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修心七要》讲记(十三)


   日期:2017/8/21 17: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达真堪布仁波切宣讲于2017年8月10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继续讲解《修心七要》,《修心七要》的主要内容讲大乘佛法,尤其讲菩提心。其实菩提心包含了大乘的全部教义,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成佛,要度化众生,就要依靠菩提心——依靠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我们在凡夫地时,依靠世俗菩提心提升自己;在有境界,真正见性之后,依靠胜义菩提心提升自己。只有依靠这两个菩提心,最终才会到达彼岸,才能成佛度众生。所以对于一名大乘修行人——心里真有普度众生之愿望的人来说,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

  转欲自稳重。

  此处宣讲了两个修法,即两个道理。第一个是转欲,主要讲的是心态——心里的转换。我们曾经都是爱自己的,但是从今天起,从我们发菩提心开始,就要爱他人、爱众生了。这主要是在心里,必须放下对自我的执着,然后真心实意地为他人着想。因为我执我爱、自私自利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也是一切痛苦的根本。

  我们为什么烦恼痛苦?世人会找很多借口,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理由。我们烦恼痛苦,不在于有钱或没钱,不在于有权或没权。但我们常常认为这些才是我们烦恼痛苦的根源,其实不然,都是错觉,都是我们错误的观点。

  我爱——对自我的执着,才是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本。当真正把自我放下时,就是没有对自我的执着,没有自私之心时,就不会再有烦恼痛苦了。无论有钱没钱、有权没权,无论处于何种状态,都不会烦恼痛苦。

  要从内心深处爱他人,指心里没有丝毫自私的成份。虽然我们现在也有爱他人之心,但是有自私、自我的成份,所以还不是真正的菩提心。真正放下了对自我的执着之后,才会真正的爱他人。若是没有放下对自我的执着,或还怀有私心,就不是菩提心。即使爱他,甚至爱更多的人,都不是菩提心。

  所以我们要转换心态、转变心理,之前利益自己,从今天开始,我们要从行为上改变,从发菩提心开始爱他人、利益他人,从内心深处放下对自我的执着。当我们真正去利益他人时,功德才会圆满。意思是说,当我们真正利益他人的时候,福德才会圆满。

  自己的利益,心里的很多欲望,很多想得到的东西,在我们真正去利益他人时,才会圆满。火点上了,灰自然就有了。若仅仅是单方面地追求这些东西,不一定能成功。即使在表面上成功了,也发财了、升官了,得到了一些世间的福报,但实际上,还会跟之前一样,没有办法远离痛苦。这些所谓的福报给我们带来的是灾难,不是真正的功德,也不是真正的福德。当我们真正能利益他人的时候,我们的功德自然就圆满了,福德自然就圆满了,这都是自然而然的,也可以说本具的,同时会显现。这一点很重要。

  然后是自稳重。我们都已经进入佛门,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是求自我解脱,有的想普度众生。我们要非常认真地对待这种信仰,要如理如法地依止善知识,如理如法地依止善友。

  如理如法地依止善知识:首先可以观察,然后再依止。密勒日巴尊者说,弟子不观察上师,如同喝毒药;上师不观察弟子,如同跳悬崖。指互相之间要观察,首先要依大乘、小乘所宣讲的善知识的标准——法相,衡量、观察。如果认定他是一位合格、具德的上师善知识,还要看与自己的缘份,能不能真正地利益自己、帮助自己。有些上师善知识具足法相,也是位具德善知识,但是不一定能帮助你、利益你,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他的境界再高、能力再大、再有名气,如果不能帮助你、利益你,即使依止他,也没有多大意义。看缘分指真正能利益自己、帮助自己。依止和普通亲近不一样,依止是要依靠他。在解脱、菩提的大道上,就要依靠这个人。首先把自己的身口意都交给他。

  不要说大乘佛法,小乘佛法也有这种要求,有这样的说法,除了绕佛塔、上卫生间、刷牙饮水,这三件事不必请示师父善知识。别的都要请示上师。师父允许你做你可以做,师父禁止你做你就不可以做;师父让你去你能去,师父不让你去你就不能去!小乘佛法里有这样的要求,有这样的戒律。

