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积累阴德也要智慧


   日期:2017/7/29 19: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一觉悟就想着去修道,那怎么修,就成了一个问题。修道先要有德于老百姓,就是阴德。积累阴德,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你还要有智慧。

现在和古代有几种差别,古人不重视发展科技。因为科技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吃了一点的甜头,结果是无尽的苦头。比如现在塑料袋的发明,大家都很方便,这个时代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什么物质都有,但是这个方便的背后的代价,我们有没有看到?

现在一个名词,叫一次性,还有傻瓜式。塑料,筷子,大家都很方便,用了就扔。但给环境带来多少压力呢。我们都抱怨空气不好,水不好,那是谁造成的。还不是我们每个人为了方便,拼命的浪费资源,污染环境造成的。你想看,一个人扔一点,我们中国有十多亿人,每天要产生多少垃圾?

在古代,积阴德很快,修桥补路就好。现在不一样了,修桥补路政府已经做了,现在贫困的没得吃,或者没得穿,这个情况已经没了。现在的灾难,就是大家普遍的浪费资源,才是损阴德的行为。水是资源,空气是资源,吃的用的,都是资源。现在许多家具,都是塑料做的,就是px出来的,我们用的,穿的,这些原料都是石油做的。这里头就间接产生许多污染。

我想人要对环境多一些关爱,但我们迷失了,常年躲在钢筋水泥造成的环境中,我们和地球母亲链接的能力下降了。所以感觉不到自己的污染,好像污水一排,尤其是化学生产腐蚀性的污水一排,从马桶出去,我们看不到水的污染,导致我们麻木了。

人的幸福感来自哪里?来自和大地的连接。人是地球所生,就要和土地有所连接。一个的安全感,幸福感,都跟土地连接有关。像城市里头,离婚率为什么那么高,因为人缺乏安全感,而真正源头在于和人和土地连接能力的下降。人和土地连接能力一下降,体内的“全德”就开始分离,越来越趋向后天,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人变得食肉欲望和男女欲望的加剧。

在早期,人类来自光音天,刚来地球时,人体内的能量是完全和土地一体。人体内能量的运作和地球的运转时一样的。最明显表现,就是《黄帝内经》讲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所以能春秋皆度百岁,动作不衰。”现在人,醉以入房,起居无常,所以作息时间完全颠倒,这在城市里表现更为明显,就是人体内的运作违背了天地运作的规律。人体内的全德慢慢迷失了。

修真是怎么修?就是要自己身体内去全德恢复回来,不仅是色身的恢复,还有灵性的恢复。人慢慢迷失在粗糙的五欲六尘的享受之中。就是心被色身的欲望俘虏了。修道要先断贪嗔痴,不要让心被色身欲望俘虏。

每个人心的能量有限,你用在色身享受上多了,消耗掉一部分。剩下少部分你用来修,怎么能修的上去呢。我们现在有个悖论,大家拼命努力,努力时要消耗大部分的心的能量,心理压力大。但努力的结果,却变成钱财,然后用来享受了。这就是有漏。

修行也要有精气神,不要等老了来修。老了,身体不好,加上年轻造业,体内一堆垃圾,吃的肉是垃圾,起的不好的念头是垃圾。这么多垃圾,你要先清理了,才能谈修行。那清理这垃圾,也要靠精气神。很多人都是带着垃圾死掉的,尤其是年老病死的,这都是垃圾太多死掉了。所以修道要趁年轻。

年轻要广积阴德,同时要节约自己的精气神。物质生活尽量简单,降到最低,不要浪费自然资源,这也是积累阴德。而不是破坏了环境,然后拿点钱做善事,以为是阴德。大自然的环境,是属于大家的,不仅是人道的,还包括是动物的,还包括看不见的非人的。

好比水,不仅是人的,也是鱼的,而且水有水神,有龙,也是龙神的。山也一样,山也有山神,人要尊重这些自然。不是破坏了山水,获取一点钱给人,就是阴德。钱财要起作用,要靠大地。

现在很多科学家,造业太大了,什么农业的,工业的科学家。他们生产的东西,很多都是破坏环境的。暂时能让人很快得到好处,结果就是环境无法消化掉它们。这世界什么最宝贵,青山绿水是最宝贵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人最大的,就是这个欲望,享受欲望的心没有办法停下来。加上有点福报以后,如果欲望很重,那就是魔鬼一样。福报很大,破坏山水,随处一挖,就破坏的更大。所以,现在有点时间,有点福报,应该好好去开发内心的富贵,怎么开发?就是去研读佛教,道教等圣贤的经典。

人在享受物质时能带来快乐,这个是很粗糙的。其实人在读经时,也能带来快乐,这个是很细微的。这个快乐,用佛教来讲,类似于天道的快乐。现在人六根太粗糙,只看到粗糙的快乐,却无法体会细微的快乐。要怎么办?好好颂大乘经典。不管佛教还是道教,都很相信诵经的功德。为什么有功德,也有阴德,经能产生一种祥和的力量,改变这个世界的浊气,这就是功德。也是阴德。

转自:福安古观音阁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阴德       智慧)(五明学佛网:阴德       智慧)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五觉悟 多闻智慧觉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16.愚昧、理性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