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被物质困住,是一大心病


   日期:2017/8/12 21: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过简单的生活,这个问题实在太难了。人要是生活简单一些,这个人肯定长寿,而且少病。《黄帝内经》讲的,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一个人能恬淡自乐,生活朴素,自然精气神就能内守,自然就少病。

现在人要怎么积累阴德,现在物质太丰富了,不像以缺吃少穿,给别人吃的穿的,这样子阴德很大。现在不一样,现在要劝人惜福,节约,节约大自然的能源,也节约自己的精气神,这才是阴德。

现在多少东西都在消耗我们的精气神。尤其是电视电脑,这两个把人的精气神都吸走了,现在还有个手机,各种爆炸性的信息,都在吸人的精气神。这个是精气神从眼根和耳根被吸走了。

还有一种最厉害的,就是舌根。很多生产的东西,都是刺激人的味觉,让人口味很重。整个中国都流行火锅,可见人的口味变重了,大家都爱吃酸辣的,严重消耗肾精。吃肉饮酒过度,人的精气神也从舌根被抽走了。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味道太重令人口味败坏的意思。像有些人吃饭,没有配辣椒或者橄榄菜,根本吃不下,没胃口。可见人的看口味败坏的多严重。口味败坏就是人的肾精不足,肾精足的人,吃什么都津津有味。津来自肾精的部分。

所以要回归到简单的生活,吃的要简单,住的用的要简单,穿的也简单。这三样都要简单。现在很多时候买的东西,根本都是不需要的,但人的贪欲。哪里有便宜货,赶紧多买。这个是很强烈的贪念。也是一种浪费。所以一个人能把生活过到很简单,他一定有悟到生命的部分。

永嘉证道歌说,穷释子,口称贫,实则身贫道不贫。心中要有道的人,才能甘于寂寞和甘于清苦。心中没有道,你很努力,结果福报都变成享受。好车好房了,生命境界只能如此。我们在过分的享受的同时,都在消耗大自然的能量,都在浪费自己的福报。所以有句话,财大业大。财大的人容易享受,屁股一坐,就是好几十万上百万,这也叫业大。

中国人智慧,就在《道德经》。老子讲的,虚比实好。大家很难想象这个境界,为什么要虚比实好。人的精气神有限,你拥有很多物质时,这些物质也在消耗人的精气神。以前人穷,家里随便一关门就好。现在不一样,钱财太多的人,家里用了种种保险锁,甚至锁在家里都不安全,就放到银行去保管。这也是在消耗人的精气神。所以我身边从来不带贵重的东西,手机也是两百多的。身无长物。用了贵重的,精气神就耗一部分在物质上。那你哪有时间修道?人被物质困死,实在是很可怜。

有些人家里放很多古董宝贝,我觉得蛮辛苦的。这类人一般都是上尸虫太多了,贪图这个宝,那个宝的。要知道,人身才是最大的宝。所以佛陀赞叹人身,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你去找,世间最宝贵的,能超过人的色身宝贵吗?所以古来大德一开悟,就能无所住而生其心。虚云老和尚建庙一样,建好一个,又空手走了,不执着的。这就是生命中有道了,不被物质困住。

人的心累,都是被物质困住。这实在不应该。所以祖师重开悟,就是开悟后不被物质困住,才是真洒脱。

转自:福安古观音阁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物质       心病)(五明学佛网:物质       心病)  

 惟觉法师:心病还要心法医 

 黄夏年教授:佛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刍论 

 妙祥法师:若能转物即能仁——关于不被饮食、物质所转的开示 

 洪修平教授:对中国佛教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林国良教授:《成唯识论》的物质观与量子力学的物质观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十章 物质是甚么 

 仁焕法师: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仁焕法师:精神生命与物质生命 

 仁焕法师:精神生命与物质生命 

 仁焕法师:生命的精神与物质 

 仁焕法师:精神与物质的规律 

 仁焕法师: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