  大乘佛法更严格,你依止上师以后,身口意都要交给他。从此以后,就要依教奉行,一切听从安排,让你学什么你就学什么,让你念什么你就念什么。若是还掺杂着自己的分别念,一意孤行,那么就是不如法的。依教奉行就在于,上师针对你的根基,学修情况给你传法,对你进行调教。否则,就没有办法真正摄授你。

  现在很多人虽然口头上说依止上师,却不尊重上师,想去哪就去哪,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的做法是不如法的。

  还有人有很多我行我素的想法,凡夫无不如此。尤其是你们的自我意识都特别强,总是固执的坚持一些自己的主见和古怪的想法。这些都是不如法的。既然依止了上师,就要听从上师的意旨。

  《华严经》曾讲,自己为病人想,自己是一个患者;善知识为名医想,若想治疗、痊愈,必须要听从医生的,医生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若是不听从医嘱,医生给你开药你也不吃,医生给你检查你也不服从,他没有办法治你的病,你也不可能痊愈,这都是同一个道理。必须要依止一位上师善知识。然后听从他的教导,在他面前你能真正放下自我,能真正依教奉行,才有真正的摄受,这才叫做摄受!

  我们讲暇满难得时,讲善知识的摄受,善知识的摄受即指依教奉行。一位真正的善知识,一位具德的上师,是慈悲的,这点没有问题,若是自己在上师面前依旧不能放下自我,还是自以为是,就不可能得到上师善知识的真正摄受。得到上师的摄受也是双方面的!若是自己做不到全心投入,放不下自我,很难得到这种殊胜的加持。我们在学佛的道路上,得到善知识的摄受,得到上师的摄受,是非常珍贵的。如果没有这样的福报,不可能成就,不可能到达彼岸。现在也有很多人在自学佛法,其实,即使再努力、再精进,都是徒劳无益的。是不可能成功的,不要犯这种错误。

  大家一定要依止一位具德的上师善知识,把自我放下,听从他的安排,接受他的调教。这样才会有改变,才会有提升,否则不可能成就。

  如果依止了这样一位上师善知识,一定要长期依止。

  以前的很多大德高僧依止上师善知识的时候,至少依止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龙钦巴大士讲过,如果是我的后学者,依止善知识的时间要长一点,闻思佛法的时间要长一点。这是给我们后学者的教言,也是对我们的要求。

  所以,不要着急去弘法利生,不要着急去接受灌顶、接受口诀,这也是在讲稳重,听从自己的上师或者善知识的教导就可以了。密勒日巴也出现过这种问题,他总想跟其他弟子一样,想得到灌顶,想得到玛尔巴上师的口诀。因为实在没有机会,玛尔巴的夫人媚达玛不忍心,她俩合伙偷玛尔巴的东西,安排他去依止玛尔巴的大弟子。密勒日巴在玛尔巴弟子那边也没有得到法,没有得到任何加持。后来还是回到玛尔巴的身边。这不是着急的事!该给你口诀的时候,他就会给你口诀。长期地依止上师,上师才能全面地了解你。

  也许很多人想,不必吧?一位具德的上师善知识具有他心通,用他心通一观察,就知道弟子的相续和修行到哪个层次了。其实这是不可以的。以前,伟大的佛陀具有神通,但是却没有使用过神通,而是通过观察了解,再给弟子们传授与之相应的法门。比如说一个弟子犯了错误,佛明明知道,但却装做不知道,叫身边的人当面询问他,以这种方式去了解或者制止。他并没有通过神通去解决这种问题!

