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如何放下?怎么做才叫真放下?


   日期:2017/9/28 10: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持法佛,是《佛说阿弥陀经》中所说的下方世界代表佛中的最后一尊了,前面分别是: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加上最后一尊代表佛持法佛,我们就略能看出下方的诸佛都是和法有关系的,并非是某佛和法没关系,而是这下方诸佛在表的是对应法的部分。

  1.哪些是我们在学佛之路要放下的?

  持是拿着的意思,在净土法门里有一个名词叫做“执持名号”,这个持和执都是拿着的意思,就是别动不动就给放下了,你放下了就不叫执了。几乎学佛的人都知道佛教里非常有名的一个词叫“放下”,放下就是不执著的意思。

  于是我们去执著了什么,就会有一个放下出来。比如执著美食,就会有一个放下贪嘴的口腹之欲;执著华丽服饰,就会有一个放下身贪;但凡有一个执著,就会有一个放下去对应;执著什么就要放下什么,这放下和执持看上去是不同的,那么哪个对,哪个不对呢?

  在学佛的路上,我们有很多东西要破除,要放下,其中最最开始的部分是见思烦恼,然后是尘沙烦恼。见思烦恼就是错误的见和错误的思维;尘沙烦恼是错误的起心动念。对应的破除见思惑得阿罗汉果,若破除尘沙烦恼即是登地菩萨,若把根本无明的无明烦恼也破掉了,就是真正的等妙觉菩萨,觉与佛齐,次补佛地了。

  所以若进入到破除上,必是进了大道中心了,不是在外围转圈的时候了。三界见惑共有八十八品,三界思惑共有八十一品,见思都破掉就是真阿罗汉,纯出轮回的圣人了。我们一提破,确实境界要高一些,于是放下就是破的一个手段,因为我们执著了这些,所以放下执著,就不会被这些执著的事物捆绑牵引,这是一个很常用的手段方法。

  2. 净土是建立在有的基础上

  我在有一阶段和一些学佛人走得很近,他们比较喜欢说“放下,执著了”等等,可是我不喜欢说放下,为什么呢?因为我不懂如何放下,不会如何放下,怎么做才叫真放下呢?

  放下是在破上,是与有对立的;而净土的套路和这个不大相同,净土是建立在有的基础上,而非是建立在空的基础上。于是放下可以帮助回归到空,可以帮助见空、悟空、解空;而执持是建立在有上,是在有的基础上不去破有,以有来引领我们走下去。所以净土的这些经典都是建立在有上,有极乐、有世界、有佛、有树木、泉池、有莲花、有光有色、有鸟、有曼陀罗花。如果按禅宗的角度来说,这些有和禅宗要追逐的空完全不搭调,所以就要以空来解释有,这就把极乐虚化了,“你内心清净,你就当下在极乐了,并非是完全在西方,而是西方代表太阳西沉的方向,代表临终要去的地方。”所以各位要注意这个方面。

  净土宗并不会站在空上去解释有,而是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就是有一个世界,很大,很漂亮,很庄严,很美好,我们真的相信就好,真的愿意去就好。这个愿意去就是信愿具足了,你不信自然不会非常乐意去,但有人也不信,可是他想脱离痛苦,没得选择也会去暂且信着,这个信力是有杂在其中的,不够精纯了。

  这些我们唠叨完毕,希望各位以后能看到某些讲解,就知道是站在什么角度在解释了,或许这里有不圆满的地方,这是我个人的水平不够,各位担待,不过现在看来还是比较好用的。

  对于有和空我们不再多说,这个事情说几个月也说不完,佛教自从辩论有和无到现在快两千年还没个定论,我们的生命没那么多时间,不宜参与其中,也不必非得找到准确答案,这事现在看来是一个大坑,你信空,就按空的套路修;你信有,就按有的套路去走,只要走得对,都可以走出轮回。但是各个套路不同不可以掺杂混淆,那就是等于自杀了。

  按空的套路理解极乐,非要以空的套路求生极乐,这事就比较揶揄奇怪,这样反而很难往生;按有的标准去做,就不要拿空的标准去衡量自己是否有进步,这些内容我嘟囔到这不再多说。

  3.净土行人,不可以把往生极乐的念头、把信愿念佛都放下

  持法,这个持也是执著,也是拿着,是捧着。我们都知道应该放下,为什么这尊佛却反而告诉我们要捧着呢?对净土法门来说,是按有的方面在告诉我们:要坚持正确的行持,不要说我要放下,连法都放下了,这种想法完全是野狐禅,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佛已经如如不动了,已经回归涅槃的常乐我净了,为什么要持着什么呢?在登地菩萨阶段就要放下法执了,为什么成佛了还要持着法?这完全是佛陀慈悲我们,告诉我们这一路要如何走,走到登地菩萨这,那就和诸佛菩萨常常见面了;不像我们现在想见一面都很艰难,有的人还要求爷爷告奶奶也不能得见。

  这个持,完全是告诉我们净土行人,要真地把这个拿着,不可以放下啊,你放下就完蛋了,于是不可以把往生极乐的念头放下、不可以把念佛的事情放下、不可把信愿都放下,这些你放下决定往生不了极乐的。文殊菩萨尚且要发愿去极乐,还是要执持信愿,我们想凭借空理往生某世界,这事就太虚幻了。在娑婆以外的世界有无量无边,净土世界、秽土世界都是非常非常非常多的,极乐世界只是其中之一,如果我们丢下去极乐的念头,外围世界那么多,我们能去哪里?就真的要凭借业力去投生了,那就麻烦了。

  4.诸佛菩萨理解空,却要做有的事情

  诸佛菩萨都懂得空和有的道理,为什么他们理解空,却要做有的事情呢?因为我们在有的执著里。就像我们在迷宫中,想引领迷惑颠倒的我们出迷宫,最直接的就是进入到迷宫中,带领我们前进一步一步走出去;如果说,“这迷宫是假的”,那么我们这群凡夫还在迷宫里,出不来啊,自然不会知道这是假的,自然突破不了这个假的屏障,这就割裂了佛菩萨和众生间的联系,所以诸佛菩萨懂得空的妙理,却还是要落实在有中度众生,是因为众生在有中。

  我们想一想众生在哪里啊?我们的着力点就在哪里,这是度众生的角度,这也是觉悟自己的角度,于是地藏菩萨太智慧了,他知道三恶道众生最多,痛苦最重、烦恼最盛,于是要搭救所有众生,尤其是偏救三恶道,那么他的活就生意兴隆。能救众生,要有救的手段,佛法就是手段,想救度众生就要执持能救度众生的佛法,不可以丢下。你自己空了,演了一个空,身涌到虚空中,身上出水,身下出火,这个看了都神奇,可是如何才能帮助众生,从当下的痛苦烦恼中出来?没佛法的具体落实是办不到的。

  这种落实就是和被救度众生接轨,就又回到了下方诸佛代表的内容上了,拿着这些佛法的方法去帮助众生去吧,在成就众生的同时也在成就你自己;在救度众生的同时是在救度你自己;在圆满众生的同时也是在圆满你自己;在清净众生的同时也是在清净你自己,这是自利利他,这是自觉觉他的大乘路子。怕的就是你不肯去做,只肯闷头顾着自己,这不算大乘心态,所以各位要思维:如何落实大乘佛子的心态和心行?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佛说阿弥陀经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放下)(五明学佛网:学佛       放下)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陈兵教授:论出家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