还是解不开那个死结。

  这是因为,你在弃烦恼问题而逃脱时,核心的那个问题点离你已经很远了。你所在外sos的解决方案和求助外力,解决的永远只是核心问题的辐射面,不是问题的关键。所以,真正的智慧是敢于直接面对问题,与其促膝长谈。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也像佛法里所讲的“无须心外求法”。

  如此看来,“烦恼即菩提”这句话真是殊胜的“意伏藏”了。但又有几人能掘出呢?它在毫无遮掩的告知我们,烦恼也是我们的大恩上师。我们在修行的时候,都知道上师相应法,这个过程无一不是在通过外上师的点化,来开启我们对于内上师——烦恼和痛苦的认知。

  倘若,当我们真正理解烦恼和快乐就是一体两面时,那么烦恼即菩提的觉醒,就像我们每个人的洪荒之力一般,无正亦无邪。正确善用它,那么它所本具的慈悲和智慧就会毫无保留的展现。

  那时就更无所谓什么烦不烦恼,快不快乐了。就是感觉一切都是最好的相遇,也会笑看云卷云舒了。所以,请不要遗忘了我们的挚友,内上师——烦恼!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智慧)(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智慧)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