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你知道贡高我慢的危害有多大吗?


   日期:2017/7/26 16: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佛经里交代了有七种慢,往往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我慢。慢是一个什么状态呢?不是快慢的意思,而是傲慢的意思。可以粗暴地说:这个傲慢分七大类。我们在分享五十阴魔的时候,也都粗略地说过了。

  1.为什么会出现我慢?我慢从哪里来?

  慢是一种分别,而且是自以为是的高傲。我们前面说过一切和自性相违背的,都是业力,都可以说是罪业。我们的自性是没有分别对待的,而这个慢,是建立在分别的基础上。我很高傲,你就不行、你不如我,在自性里是没有这样的情况的。所以但凡证悟的圣者没有分别,就会一视同仁,没有所谓的高傲,没有那么不可一世,反而非常平和柔软。

  因为有这个我慢,于是都造作这个慢的业因众生跑到一起了,互相地攀比,想凌驾在别人之上;于是不管是从正面的,你比对方,比过了你傲慢,还是没比过你傲慢,还是不管比没比过你都傲慢;或者是装作低下谦卑的卑劣慢,这些的慢都是慢的一种,纠其根源就是这个我慢,也就是因为有我,而带来的一种和其他众生间的对比攀比。

  我们和众生间对比,这到是没什么的,因为要想断分别,那得在深定的水平,如果没有到深定的水平,就说要断分别,那就是瞎扯了。如果你说:我断了分别。那么好吧,你前面放了石头,你可以吃吗?如果没有分别的话,断了分别,那么你就可以吃这个石头。如六祖惠能为躲避烧山追捕,躲进石头里了,这是没有分别了,他就能做到这样的事情。如果有分别,石头就是石头,这个色身就是色身,色身坚固,石头更坚固,两个坚固的东西,怎么可能相互融合,乃至互相包容呢?所以没有到这个层面,那些说来说去的内容都是牙慧,是好的,但是用不了,那就不契机,就不适合我们当下去追逐,或者执着他了。

  我们往往捡取了古大德修行的诸多案例,在这里津津乐道地说,但是我们忘记了:此一时彼一时的道理。环境条件种种因素都已经不同了,嚼着同样的文字句读,也已经不是一个味道了,所以要冲进去,挖掘内在的义理,而不要停留在表面的学习上,更不要以为我知道很多佛教的案例,就是多有学佛的功夫。佛教里的修行功夫,一直都没有跑偏成这些乱七八糟的杂闻,一直都在对心地的持守上。从来没有离开过,在这里你做了努力,你可以说是有功夫,在这里你没有看住自己的心,妄想杂念一大把,那就是没功夫。

  于是这个我慢,从我而起,因我而有。而这个慢,就是一种不平的对待,也就是我要高于你,你不如我。这个傲慢,招感什么样的情况呢?如果是投生到的国土,那么就会坑坎不平,有高山、有峡谷,深沟宽壑。在二十五圣圆通中,彼佛对持地菩萨说:心平则世界平。如果你的心是平的,就没有那么多的高低分别,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水洼石块,更不用平整土地来等我过去了。你平整土地等我经过,这是说明你的心有这些分别,有这些不平的相执着。

  2.我慢与本性严重对立,是下地狱的因。菩萨发现我慢,就会急急的避开,就像要避开巨大的漩涡洪流一样。

  所以这个慢,是和我们的本性是严重对立的。在我们过去学习的内容中,很少提及到有这个我慢也会下地狱的。如果没有《楞严经》,我们真不知道,这下地狱是那么的容易,地狱的因是那么的微细,地狱的果是那么的惨烈。那么我们就对比一下,自己是否有这个我慢在?

  过去我们常常提,一个我慢升起来,是八万大劫的生死障难。也就是刚刚修到这个地方,如果我有水平了,我慢起来了,那么从这开始八万劫,你的修行是接续不上的,这对大菩萨来说就是灾难,就是漩涡。所以本段经文里提到:菩萨见慢,如避巨溺。大漩涡一样的,一产生马上就是八万大劫的生死在中间形成了。这多麻烦?于是看不住心,我们就在六道里轮回,但凡升起那么一个我慢来,修行就根本接续不上。在末法时期,我们修行回不了法身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希望学明白了,只能靠临终往生极乐了。

  于是回法身,一个我慢就八万劫的障碍横在中间,怎么回得去法身呢?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还傻乎乎地非要回法身,连往生极乐的准备资粮都没有,那等待我们的又是什么?不言而喻,无边的苦难,随后再投生,得学佛的机缘条件成熟,要多久以后?这都是未知数了。大迦叶尊者,他上一生接触佛像到这一次得度,中间经历了九十一个小劫,这是大根性了,但是九十一个小劫,已经非常漫长了。

  因为这个傲慢,就像山和水的对立对峙一样,所以就会有一种奔驰川流不息的状态。也就是这个我慢一起来,就有这种一泻千里的状态了,真地控制不住的。那么这个慢因为有我而起,于是我相我执,这是罪魁祸首。而我慢是另外的一种贪着,所以这里提到了,越是不懂得控制我慢,就会导致形成,不断地汇聚如波浪的大水。

  就像有人用自己的舌头,不断的搅合牙堂子(也就是上颚),口水就会出现,于是这个我慢相互对峙的状态,就会形成这个内在的水,我们看不到,但是却在身体里奔流不息。当有我慢的人下到地狱了,就会凭借这个慢接受惩罚。于是这里有个二习相鼓,是两种习气相互鼓动。一种是我慢的——我高,另外的一种是被比的——我低,也就是我们在我慢里,就是这样的,不是自以为是的我高,就是被自以为是的我低,在这两种情况中,都是习气使然。

