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后事处理之入殓


   日期:2017/9/18 7: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生命的终极关怀】后事处理之入殓

  入殓即是为亡者遗体举行沐浴、化妆、更衣、入棺之仪式。一般而言,入殓的时辰依日课所订,或有死亡廿四小时后,或有出殡前一日,或有出殡当天,切忌在廿四小时内入殓。台北市殡仪馆明文规定,在廿四小时内,不可任意私自进行入殓。

  入殓时,亡者应著何种服饰,并无定法。民间习俗以人死穿以入殓的衣服称为寿衣,寿衣算层不算件,不可用偶数,丧事不是好事,当然不可成双。层数依亡者年龄而定,故考、故妣五十至七十岁者,上五层下三层;显考、显妣七十至九十岁者,上七层下五层;九十至一百岁,上九层下七层。而且大多为亡者,头戴瓜皮小帽,身著长袍马褂,脚穿布鞋。此种妆扮令人不解,生前既为现代人,死后何以反著古装?又穿著多层寿衣,对亡者有何实益?故应力行俭约,不必另购寿衣。一般人,著平日喜爱衣裤即可,佛教徒,则可著居士服或海青。殓衣宜用旧的,不宜用新,新衣布施他人,可令亡者得福,家属应尚简朴,不务奢华。入殓要点如下:

  ⑴入殓前,当棺木运抵丧宅门口时(俗称放板),所有家属须著孝服跪地念佛出迎入厅,谓之“接棺”或“接板”。放板前,须在邻居的门前贴以红纸,以防亲友来吊误入,并以挂红表示趋吉避凶。

  ⑵入殓时,所有孝眷遗属必需虔诚在旁,念佛尽孝;随侍在侧,亲视含殓。

  ⑶法师简要开示如下:“亡灵某某居士,请你一心谛听几句佛法:佛说世间如幻,人生如梦,你已离开人世了,现在为你举行遗体入殓,正是觉悟四大假我之时。佛法讲因缘合和,缘生则聚,缘灭则散,色身如此,一切万法,莫不如此。此时乃是你世间缘尽、西方缘生之时,应当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佛国,证悟本性真如。”开示之后,大众随法师称念入殓法语,念完法语,紧接佛号。此时,孝眷中,应由长子扶首,次子扶足;或由孝男扶首,孝女扶足,其他子孙一齐扶亡亲遗体入棺,以报亲恩。

  入殓法语:

  一句洪名养圣胎 娑婆报谢佛亲来

  放光接引西归后 托质莲花含笑开

  持名念佛到西方 性地莲开九品香

  家园故国遍地光 方知尘世原是空

  弥陀一句最真言 不费工夫不费钱

  念得一句超生死 只是众生少根源

  乐邦慈父望娑婆 垂手殷勤十劫多

  必欲此身超苦海 从今速速念弥陀

  ⑷世俗入殓时,道士祝祷曰:“吃一口甜豆,子孙活到老老老;吃一口豆干,子孙做大官;吃一口鱼丸,子孙中状元;吃一口猪肉,子孙田园买万甲;吃一口鸡头,子孙个个大出头。”(台语)此为世人凡事求平安吉祥之举,并无实质效用。

  ⑸入殓前备妥沉香粉五斤、檀香粉五斤、卫生纸六大袋、湿纸巾一盒。入殓时,棺木内放置檀香粉及卫生纸铺底,上置白布后,将亡者遗体移入棺木内,以卫生纸代替冥纸卷曲固定之,再将沉香粉铺洒在上,最后以湿纸巾擦拭亡者遗容。

  ⑹入殓毕,孝眷遗属若依照民情风俗则穿著孝服,披麻戴孝,准备举行家奠、公奠奠礼。佛教徒或可废除传统礼俗,改穿海青或素衣素裤。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学佛)(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陈兵教授:论出家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