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修学佛法的大根大本:湛寂虚灵


   日期:2011/2/10 21: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这个地方好,一开头就把纲领告诉我们,这才是我们修学的大根大本。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果我们要把它说穿,这部大经自始至终说的什么?也不外乎“湛寂虚灵”四个字,就说尽了。落实那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一真法界与十法界里头,所有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这四个字。圣凡之别就在迷悟,悟了这是一真,一真法界;迷了则有六道循环,我们讲六道轮回。可见得六道之体是湛寂,六道之用也是虚灵,我们是迷了,不知道它湛寂,我们被污染,不清净,不知道它虚灵,我们失掉平等。《无量寿经》经题上教得好,清净平等,清净与湛寂相应,平等与虚灵相应。由此可知,我们修学从哪里学起?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我们用清净心。清净心是不动感情,心里头确确实实没有七情五欲,你就不受染污,你就与清净相应。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五欲,诸位晓得,财、色、名、食、睡。你心里头没有,事没有妨碍,事事无碍,心里头决定不能够有这个东西,你心清净与湛寂相应,这佛菩萨。在日常作用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对人、对事、对物平等,没有分别心、没有高下心,平等,这就是虚灵。我们能用这种心态,这是基本相应,然后你在佛法里,无论修学哪个法门,没有不成就的;然后才体会到佛讲“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我们今天在平等法门里面,为什么产生有高下?就是我们与清净心、平等心差别很大,也就是不相应的幅度太大了。不相应的幅度大小、差别,也是各个人不相同,佛家常讲利根的人差别幅度小一点,钝根的人差别幅度大一点。如果用九法界来说,菩萨差别最小,声闻、缘觉差别又大一点,差别最大是三恶道的众生,道理在此地。

  ……

  我们怎么学习?就在日常生活当中细心去体会,渐渐落实,做的方法就用《无量寿经》经题上这个原则就好,“清净平等觉”;以清净心、平等心处事待人接物,你自然就觉悟。我们今天功夫使不上力,就是我们处事待人接物还没有用清净心、平等心,你功夫使不上力。经本展开在面前意思透不出来,不但经本意思透不出来,古大德批注摆在面前意思也透不出来。你要问什么原因?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接触一切人事物没有用清净平等,你果然用清净平等,你就觉了,觉了一展开无量义。别说佛经无量义,批注无量义,你拿小朋友念的幼儿园课本,小猫叫、小狗跳也无量义,小猫、小狗跟你讲两、三个钟点,也讲得津津有味。为什么?没有一法不与湛寂虚灵相应。

  昨天在《华严经》上讲的两句话,“不生不灭、不来不去”,这经上只讲了八个字。《中观》里面讲十六个字,又加上一个“不常不断、不一不异”,意思就更明显一点。诸位细细想想,还是湛寂虚灵,意思完全相应,说法不一样,从另一个方法来讲,只要我们听清楚、听明白,契入了,就入解脱门;解是解开,解什么?把我们的迷惑解开;脱是什么?把我们一切的虚妄脱离;这就是入佛的境界,入佛的境界就是明心见性。这一段是说明法界的起源,法界从哪来的?怎么回事情?我们要搞清楚。确实现在世间许多科学家讲的,用隔靴搔痒这个比喻都太过分,实在讲差得太远太远了,他们所讲的连边际都没有摸到,怎么能解决问题,只给世界带来更多的麻烦、更多的纠纷。佛讲得没错,愚痴,没有智慧之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学佛       净土法门)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