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修行十大障碍(三)


   日期:2017/8/13 7: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弥陀要义】修行十大障碍(三)

  「是故若非以碍为道,则于非碍反成为碍,何以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世无难则骄奢必起,心无障则所学躐[liè]等。行无魔则誓愿不坚,事易成则志成轻慢,情益我则亏失道义,人顺适则内心自矜,德望报则意有所图,利沾分则痴心必动,抑申明则人我未忘,以是义故,则知十无碍道,能生是过,及成如是一切不吉祥事,为障道因缘,何以故?贪欲生必破戒退道,骄奢起必欺压一切。学躐等必未得谓得,愿不坚必未证谓证,志轻慢必称我有能,亏道义必见人之非,内自矜必执我之是,意有图必华名欲扬,痴心动必恶利毁己,存人我必怨恨滋生。」

  哇!妙协大师,实在开示的太好了。我们给妙协大师赞叹掌声,实在说得太好了。

  若不是以障碍为道,那么没障碍反而成为障碍,你希望你一生,修学佛法没有障碍,没有障碍就成了你求道的最大障碍,为什么?底下妙协大师讲出原因了。

  「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色身无病苦,贪欲心就很容易产生。

  「世无难则骄奢必起」,处事没有任何的困难,则容易产生骄慢奢华。

  「心无障则所学躐等」,究心无障碍了,所学就容易僭jiàn越。

  「行无魔则誓愿不坚」,修行无任何的魔考,修行的誓愿就不坚定。

  「事易成则志成轻慢」,做事容易成功,自然就心志轻慢了,贡高的心就会产生了。

  「情益我则亏失道义」,与人交情处处以私利为先,就亏失仁义道德。

  「人顺适则内心自矜」,这句话讲得太好了,一个人凡事若顺适,内心就容易产生自大,什么事都很顺心,什么都很好,内心的自大就产生。「自大」这两个字把它合起来,就成了一个「臭」字。

  「德望报则意有所图」,哇!这一句话讲得真是妙。施恩望报就是意有所图,凡是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所回报有所谋求,那你根本就不配作一个菩萨道的行者。对我自己有利益,我才要做啊,对我自己没有利益,我不做啊,这哪是一个菩萨行者?

  「利沾分则痴心必动」,凡事一定要以利为先,你的愚痴心就天天在增长。

  「抑申明则人我未忘」,这一句话也讲得很妙,受一点委屈赶紧要为自己辩白,受一点考验了,赶紧就躲起来,受了一点批评,就赶紧要为自己申明,就是人我是非还没有放下,菩萨心还不够,何以故?

  下面就是说出原因。

  「贪欲生必破戒退道」,贪欲心产生,必定破戒退道。所以起烦恼的时候,会摧毁别人,也会摧毁自己。

  「骄奢起必欺压一切」,骄慢奢华的心一起来,必定欺压别人。

  「学躐等必未得谓得」,我看过这一种人,我跟大家讲一件事实,因为我们时间实在非常有限,有很多的实例,我们没办法一一举出来。

  我的师父慧净法师,收了一个弟子叫李元松,是台北现代禅的创办人。李元松已经往生了大约两年,他在台北创办现代禅,有一点名气,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所以心高气傲,跟不少教界的法师笔战,认为他的悟性很高,目空一切。后来在两年前之前大约一年前,李元松得了重病,我知道因为当他得了重病,发现他平常认为自己开悟了,并没有真正的开悟,他一生所学的不能了脱生死,为什么?因为一个人到了病重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修学的无力,这是许多人在平生,没有重病的时候不容易察觉,你以为你的修行抵得了你生生世世的业力吗?抵得了病魔吗?抵得了生死魔吗?没有到生命交关的时候,你还不容易察觉。李元松他发现,他以前的开悟不是真的,不能了脱生死,非常的慌张。就是得遇到我们本愿山出版的本愿净土丛书,看了之后非常的震撼,为什么念佛,可以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解脱生死,必生净土,非常的震撼。利用病中非常精进的研读我们所出版的书,打通电话给我的师父,要拜他为师。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在临终要病死之前,希望我的师父能为他圆顶,一满他出家的心愿。我的师父非常的慈悲允诺他。所以李元松在临终前剃度出家,正念往生,临终的瑞相非常的好。诸位可能有人也为他助念过,很难得。在他死前,他写的一篇文,传真给教界各道场,也传真到我们本愿山。他在这一篇短文里面说,我以前所悟的种种,都不是真正能解脱生死的,现在我向大家忏悔,我以前未证谓证,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未得谓得,我向大家忏悔。我从现在开始到死了往生西方,老实称念这一句佛号。

  我看他传真的这一篇短文,我对他非常的赞叹,给他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一种人了不起,了不起,肯看自己的错误还有救,最怕的就是到死前,还不肯接受自己错误的修行。所谓错误的修行就是,自己没有得证,认为得证了,到最后随业力的牵引生死轮回,这一种人是最可怜、最可悲。

  「愿不坚必未证谓证」,愿不坚决必然未证谓证。

  「志轻慢必称我有能」,一个心志高慢的人,他容不下别人,别人建议他一点,他也很难接受,建议两点,他也很难接受。天下间只有他是能人,别人无法与他相比,内心封闭自我。一个还在因地的凡夫,包括师父个人,我们都是很下劣的人。你不要以为你看了几本的佛经,你就懂得很多了,你就目中无人了,一山还有一山高。佛已经是通达世出世法一切的圣者,智慧满分的人,佛一点也不骄傲。稻穗是越成熟越上扬,还是越下垂啊?越下垂。稻穗是越饱满的越低头。一个真正有学问有修养,一定是非常的谦卑,所谓谦恭自牧。

