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日期:2017/9/30 21: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

  学了佛法后,明白一个道理:眼见不一定为实。事实上,我们亲眼见到的,很多时候都不是我们见到的那个样子。这句话有点费解,那么看看爱因斯坦的解释吧:你觉得时间是平缓匀速地一直往前走,而事实上,时间是弯曲的;你看见地球围着太阳划出了弧线,事实上,地球走的是直线。他用了一个人人能懂的例子来说明我们认知的局限,或说谬误:一只蚂蚁在一只篮球上爬行,它以为自己在沿着一条直线走,而我们看到它其实走的是曲线。

  佛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事物并不是显现那个样子。佛陀更深刻地还说:但也不是“不是那个样子”——于法不说断灭相。佛教的空性不是一种断灭论,并没有否定任何东西的存在,哪怕它是坏的。

  轮子功是邪教,它很邪,但也不仅仅是邪教。什么意思呢?打个比喻吧,就像看电影,屏幕上一个杀人犯非常坏,然后我们说“他很坏”。没错,可以这么说;但我们也可以说“他并不坏”,因为我们知道这只是一场戏,所谓的“坏”都是演员表演出来的。在另一场电影里,我们又看到这个演员表演了一个模范人物,我们又会说“这个人很好”。同是一个演员,一会儿好一会儿坏,那到底是好是坏呢?其实没什么到底,他演好人就是好,演坏人就是坏。

  实相,就是这样,无所谓好或者坏。有时表现出好的一种人,有时表现出坏的一类人,但不管好还是坏,实相没变。用我们常说的话就是“不管好人坏人,佛性是一”。禅宗就是这样叫人开悟的:不思善、不思恶,什么是明上座本来面目?空性离于二元判断,但我们断定“***非常坏,可恶,会下地狱”时,我们可能已经掉入深深的“自我”当中了。屠夫妓女很坏吧,可《楞严经》里说:那里可是有很多佛菩萨的化身呢!当我们骂他们下地狱时,这时可就烦了诽谤佛菩萨的无间罪过呀!如果有人对别人哪怕是罪人“或斩其首,或断其腰;或割耳鼻,或截手足,或挑双目,或剥身皮,或解其体。或火烧汤煮,或火煻烤煨,或沸油浇灌······”你觉得这个人肯定已经罪大恶极,必下无间地狱吧。可《华严经》告诉我们,这位可是一位大善知识。“世间这些法里头,有没有真妄?有没有邪正?有没有是非?有没有善恶?给你说,迷的时候有,悟的时候什麽都没有。”这是老法师在《华严经》讲记里说的一话,而在《太上感应篇》讲记里说:我们睁开眼睛也看到芸芸众生在那里造作一些罪业,这芸芸众生也是我们自性流露出来,是自性“迷邪染”流露出来。“迷邪染”变成六道,“觉正净”变一真法界,变四圣法界,所以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自性,这个道理深,懂得的人不多了。可是修学大乘,必须建立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在大乘修学里头才少障碍,才容易提升,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性。……我时常给人家写字,我写的是「肯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自己」,这就叫做入佛知见。

  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很多时候,我们完全被自我欺骗着。

  杯子放在桌子上,杯子很小,桌子很大。可真的是这样吗?

  牛角和密勒日巴谁更大呢?

  对于我们来说:牛角很小,米拉日巴很大。因为在我们的概念中,小的牛角是不可能容下一个大活人的。可在消除了大、小二元对立的境界中,牛角和米拉日巴没有什么谁大谁小,二者互融互即,无有障碍——用句漂亮的词,这就是空性了。

  而二元对立是“自我”的产物,不是空性的见地。

  动辄说别人是错误的,哪怕对方是邪教,也很容易让自己堕落到二元对立里边去。这时你完全不知道已经被“自我”牢牢束缚,但还美其名曰是“护教”,是依照经典说话。要知道很多佛教徒就是依据《楞严经》来否定密宗的,他们可都是言辞凿凿的。

  什么是正,什么又是邪?如果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方法修持,而另一个人按照不同的方法,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方法在修持,那他是不是就属于邪教了?对很多人而言,这时就是了。

  而危险也在此时产生了——你怎么知道你的标准就是唯一正确的呢?!乔达摩·悉达多教导习惯于二元对立的人们说: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可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不应该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不应该执取自我的法,不应该执取谁是非法。

  学了佛法后,明白一个道理:眼见不一定为实。事实上,我们亲眼见到的,很多时候都不是我们见到的那个样子。这句话有点费解,那么看看爱因斯坦的解释吧:你觉得时间是平缓匀速地一直往前走,而事实上,时间是弯曲的;你看见地球围着太阳划出了弧线,事实上,地球走的是直线。他用了一个人人能懂的例子来说明我们认知的局限,或说谬误:一只蚂蚁在一只篮球上爬行,它以为自己在沿着一条直线走,而我们看到它其实走的是曲线。

  佛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事物并不是显现那个样子。佛陀更深刻地还说:但也不是“不是那个样子”——于法不说断灭相。佛教的空性不是一种断灭论,并没有否定任何东西的存在,哪怕它是坏的。

