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悟显法师:不见他人过与道即相当


   日期:2017/9/7 16: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六祖坛经》讲到:「不见他人过。与道即相当。」所以一个学佛人,眼睛乃至六根,不要向外攀缘,老是想:人家对我的想法如何?对我的看法如何?常常想着人家的过失、人家的错误,那你的心永远都不会清净。你念佛想要得到清净,就要把染缘放下,这染缘不在别处,就在你这一念攀缘的心没有息灭。每个人之所以在娑婆世界轮回,都是因为有我相,想要让它能够息灭,你这念「我」就要放下,放得愈小愈好。不要常常见人家的过失,以为自己很如法,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释迦牟尼佛教诫我们:不是你看到人家的过失,就代表你很如法。

  学净土的人眼睛要开三分目,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这就是叫你收摄,你的六根不要再往外攀缘,不要见到别人的过失,《六祖坛经》讲到:「若见他人非。自非却相左。」见到人家的过失到处讲,希望大家认为你是正确的,你是如法的,这就是自非却相左,「左」就是堕落的意思。所以很多学佛的人都忽略了这一点,每天口里念佛,心里存着许多的垃圾,不愿意放下,还把垃圾当作是宝,几十年前的仇恨、不顺心、不如意的全部都存在心里面,这样念佛念几十年都没有用,何况是不念。我们观察:一个念佛人要能够自在往生,一天最起码要念四万声佛号。以前的祖师,像永明大师,每天十万声,然后还有一百零八堂佛事,这才成就了永明延寿大师,他订这么多功课,让自己的心是清净的,没有时间去攀缘,更没有时间去讲是非、去说人家的过失、毛病。所以听经是要检点自己,不是天天去想着别人有没有顺我、有没有听我的话,他对我的看法如何……,这些都是我执,都是我相。你的我执、我相,天天现行、天天在增长,还以为自己是个修行人,是个学佛人,其实佛不承认你。所以《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里面讲得非常多,都是不论是在家、出家、佛门四众弟子,现在学佛所有的问题,你修行的盲点都在这部经里面。这部经是由弥勒菩萨发起的,「弥勒」翻作中文叫做「慈氏」,代表佛以无尽的大悲为众生宣说,说出我们的过失、毛病。弥勒菩萨是修习唯心识定成就的,代表的是叫你从你的心意识,也就是从根本开始转变。所以要从心转烦恼,才能发起菩萨殊胜志乐。

  你想要做佛、你想要成菩萨,世间人讲当个圣人、当个贤人,那要从你的心识开始转。因为诸法从心所现,从识所变,是心现识变,从这里下手,从这里用功,你念头转过来,业障自然就消掉,这叫「发起菩萨殊胜志乐」,「志乐」就是要求无上道,要从那边下手。所以这部经相当圆满,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每位同修都要多多读诵,尤其是读诵大乘的经典。像现在在讲《无量寿经》,这部经你最起码要读三千遍,没有三千遍不会熟,三千遍是最基础的。你没有读三千遍你听经听不懂,不会得利益,每天念佛最少也得两万声至三万声,你才能说你对于西方极乐世界有一点点信愿行,才是真正想要学。如果不愿意读《无量寿经》、不愿意念佛,那每天对着佛菩萨像面前发愿,说愿生西方净土中,这是假的。你天天骗佛骗到后来就下拔舌地狱,念佛人的一百种果报,念佛最后念到下地狱,只因念佛不转心,不愿意改,贪瞋痴依旧,那你心里面运行的还是贪瞋痴,其实你现在就在地狱法界,不用等到生命结束后才下地狱!你这一期生命结束的时候,自然随着你心里面的业,到三恶道去受生。这就是「口念弥陀心散乱。」不是真正心里面具足信愿行的称佛名号。修行修假的没有用,修行不是对佛菩萨交代,不是对同参道友交代,不是作样子而已,完全是看自己,有没有全部收摄回来,看看自己的过失、毛病,还有哪些没有改正的,还有哪一些没有做好的?这叫「都摄六根」。很多人知道,念阿弥陀佛的时候要都摄六根,但他不念的时候六根往外攀缘,并没有摄住!有些同修佛号念不下去,所以要你读经,如果经又不愿意读,那真无药可救,谁都没有办法帮你。既不读经、也不念佛,要转烦恼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希望每个人回去,都能够读诵《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这部经是五种原译的精华。每天佛号不要间断,念两、三万声佛号很容易,可是怕你们没有办法做到,所以标准再往下降,降成一万声,最少一万声,不能再商量了,少于一万声那要赶快加功用行,先把佛号念成习惯,没有念习惯,你时时处处会忘记,忘失正念是名魔业。你忘记了佛号,《华严经》讲:「离经一字。即是魔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所以当你心中没有佛号,你做的事情叫做魔业。佛号就是菩提,就是一念觉,是无量觉,你忘失了这一念心,所以你就在境界当中,天天起烦恼。眼见色,对色起烦恼。耳闻声,对音声起烦恼。六根对六尘,天天处处都在起烦恼,没有一刻是间断,所以你是念念夹杂。《十善业道经》讲:「不容毫分不善间杂。」后面才说到:「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有一丝毫的夹杂,你的恶没有办法断掉。所以佛号要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才是修行人的样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悟显法师       修行)(五明学佛网:悟显法师       修行)  

 耕云先生:唱禅歌就是修行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