  「亏道义必见人之非」,这一点妙协大师讲得实在是太好了。一个没有仁义道德的人,处处都看别人不对,我们受任何大小的戒律,请问要戒自己,还是戒别人?一般凡夫的下劣缺失都是,要求别人比要求自己要多得多,为什么不把要求别人拿来要求自己啊?对自己都非常慈悲,对别人都非常严苛,严以律人,宽以待己,这当然不对啊。菩萨行者就把它改变一下,对别人非常的宽大,对自己要很严格,要求别人要少一点,要求自己要多一点,这样才是念佛人嘛,对不对?拿佛祖那只尺在量别人,你的内心一定很痛苦,你这样犯戒,你这样不如法,你这样不对,你最行,你最对,你的所做所为俨然就是一尊佛,众生每一个都不如法,每一个都不对,要求别人很多,不肯要求自己,你怎么会跟阿弥陀佛的名号相应呢?亏道义必见人之非,所以曾子一日三省吾身,我们肯不肯效法?肯。每天反省自我,不要去反省别人,反省自我会很快乐,反省别人会很痛苦,请问你是要快乐,还是要痛苦啊?当然快乐啊。

  下面,「内自矜必执我之是,意有图必华名欲扬,痴心动必恶利毁己,存人我必怨恨滋生。」后面还有两段因为时间到了,但是这两段我们没有看,实在非常的可惜,所以师父把这两段文念一遍,让大家体会体会,自己好好用心,照着妙协大师的开示去做,我想你菩提道上,一定会更为通畅。

  「是十种过,从凡妄生,皆名邪见,辗转生起无量恶法,遍虚空界,必令众生堕于地狱,岂可于此不生敬慎。若能体兹碍境,识病因缘,知病性空,病不能恼,了难境界,体难本妄,难亦奚伤,解障无根,即障自寂,障不为碍,达魔妄有,究魔无根,魔何能娆,量事从心,成事随业,事不由能,察情有因,于情难强,情乃依缘,悟人处世,观人妄为,人但酬报,明德无性,照德非常,德亦非实,世利本空,欲利生恼,利莫妄求,受抑能忍,忍抑为谦,抑何伤我,是故大圣化人。以病苦为良药,以患难为解脱,以障碍为逍遥,以群魔为法侣,以事难为安乐,以弊交为资粮,以逆人为园林,以市德为弃屣,以疏利为富贵,以受抑为行门,如是则居碍反通,求通反碍,于此障碍,皆成妙境,故得之与失,自不能知。人奚于中,强生取舍,是以如来于障碍中得菩提道,至若为半偈时之遇罗刹,作仙人世之值歌利,瓦石来击之增上慢比丘,木盂为孕之大毁谤嬖女,及鸯屈摩罗之辈,提婆达多之徒,皆来作逆。而佛悉与其记,化令成佛,岂不以彼逆而为吾之顺,以彼毁而为吾之成也?何况时薄世恶,人事异常,于学道人,岂无障碍?于今若不先居于碍,则障碍至时莫能排遣,使法王大宝因兹而失,可不惜,诸愚故依经聊述所知,愿勿嫌弃,倘因闻此义故,障碍现前,反能勇进于道,可谓得斯旨焉。」

  好!因为时间到了,不能再详细向诸位解释,实在很抱歉。最后结束之前,说妙协大师在最后这段文说,世尊在因地为求半首偈,遇到罗刹恶鬼,作忍辱仙人时,遇到歌利国王考验,世尊在灵山说法被波罗门女,以假有身孕来诽谤世尊。鸯屈摩罗是一位连续杀人犯,要来杀害世尊,世尊度化他,提婆达多处处用计要陷害世尊,世尊慈悲怜愍他,对我们世俗的凡夫而言,这都是种种的障碍。世尊于障碍中无有障碍,将障碍排除成就佛道广化世人。

  我们念佛,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佛,这条菩提道路,你若要被人我是非种种将你考倒,那么你就是一位失败者,在菩提道路你退败下来,再继续六道轮回。诸位!你要吗?不要。任何的障碍考验你,都是在成就你,任何的挫折在障难你,都是在成就你,你要感恩考验你,障碍你的人与事,因为这是你菩提道路必经的历程。

  师父非常盼望大家,都受到任何障碍,将一切障碍的痛苦,当作是成就你成佛的逆增上缘。如此一切障碍,就不能障碍你念佛成佛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障碍)(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障碍)  

 净界法师:念佛的两大障碍 

 净界法师:运用自性清净破除障碍 

 净界法师:障碍最怕你坚持 

 净界法师:福报越大修学净土的障碍越大 

 净界法师:你是你自己最大的障碍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五、禅的障碍与消除方法 如何排除禅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五、禅的障碍与消除方法 初心修道中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五、禅的障碍与消除方法 漫谈修行中 

 梦参法师:念佛的障碍 

 仁焕法师:身体的障碍和生命的障碍 

 仁焕法师:烦恼带来各种障碍 

 仁焕法师:生命的三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