  轮子功是邪教,它很邪,但也不仅仅是邪教。什么意思呢?打个比喻吧,就像看电影,屏幕上一个杀人犯非常坏,然后我们说“他很坏”。没错,可以这么说;但我们也可以说“他并不坏”,因为我们知道这只是一场戏,所谓的“坏”都是演员表演出来的。在另一场电影里,我们又看到这个演员表演了一个模范人物,我们又会说“这个人很好”。同是一个演员,一会儿好一会儿坏,那到底是好是坏呢?其实没什么到底,他演好人就是好,演坏人就是坏。

  实相,就是这样,无所谓好或者坏。有时表现出好的一种人,有时表现出坏的一类人,但不管好还是坏,实相没变。用我们常说的话就是“不管好人坏人,佛性是一”。禅宗就是这样叫人开悟的:不思善、不思恶,什么是明上座本来面目?空性离于二元判断,但我们断定“***非常坏,可恶,会下地狱”时,我们可能已经掉入深深的“自我”当中了。屠夫妓女很坏吧,可《楞严经》里说:那里可是有很多佛菩萨的化身呢!当我们骂他们下地狱时,这时可就烦了诽谤佛菩萨的无间罪过呀!如果有人对别人哪怕是罪人“或斩其首,或断其腰;或割耳鼻,或截手足,或挑双目,或剥身皮,或解其体。或火烧汤煮,或火煻烤煨,或沸油浇灌······”你觉得这个人肯定已经罪大恶极,必下无间地狱吧。可《华严经》告诉我们,这位可是一位大善知识。“世间这些法里头,有没有真妄?有没有邪正?有没有是非?有没有善恶?给你说,迷的时候有,悟的时候什麽都没有。”这是老法师在《华严经》讲记里说的一话,而在《太上感应篇》讲记里说:我们睁开眼睛也看到芸芸众生在那里造作一些罪业,这芸芸众生也是我们自性流露出来,是自性“迷邪染”流露出来。“迷邪染”变成六道,“觉正净”变一真法界,变四圣法界,所以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自性,这个道理深,懂得的人不多了。可是修学大乘,必须建立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在大乘修学里头才少障碍,才容易提升,尽虚空、遍法界是一个自性。……我时常给人家写字,我写的是「肯定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是自己」,这就叫做入佛知见。

  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很多时候,我们完全被自我欺骗着。

  杯子放在桌子上,杯子很小,桌子很大。可真的是这样吗?

  牛角和密勒日巴谁更大呢?

  对于我们来说:牛角很小,米拉日巴很大。因为在我们的概念中,小的牛角是不可能容下一个大活人的。可在消除了大、小二元对立的境界中,牛角和米拉日巴没有什么谁大谁小,二者互融互即,无有障碍——用句漂亮的词,这就是空性了。

  而二元对立是“自我”的产物,不是空性的见地。

  动辄说别人是错误的,哪怕对方是邪教,也很容易让自己堕落到二元对立里边去。这时你完全不知道已经被“自我”牢牢束缚,但还美其名曰是“护教”,是依照经典说话。要知道很多佛教徒就是依据《楞严经》来否定密宗的,他们可都是言辞凿凿的。

  什么是正,什么又是邪?如果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方法修持,而另一个人按照不同的方法,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方法在修持,那他是不是就属于邪教了?对很多人而言,这时就是了。

  而危险也在此时产生了——你怎么知道你的标准就是唯一正确的呢?!乔达摩·悉达多教导习惯于二元对立的人们说:

  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可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不应该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不应该执取自我的法,不应该执取谁是非法。

  如果我们这时还较劲儿地问:“那就没有好丑对错了?那轮子功到底是正是邪呢?”用宗萨仁波切的一段话来回答吧:“(米拉日巴躲进了牛角,而惹琼巴没能躲进去,但同样了不起,因为)惹琼巴了解无二,所以他才能清楚地看到密勒日巴表演的事情。二元的难题,例如‘牛角那么小,密勒日巴怎么进得去’等,都不会产生。如果像我们这样的人站在旁边,我们什么也看不到,因为我们完全陷在二元对立之中,只能够看到自已对于实相的成见。”

  当我们说“你就要给我一个明确答案,到底是我对还是他对”时,我们就还停留在解脱智慧的初级阶段。

  如果我们这时还较劲儿地问:“那就没有好丑对错了?那轮子功到底是正是邪呢?”用宗萨仁波切的一段话来回答吧:“(米拉日巴躲进了牛角,而惹琼巴没能躲进去,但同样了不起,因为)惹琼巴了解无二,所以他才能清楚地看到密勒日巴表演的事情。二元的难题,例如‘牛角那么小,密勒日巴怎么进得去’等,都不会产生。如果像我们这样的人站在旁边,我们什么也看不到,因为我们完全陷在二元对立之中,只能够看到自已对于实相的成见。”

  当我们说“你就要给我一个明确答案,到底是我对还是他对”时,我们就还停留在解脱智慧的初级阶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空性       正见)(五明学佛网:空性       正见)  

 傅味琴居士:要培养佛弟子爱国爱教和正知正见 

 杨云唐居士:强调缘起无我的正见 

 妙莲法师:灵岩甘露第二集 肆、正见慧解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肆、正见慧解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结束语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第十章 结义劝学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第九章 真、俗、空、有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第八章 流转还灭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第七章 根、境、识等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第六章 业、果、作、受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第五章 即相破法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第四章 特究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