  所以一切具德的上师善知识跟佛陀一样,会慢慢地了解你的学修状况,会为你安排一切。他随时都会指点你,因为他最了解你,他知道你修行的层次在哪里,知道你的习气。其他人却不知道,所以要长期依止上师。只有这样,上师才能真正的摄受你,不断的给你传授教言或调教你。他通过观察,会给你传法,他教导你的过程都是不一样的。

  其实,法门都是平等的,但是每位上师善知识,都有自己度化众生的方便,如果你是他的所化众生,是他宿世有缘的弟子,他知道你应该选择何种法门或应该走何种道路。

  通过神通不会摄受你,不会解决这些问题,你依止一位有缘的或具德的上师善知识后,他会给你传法,这个过程他能掌控,其他人则不能。他有自己摄受弟子的善巧方便,通过这些才能度化你,所以这都是很重要的。

  现在很多人心里有疑惑:“我该修什么法门?和我的相续相应的法门是哪个?”社会上有很多的学佛人,今天学这个法,明天又学那个法;今天跑这个道场,明天跑那个道场,没有好好地依止一位上师善知识,很迷茫。

  若是你真正有幸遇到了自己的上师善知识,就如法的依止他,他会给你安排的,你就不必瞎操心了,也没有必要想那么多。还有很多人,也依止了上师善知识,但还是觉得上师善知识不了解自己,然后去学其它的法!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你的上师善知识最了解你。你需要这个法,你的境界到这个层次时,他一定会给你传授的。

  上师给每个弟子所传授的,对每个弟子的调教方法也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烦恼习气不一样,自身的业障也不一样,所以调教的方法不只是传法,或只在口头上讲,这样很多问题无法解决。所以上师可能会用各种方法摄受你,有时候赞叹你,有时候批评你,甚至在大庭广众面前挑你的毛病,说你的过错;有时候很冷漠的不理你,甚至你有问题去请教,也不回答你……这都是上师和弟子之间珍贵的、殊胜的,或传授,或摄受,或调教的方法。这与普通人或没有缘分的人来说是不同的。

  有的人可能想不通:为什么不理我呢?连问题都不回答?这是什么上师善知识啊?因为你的情况不同,他以这种方式调教你,这是你与他之间有特殊的缘分,也是根据你的心态和修行状况,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这样对待你,给你示现,对你来说是珍贵的、殊胜的。

  依止善知识一定要如理如法。有些人也想去亲近其他的善知识,也想去朝拜,也想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比如做一些好事。如果你需要,你有这样的缘分,上师也会给你安排的。如果你不请教上师,不听上师的教导,而擅自去做这些事,也许对你来说,会变成修行的障碍。

  惹琼巴是密勒日巴的弟子,虽说彼此是师徒,但有时也是朋友,平时也是很随便的。有一次,惹琼巴想去拉萨朝拜,密勒日巴不同意,但是他没听从密勒日巴的告诫,就自作主张地去了,结果遇到了违缘。在这个过程中,他破坏了戒律,给自己的修行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后来惹琼巴回到了密勒日巴身边,忏悔后才有了一点改变。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公案,也许你会想:“我是去朝拜,是去亲近善知识,是去做善事……”这本来是好事,本来是应该做的事情,若是不请教上师或不听上师的话,上师不让你去,你还是很固执的去,这些事情就会变成一种违缘,会给你带来很多障碍。

  现在也有这种现象,有些学修小组不听话,最后出现了很多违缘和障碍,很难共修、很难坚持,有些个别人也不听话,导致遇到了很多的违缘障碍。

  有些学修小组不听话,最后出现了很多违缘和障碍,很难坚持共修。也有个别人不听话,导致遇到了很多的违缘障碍,这都是要注意的。我们不要轻易犯这些错误,这样会在修行的道路上给自己带来很多的违缘障碍。

  我们还要依止善友、亲近善友。善友很重要,一般凡夫都会受身边人,受环境的影响。社会上有很多人本来很好,后来跟某些人混在一起之后,开始学会了做坏事,喝酒、抽烟,甚至赌博等。学佛人中也有这样的,有的刚开始很清净,很有信心,后来跟某些人混在一起之后,自己也不清净了,信心开始退转了。有的刚开始很有正知正见,后来跟某些人在一起之后,变成一个神神叨叨的人。这些人说神通、玩神通时,我真有点害怕。他们都是受了身边人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依止善友,要亲近善友。

  善友是指有好的人品,严守戒律,戒律特别清净,不断地闻法修法——特别精进,烦恼习气少。有的人经常在背后说他人的过失,这种人不是好人,好人不会在背后说他人。若真有什么要说的就当面说,若当面不说就不要说,背后说他人是不道德的,背后说同修是恶友,我们不应该亲近这种人,不应该依止这种人。

