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贤书:北京龙泉寺沙弥日志(8):佛门持戒


   日期:2011/2/7 17: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沙弥日志(8)

  不久前,行堂的时候不小心打破了一个法师的碗,赶紧去大寮,征得典座法师,即主管大寮的法师又领了一个,还给那个法师,还是觉得有点不妥当,毕竟打碎了人家的吃饭的家伙什,又当面道了个歉。

  这事就算完了,过了几天,又有一个师兄也打碎了碗,然后很郑重地找我,说,你是不是前几天打碎了法师的碗。我说,是啊。

  他说,不得了啊,碗是法师吃饭的用的,你打碎了,就是打碎了法师的出家道,罪过很大……出家人,在三宝地,可不是闹着玩的,你必须跪在法师面前,然后这样忏悔……

  听完了以后,附和了一下这个师兄,但自己留了个心眼,没当真。事后,特意找寺里主管戒律的法师咨询了一下,打碎了法师的碗,在戒律上是如何判的。

  法师问,你是故意的吗?

  我说,不是啊,不小心的。

  法师说,那跟他道个歉就可以了。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自己去佛前忏悔一下就可以,毕竟是三宝物。

  这事就算是过去了。

  但,幸亏自己留了个心眼,否则就跟着也跑偏了,这个世界上,对佛法的误解,很多是来自演绎和想当然,民间的思想、文化、风俗乃至个人的性情、习惯,硬套给佛法,最后让大家觉得佛法是一套有着眼花缭乱的仪轨的迷信。

  其实,哪里有那么多的事,我所学习和看到的佛法,都是针对人的内心的训练。确实有很多仪轨,但,每个仪轨都指向内心。

  出家以前,觉得出家人戒律太多,繁琐无意义,也有很多人都这么讲过,我倒是没细想,幸亏那时候思想简单,否则,这个误解也会影响自己出家,出家时,做豁出去想的,根本就没想起自己受不受的了严格的佛门戒律。

  沙弥律仪,是一个薄本,将很多重点节录下来,用于日常持守,条款很多,每半月要诵,有的章节要背诵。

  待以后受比丘戒了以后要学习和持守比丘戒,有二百多条,涉及生活中的所有细节,沙弥律仪中讲,沙弥持守的戒律是为了比丘戒打基础的。

  这么多戒律该如何持守呢?如果保证不犯呢?

  大多数人都有这个困惑。这是个很难讲清楚的事情,我也不知道能不能用文字讲清楚,因为我觉得这个也是靠悟的,靠行持的,不是死守的,佛门里的专业术语叫开、遮、持、犯。

  写到这里,麻烦就来了,很多人就会觉得既然可以“开”,那就不用持戒了,那就自己想偏了,而且,人的习性就是在戒律中找漏洞,比丘戒因为沙弥不能看,等以后受比丘戒时才能学习,但是,从沙弥戒中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佛陀已经将戒律中凡夫所有可能寻找的漏洞都给补上了,好好持守就可以,完全可以死了找漏洞的心。但是,找借口,找理由不去持戒,那佛陀就没办法了。

  当然,出家了,在一个律风很好的道场里,最大的问题是持戒中的智慧。曾经有因缘和主管戒律的法师外出办事,就持戒的问题,问了个够。

  话题涉及很多敏感的问题。有一些领会,但文字确实没法表达,怎么写都有可能被误读。

  但这句话很重要,一定要写下来,法师讲,持戒是靠智慧的。

  我想,这话应该是听了个半懂。

  持戒,首先不能迷信、猜测、想象,像打破碗这样的事情,最好是去问真正懂律的,要么就是自己去查律,寺里正在筹备组织戒学班,可以学律。

  以前理解的学律,可能就是背戒条。现在看了,绝不是这样,而是为了开智慧,才去学律。

  由戒而生定,定而生慧。

  受戒前,会有戒前学习,由懂律的对戒条进行理解和诠释。自己也要去背,去学。有一个法师曾经就戒的问题给过一个重要教授,最早,他读到戒条之后,吓了一跳,问,为什么人要如此被戒律约束。

  当年带他的法师跟他讲,戒不是约束我们的,是保护我们的。

  这句话也给了我极深刻的教育,也打破了以前的很多迷惑,持戒不是为了自讨苦吃,而是为了长养慈悲和智慧。

  持的时候也需要智慧,才能持好,否则,死持起来,苦不说,而且最后导致持不下去,结论就不一定好,先学,然后一边持,一边长智慧。当然,死持总比不持要好。

  持戒的人的精神面貌和智慧状态跟普通人是完全不一样的。细心观察,可以观察出来。

  也有别的法师就持戒应机给予过各种教授,都很高级,出于文字的缺陷,无法一一表达出来,可以说清楚的是,所有的戒律都是跟智慧有关。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监狱就可以让人开智慧了。

  所以,出家的学习和生活,表面看是一个枯燥的、机械的宗教生活,但,真相不是这样,真相,是智慧而快乐的。

  至少,目前,我是这么理解的。

  能不能体会到,因人而异,所以,结论也不一样。就如同这些日志的标题,一个沙弥的学习间隙记录下的文字而已,可能文字没有大的错误,但并不是真有证悟的体会,闲暇时看一看可以,但不能当真,最多起一个让初学佛者顺藤摸瓜的作用,学佛不是小事,搞的不好就跑偏了,最为安全和妥当的是读经论,以经论为依据,或者去找真正高僧大德或律师请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贤书:北京龙泉寺沙弥日志       贤书)(五明学佛网:贤书:北京龙泉寺沙弥日志       贤书)  

 果林:亲近圣贤书老师 

 黄柏霖:负心郎枉读圣贤书,始乱终弃葬送性命 

 贤书法师:放下痛苦怨恨,其实很简单 

 净土法门法师:读圣贤书才能辨别是非善恶 

 贤书法师:有一个让我们心碎的问题 

 贤书法师:有一个让我们心碎的问题 

 贤书法师:改变他人的绝招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读经、读圣贤书,目的何在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不读圣贤书怎么行?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读经,读圣贤书,目的何在?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读圣贤书而得不到乐趣?这是由於我们在 

 释贤书:不知不觉中我们都已成了手机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