  于是这个人我慢很重啊,当他知道别人说他很低的时候,他当然要非常的不爽,于是要更加的鼓动他的我慢,就要凌驾在这个人上面。这个习气招感的地狱惩罚就是:血河、灰河、热沙、毒海、融化的铜铁灌注在嘴里,或者要吞食这些火热铜铁。这一些惩罚的事情,都是因为有这个慢。所以十方世界的佛陀,为我们理解方便比喻我慢为:喝了愚痴的水。而菩萨发现我慢,就会急急的避开,就像要避开巨大的漩涡洪流一样。

  3.用佛法的镜子对照自己,有没有傲慢这种毛病习气?

  慢分七种慢:就是傲慢、过慢、慢过慢、我慢、邪慢、卑劣慢、和增上慢,一共是这七种。那么粗暴地说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比“好”,我比你好,虽然你比我好,但是我不承认,我就是认为我比你好,这是一系列的;还有一个系列的是我比你“差”,比不好。在《法华经》火宅三车喻中,用秃鹫来代替这个卑劣慢,你看我吃的多差,你们吃不了的垃圾,我都能吃,都能消化,所以我比你厉害。

  于是不管比什么,你有比,那么就有输赢啊。有输赢了,会不会动心?于是这些从攀比来,眼睛看了太多外在的事物,这些都是垃圾,都是毒,慢慢地侵蚀了我们的心,让心地染污不干净了。于是一会儿起了一个相,一会儿在这样的一个相上起了一妄想,再没事打发时间一样的,追逐妄想跑一跑,一切的生死都跑得出来了。

  为什么会招感这样的地狱惩罚?大家看看就会发现,这类惩罚有其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是流动的。这几个河海和沙子,都是流动的,融化的铜铁更是流动的,慢习就是这样的一个待遇,也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果了。于是我们回头看看自己,有没有我慢产生?有没有这七种慢中的随便一种?比如说,当我们看了某篇文章,某大师的著作,懂得了一个道理,或者学到了这个知见,于是用这个知见,去比那些没有听闻到的人,你看你们多没有福报,连这么重要的东西都没听过;这里应该起慈悲想,他没听过,我应该和他分享,让他也能得到法喜利乐,而不应该想:我知道,你不知道,我比你牛!

  所以最开始学佛的时候,这些东西都不容易犯,学得久了臭毛病就上来了。佛油子、佛混子的那个劲头就出来了,你说点什么他都懂,你提点什么他都有内幕消息,你说点什么法事他又是认识这个方丈、那个住持,好厉害。这都很好,但是这些不足以证明什么。我们学佛,我们的老师是释迦牟尼佛,更厉害啊,那么我们也不是比老师了,如果比老师,老师厉害那么是否学生都应该有成就?如果都有成就,我们这群混子在这干什么呢?

  不比背景、不比身份、不比经历,比的是我们能不能在这个末法的佛法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对症治疗自己的病。什么是病?贪嗔痴是病、妄想执着是病、傲慢疑惑是病,乃至随后的欺诈忤逆抱怨等等都是病。这些病我们认帐与否?不认帐,不认为是病,那就没药可吃了,有种人是讳疾忌医,就是害怕听到病的事情,所以连医生都不看,那么不看医生,就没病了吗?

  非常粗暴地说:我们在这个娑婆,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好东西。不认帐,怎么能行?我们回头去看看数世里自己都干了什么?都在这个轮回里,杀了多少众生,吃了多少血肉,破坏了多少家庭,伤害了多少无辜,哪里来的这些恶行?我们披戴了这样多的恶行,还说自己是好人,这好人标准肯定是有错的。

  于是有点小小的不顺,也不肯低头认账,脖子一挺,我就不低头。不低头可以啊,但是你别抱怨;不低头可以啊,但是受苦的时候,别怨天咒地。没有一个遭遇是天地施加在我们身上的,都是我们自作自受与人无咎啊。所以我们学佛了,知道佛陀有几件事情是不能做的,其中之一就是不改定业,也就是这个事情已经形成一个定业了,惩罚的果报就已经出现了,佛陀是不会去改这个的,改这个就是改因果,你老大贵姓打算改因果?

  我们在因果之下努力地行做,促成善缘成熟,好能激发善的种子萌生,最后形成善的结果。但是我们做的事情,是绝对的善行、善念、善愿、善缘吗?这个事情不好说啊,所以要用佛法来做照明。要学,要扎实地切入经文中,不要泡在这一篇那一篇的讲解论述里。这些都是嚼过的了,吃出来的味道就已经变了,要自己去吃,才能自己可以吃,自己才能吃,才能自己活下去。

  用佛法的镜子对照自己,看看自己有什么?有没有这些毛病习气?有或没有,这个事情除了你自己,是没有人会关心的。因为你自己的生死,你自己做主,别人操得了心,也不能替你去掌舵扭方向盘的。所以希望大家真的能拿出最诚挚的自己,来对照一下这精研七趣,真的看一看,自己会走向什么地方,接受什么样的待遇。好了今天唠叨的有点多,大家海涵。到这里吧,阿弥陀佛!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精研七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贡高我慢       学佛)(五明学佛网:贡高我慢       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陈兵教授:论出家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