  第一,要有好的人品。好的人品包括正直、稳重、善良、具有惭愧心等。稳重指能够以智慧观察和选择,做出决定后,不会轻易动摇、不会草率改变,因为心里知道都是正确的。

  无私无我,为别人着想,有惭愧心,心地善良,戒律清净,精进闻法修法……有这些品德的人,才值得我们依止。善友就是一起做善事,道友就是一起提高境界,互相帮助。平时相处时,要观清净,经常在一起,也会看到一些不清净、不如法的地方,但是要尽量观清净、观圆满。其实从自己的心态和境界里去想,确实有不清净和不如法的地方,但这都是自心的显现。

  都是因为自己的心不清净,所以才会有这些不清净;都是因为自己缺乏智慧,所以才会有种种的不如法,都是自己的问题。这些显现,或是对方的表法,让自己烦恼,或者让自己的心里不清净了,还依旧是自己的问题,因为你没有保护好自己的相续,不够智慧。

  第二,这都是自心的显现。为什么你有这样的显现?说明你的心不清净。当你真正回归自性,智慧圆满时,看一切都是清净的,看一切都是圆满的。从自己的角度讲,是这样的;从他人的角度讲,他人的相续有清净的,也有不清净的,但是我们很难衡量,如果轻易的说是非,诽谤他人,很容易造业。

  所以要观清净、观圆满,一般情况下不说道友的过失,也不说道友不爱听的话。但是如果你有能力帮助他,转变他,你知道他那样做是他业力的一种反应,或你知道他在犯错误,若是有能力帮助他,就可以去指正他。

  比如一位上师,他可以说弟子的过失,因为上师和弟子之间有这种特殊的缘分是可以的。上师说弟子,第一,弟子不会因为此而生烦恼;第二,弟子一定会改正。有时候,上师说弟子也是一种殊胜的传授,也许通过这种方式能让他见性;上师说弟子也是帮他消业。也许有时我们看不懂,但有时我们也会看懂。

  有很多弟子,上师有时说他,甚至打他,他都很开心、很快乐。前几天有个人说,之前状态一直不好,身体也不舒服,但是后来打一下就好了,这些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反观一下,你能否做到这样?若不能就不要说他的过失。

  要说他的过失和毛病,首先要确定他并不是示现,而是真正在犯错误;第二,你要有这种能力,能调教他,他能接受你的做法和态度。如果你让他烦恼了,或影响了他的心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是不能说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说,发现了一些问题,要么跟辅导师说,要么跟上师说,平时尽量观清净、观圆满。

  不说他人的过失,不说道友的过失,断除恶语,要说悦耳语,说好听的话让他人高兴。同修道友、善友之间要如理如法的学修,不能搞神通和玩神变之类的事情。对此,我们的要求一直很严格,一直排斥搞神通,因为这是很严重的、不如法的行为。

  现在有些道场特别不正常,学佛后应该是很有智慧的正常人,而很多学佛人,不要说智慧,甚至都不是正常人了。你们也应该听说过,一张嘴就说这个那个,说的都不是人的事了,都是神的事了。这些都已经搬到神的世界里去了,我觉得太可怕了。所以在我们道场,是绝对不可以的。希望每个人都不要这样,不要说神通,不要玩神通。佛菩萨有神通也不玩、也不说,都是有道理的。对于一名成就者来说没有什么,玩神通、说神通就像玩游戏一样。

  但是凡夫就不一样了,他会执着的,如果你去影响他,会丧失他的慧命。成就者之间不需要玩神通、说神通,因为没有意义。凡夫更不可以使用神通,所以互相之间都不能玩神通,不能说神通,都要有正知正见。先做人,在此基础上,受持清净的戒律,精进闻思修行,才是正确的。

  现在网络传播的信息非常广泛,社会上的邪师邪教也非常多。很多人以佛教的名义,传播非佛法方面之事。我们一定要远离这些神神叨叨、古古怪怪的人,如果不想跟我们一起学,我也管不了,随你们去吧!

