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一切境界都是心念招感,如何招感顺遂安乐境界?


   日期:2017/8/3 9: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知道任何世界的众生,承受什么果报、招感什么境界,都是因为投射了对应的心念,最后形成了对应的招感果报。

  1.娑婆的众生和极乐众生因为心念不同而招感不同境界

  娑婆的众生举心动念都会形成业力,而且这些业力也都是罪恶的,因为升起的念头是杂乱的、颠倒的、混沌的,所以召感投生到了这样的恶浊世界。我们因为心念恶浊,投生到了恶浊世界,心念不会自动的改善。全因佛菩萨慈悲示现给我们,并且告诉我们眼力不达的世界是什么样、寿命不达的过去未来是什么样、思维不达的甚深境界是什么样,全因佛菩萨慈悲付出,我们这群盲聋暗哑的众生,才看得到更远、更深、更真的事实真相。

  相反在极乐世界却是另一番景象:这个世界自然环境无比美妙,关键是这里的众生心念都一样,都是清净无染的。如何才能保障心念是清净无染?用念三宝之心代替杂念,这是以一代万的方法,如果一个人能做到用念三宝的心代替妄想杂念,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超世独立,不会被恶浊世界裹挟侵袭。如果全部的众生都能念三宝,除此之外别无他念,这个世界就一定是清净佛国、就一定是正法住世、就一定是诸苦休止、就一定是寿命恒常、就一定是身口意三业清净、就一定是信念坚固、愿心坚固、行做坚固、就一定是果位不退、念不退、愿不退。

  极乐世界的种种殊胜境界,从何而来?从什么地方得到的效用和保障?就是由这一个“——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而来。三不退转是因为能恒常念三宝;得阿唯越致,是因为能恒常念三宝;得一切具足,是因为能恒常念三宝;得种种神通、种种陀罗尼门、种种甚深禅定、种种智慧法门、种种法喜禅乐、种种难思议境界、种种难窥探甚深行做,都是由恒常念三宝而来。

  内在的心里是恒常的,外在的世界就是常然不变、不衰、不坏、不老、不死的、自然丰溢的。对照娑婆,这外在诸尘大地变迁迅猛,四大元素不调和、风雨不时、饥馑绵延、灾难频发、苦恼无量,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镜子,照得到内心深处最最幽暗深邃的地方,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如何去看。

  2.以世界为镜,可以知起心动念,外面的境界都是内心招感而来

  《资治通鉴》提到以人为镜的观点: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若加一句:以世界为镜,可以知起心动念。古德懂得这个道理,所以能常生惭愧之心,但凡遇种种恶浊,必是内心里起了对应的心念,才召感这样的境界示现,若无此心决定没有召感这样境界的受用,一切世界中都没有无因之果。这山河大地确实是一面镜子,我在其中心念秽恶,镜子里的世界也是日月盈薄;我在其中举心动念,镜子里的世界也会伴随产生对应反馈。

  极乐世界的众生,没有种种恶浊心念,世界清净安详;没有种种分别,世界地平如掌;没有种种妄想,世界无风雨盈亏;没有种种执着,世界顺遂安乐。这世界就是我们的镜子,看看镜子里面是什么,其实就是我曾经这样投射心念,或者当下就在这样投射心念。

  但凡有一个人能真正地在每一个起心动念里都是觉正净,这个人虽然肉身在秽恶的凡圣同居土,但是他的神识在更高的方便有余土。若他能更深邃的修行,我们看得到的只是他的肉身在这世界行走,但是却看不到他的心安住在诸大菩萨汇聚的实报庄严土。如果内心里真正全部都是觉正净,除此之外别无他念,最后决定可生常寂光法身之土。

  任何一个世界都是由这四层觉悟水平构成,我们在最低最低的凡夫和圣人都可以出现的地方,叫做凡圣同居土。对阿罗汉而言,可以升到更高的方便有余,而大菩萨就要入实报庄严,如果是摩诃萨以上的菩萨包括佛陀,都是在常寂光中。在任何世界都可以修行回归到更高的觉悟中,只是这中间需要路径和方法。

  什么样的路径和方法是对的?就是如何对治内在的心念,抗衡乃至舍弃外部诸尘喧嚣,守得住心不随物喜不为己悲,管得住嘴不贪饮食不妄言说,摄得住身于迷雾中不乱不摇,定得住念不起不动,忍得住扰不随不覆。

  3.信愿具足,忆念三宝,则招感极乐境界

  若是我们现在就学会恒常忆念三宝,就会在未来得此受用,为什么要在未来得到而不是当下就得到呢?我们知道照镜子,虽然看上去是我站在镜子前,镜子里就出现了我的影子,可是有光在其中穿梭,而成就了影子还是需要过程的,光的速度很快,但对于这浩大的宇宙和无垠的时间这速度亦是很慢的;就像一粒糖融于水是需要一个过程,而非是马上就会成为甜度均匀的糖水。

  这句经文思维明白了,知道自己应该和极乐众生一样,恒常升起念三宝之心行,并努力去这样做,这就是真的愿生极乐、真的愿和极乐诸圣做朋友、愿跟随阿弥陀佛修行了。如果能恒常地做到一心念佛,这便是决定往生无疑,一心念佛就是除这念佛一念别无他念,这个境界若做得到,再精进就是念佛三昧、普等三昧了。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佛说阿弥陀经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修行)(五明学佛网:学佛       修行)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