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净土法门法师:古书里面有一部好书 |
||
|
||
古书里面有一部好书——《群书治要》,是唐太宗做皇帝的时候,他是个将军,二十六七岁做皇帝,不知道怎么样治国。他很聪明,他召集大臣里面学术根基很好的,找了六个人,替他在古籍里面编一部书给他看。这书里的内容是什么?内容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要这个。 魏征带头,魏征那时候是首相,用了五年的时间,从三皇五帝一直到他那个时代。典籍里面关于“修身”的文字;关于“治家”的,家和万事兴,他要;再关于“治国”的,治理国家的;再是最后一个“平天下”,希望世界和平。国与国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友爱、互助合作,唐太宗要这个。他们把它编出来了,五十万字(五十卷),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本子。 唐朝亡国之后,这部书不见了。一直到满清嘉庆做皇帝,日本天皇对中国进贡,也就是送礼,礼物里头有这部书。但是在那个时候前清盛世,前清康熙、雍正、乾隆到嘉庆的前一半,太平盛世,是世界上最大的强国,所以没有重视它。唐以后这部书失传了,到清朝时候才看到,也没人重视。我知道有这本书,听老人说的,没见到过。 看到这个世界动乱,就想到唐太宗有这一部宝典,找了三年没消息,最后在这里讲经说出来了,希望听众同学有人知道这本书给我介绍。好像三个月之后真的有两位同修把这个书找到了寄给我,民国初年印的,我相信分量不多。看这个书没人看过,书没有人看过,没有翻过这个书,字很清楚,纸是很脆了。我交给世界书局印一万套,这一万套送给世界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去收藏,目的永远不会失传,这部书留下来了,目的在此地。 可是印出来之后,第二个问题:这个书如果没有人来读,于这个社会还是无济于事。所以就想到如何提醒大家这是一部好书。那一段时间我也常到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两位首相跟我都是好朋友,我在马来西亚我们常常聚会,我把这部书送给他们,告诉他们这书的内容。他看不懂,他告诉我能不能赶快翻成英文?英语他懂,所以把这个书翻成外国文是从马来西亚开始的。每个星期翻的稿子先送给他看,也通过他的审查,提供意见来修订,这个书就出来了。现在我们有十种不同文字的译本,这些年来我在联合国把这个资料发给每个国家大使,也有很多国家把这个送给他们领导人去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