  另外,我们应该切记,勿炫耀自己,有的人刚刚产生一点功德和境界,就开始炫耀:我有什么什么境界,我有什么什么功德,我如何如何……这是不必说的。对此点我们寺院还可以。不要说居士,包括出家人也不怎么炫耀自己。

  其实,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必炫耀,若是自己真正有修有证,一定能影响人、感化人,你的所化众生终会来找你,终会回到你的座下。自己是菩萨再来,是空行、空行母,有何种神通,有多大能耐……不需要炫耀自己。

  我们寺院对出家人要求很严,正常的供养很多人都不收。若是戒律清净,能精进学法修法,正常的供养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绝对不可以化缘,绝对不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赞叹自己,诽谤他人,这是犯菩萨戒,是绝对不可以的。

  我的意思是,要把自己打造好,自己有修有证,将来就能真正利益他人,度化与自己有缘的所化众生。不必炫耀,他们终究会来找你,都会皈依到你的座下。

  我们现在都不要去执着这些事情,该来的总会来,不该来的也不会来,如果是自己有缘众生的所化众生,是跑不掉的,也不会远离的,否则,再强求也没有用。

  我们一定要努力,要付出,但是也要随缘。我弘法利生的态度就是随缘。我们建道场也是随缘,能建就建,不能建就不建。我们结缘众生的方法也是同样的,有缘就在一起,没缘也不勉强。在座的同修、弟子也要这样。不炫耀自己,不着急度化众生,因缘成熟了,自然就会有。

  大家也不要炫耀他人。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某某上师、某某人,就炫耀他是什么再来,有什么功德……现在是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这与居士们,与出家人都有关系。有些人在那瞎宣传,说什么多年修行人,闭关多少年。闭关多少年又怎么了?还有的说是某某上师认定的……你怎么知道是认定的?你有什么依据?什么也不知道,还说是认定的,谁认定的啊?没有!

  其实不必认定,很多认定都是错误的,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几千年前、几百年前,佛、上师们就说了。在印度,佛也没有认定这种传统,后来有成就、再来的人,依然有自己度化众生的事业,利益了很多众生。

  在汉地也没有这种传统,但是也出现过很多大德高僧,出现过很多佛菩萨再来的,利益了无数众生。藏地历史上确实有认定转世灵童的传统,但现在也不再实行了,大家都不赞同,已经快要结束了。今后在藏地也不需要认定,若真的是佛菩萨再来,自己会凸显的,不需要认定。

  有些人就是瞎起哄,瞎宣传:这个是成就者,那个是活佛。你怎么知道他是活佛?你有什么依据?有什么资格说这些?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都是不如法的。龙钦巴大士说:“不赞不谤一切人。”不要赞叹也不要诽谤,自己做好自己,这是最好的选择。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不去赞叹、不去诽谤,不去亲近。

  此处主要宣讲了如理如法的依止善友、道友。所以我们不要远离道友、善友,与他们共同进步,这样我们最终才会获得成就。大家一起学修、共修这一点很重要。

  当时佛陀建立了僧团,直至后来传扬密法,也特别强调共修,所以共修很重要。以前讲过个人的力量象火星,众人的力量象火焰。真正想获得修行上的成就,要靠大家的力量,只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但是若依靠大家的力量,就要具有正知正见,要如理如法地依止善友、亲近善友,这一点非常重要。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达真堪布       修心七要)(五明学佛网:达真堪布       修心七要)  

 达真堪布:末法时期的众生有两个特点 

 达真堪布:六度新解(二)疫情期间如何修持安忍、静虑、智慧 

 达真堪布:若是你有智慧到处都是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 

 达真堪布:疫情期间如何修持佛法? 

 达真堪布:让隐身的化身佛切换到在线状态 

 达真堪布:拜财神灵验的关键是什么? 

 达真堪布:透过无常找到永恒 

 达真堪布:认真不是执着,放下不是放弃 

 达真堪布:为了平安幸福,不要吝惜你的祈祷 

 达真堪布:今年,你要集的福都在这儿 

 达真堪布:相爱何必要相伤 

 达真堪布:当下的美,你感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