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古时候社会的长治久安就是靠这些无名英雄


   日期:2017/8/3 9: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靠什么?靠教育。靠什么教育?古老的教育。中国这个国家民族,老祖宗确实聪明智慧高人一等。我们看看全世界,看看他们的历史,跟中国不一样,中国这些老人能当得起古圣先贤,他们是圣人、他们是贤人,像孔子、孟子是圣人,其次的,他的学生都称贤人。世世代代相传。教学是私人传授,没有学校,国家没有学校。古时候的国家学校,每个县有个县学,省有一个学校,中央政府有个学校,叫太学,那个学校不是培养读书人的。是读书读得好去参加考试,国家考试,县考取叫秀才,省考取叫举人,国家考取叫进士。这些都是学位的名称,现在外国叫博士、硕士、学士,秀才就是学士,举人就是硕士,进士就是博士,学位的名称。考取学位之后,你就有资格上太学,太学是什么?是党校,国家培养公务人员的各级干部的学校,你就有资格参加;你要没有考取,没资格参加。

  特别我们要提的,秀才,因为秀才人多,县考的。考取秀才之后,有的时候他没有考取举人,他怎么办?他只有教书,他读书,他会教书。所以三家村里面的私塾老师都是他们。这些人教小朋友,给小朋友扎根,那个根扎得好,根深蒂固,就是下一代的圣贤。同时,这些人是无名英雄,考取秀才,国家就给他粮食,让他生活没有忧虑。像袁了凡先生,他考取秀才,一年国家给他稻米九十多石。他当然吃不了这么多,但是他可以养家,他除了自己用之外,他可以卖掉。国家为什么养这些人?养不是短期,养一辈子,到你一直到老,年年都可以到国家拿粮食给你。这些人教小朋友,教下一代。同时,他们读书人,他们懂得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育,他读这些书,他做出好榜样来给社会大众看。所以小孩在学校私塾念书,离开私塾之后,他看到社会上大人都是规规矩矩的,都懂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他懂得。社会的长治久安靠谁?就是靠这些无名英雄,他们是读书人。读书人虽然贫穷,他也没有做官,他没有地位,他收入,国家给他一点,能够过得去,生活能过得去,他们没有竞争,安分守己,不去跟人竞争,吃能吃饱,能穿暖,有个房子遮蔽风雨,他很满足了。所以他处事待人接物完全是依照儒释道的教训,规规矩矩,这个榜样做得好,所以社会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民国初年这一改制,国家办小学、办中学、办大学,不是国家拿钱,是你家庭富有你才可以缴得起学费,缴得起生活费用,你才能读书,贫穷人家就没分了。跟古时候不一样,古时候虽然家学是地方仕绅,就是富有的,他们家办学,除了他自己小孩之外,我们这一村、这个小镇,能念书的,喜欢读书的小朋友,都可以到他学校去念,那个学校不收学费的。士农工商,把读书人摆在最上面,读书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他有身分,他得到大家的尊敬。为什么?他教书不能收学费。如果收学费的话,那就变成生意买卖,那就开学店了。开学店是商人,那排名排最后,士农工商,他摆最后,他不能摆第一。所以,这个带头是孔子带头,孔子教学,学生对老师要有供养,要有点礼,这是不能少的,礼不能少的。最少的礼是什么?束修,叫束修,束修就是冬天我们讲的腊肉,切一片腊肉,大概多重?半斤。你小孩在学校跟老师一年了,家长过年的时候就送你这点礼物,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富贵人家多送一点。其实老师都有秀才这些国家给他的一点俸禄,他日子可以过得去。这是点礼物,表示尊敬,这么个意思,孝亲尊师,礼不能失,钱不能要,所以受人尊敬。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三九六集)  2016/1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396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教育)(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教育)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陈兵教授:教育兴教与教育兴国 

 惟觉法师:理想的教育 

 惟觉法师:佛法的教育内涵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惟觉法师:佛法与教育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二编《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