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后事之处理


   日期:2017/9/12 7: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生命的终极关怀】后事之处理

  儒家亚圣孟子说:“生死事大。”其意是说生死乃是吾人一生最重大的事。不论帝王将相或贩夫走卒,既生为人,任谁也难逃生老病死,故解决生死大事,乃是人生必修课业。但大部分人穷其一生,都在五欲六尘中追逐,极少有人为死后之解脱预做准备,无怪乎古德叹言:“举世皆从忙里过,谁人肯向死前修。”对此迷茫一生、庸碌一世的亡者,更应正确的处理其后事,才能助其解脱生死,超越六道,往生西方,圆成菩提。

  后事之处理,所重乃安顿亡灵之神识,得以安身立命,圆满归宿;一切施为,皆为达此目的。色身之处置,反而其次,盖神识不生不灭,六道轮回,改形换身,随业现相罢了。今人每遇亲人往生,则费心处理其遗体,反倒忽视其神识之安顿,此乃肇因固执管见,随顺恶习陋规,不知佛法利益故,致使颠倒错乱,贻误亡亲。

  后事的处理方式,因时代、地域、信仰、民情,各有不同,差异很大。或有繁文缛节,依照古例;或有简约朴素,一切从简;或有盲从风俗,毫无意义;或有依其信仰,遵行仪规等等,不一而足。安葬方式则大略不出土葬与火葬,近年由于环保意识提升,佛法普及,民智大开,火葬渐有取代土葬之势。

  一般而言,台湾北部因地狭人稠,大厦林立,故通常亡者遗体停放殡仪馆,灵位则设在自家,出殡时再到殡仪馆举行,安葬则以火化居多。中南部则因环境许可,后事大多在自宅办理,佛事、出殡等事,则在门前马路搭棚为之。故本章以后者火葬为原则,作丧葬礼仪之简介。

  一般世人,家中有人病重垂危,家属即立刻为其净身更衣,悲痛哭泣;一但断气,则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赶紧找来葬仪社料理丧事,而葬仪社大都延请道士诵经持咒、念祈祷文。家属则依习俗焚烧冥币纸钱,做法事时,甚至烧化纸糊的汽车、洋房、家电用品、奴仆佣人等,后来更有烧化纸糊的飞机、轮船、银票,内政部民政司更为亡灵发行了“阴间信用卡”。这些做法,只是具有象征意义罢了,对亡灵并无实质的利益。

  总之,世人大多在世情场面,力求虚华以图孝名的多;求佛法实益,利济亡亲得生净土的少。孝眷如能摒弃凡情俗见、陋习恶风,遵依佛制,如理如法的处理后事,必能帮助亡亲超脱三界,神登净域。以下就佛教之丧葬礼仪,分为临终、死亡、守灵、超荐、入殓、出殡、火化、安灵、进塔、作七、除灵、合炉等十二节。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生死)(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生死)  

 圣轮法师:无上甚深微妙法 息诸生死门─ 当下解脱说「佛法 

 唐思鹏居士:佛教的生死观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三、在一座中经历轮回生死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二、让心自在于生死 

 圣严法师:欢喜看生死 

 惟觉法师:如何看待生死的奥秘? 

 惟觉法师:解脱生死之意义 

 惟觉法师:助念安心 超脱生死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六、断欲不YIN了生死 

 净界法师:分段生死的干扰 

 净界法师:菩萨为什么还有变易生死? 

 法藏法师:净土教法的生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