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并非学佛就有了免死金牌


   日期:2017/7/26 9: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经历了一节非常深刻的课程,感恩菩萨安排课程,让我经历和学习。那次我们几个认识的同修,去参与某寺院的某超度法事。回途中大客车在山沟里翻车了,这一车四十多人哭声一片,有的人从车里爬出去,拿起电话就打电话:我翻车了,我在哪里哪里。其中往返时都临坐的一位阿姨,什么都没说。

  后来我们在同一站下车,互相问候安慰。我问她要不要给家里打电话,因为可能身体受伤了。她说不要打电话,如果打电话了,不信佛的人会说你们学佛都翻车了,就会让人更不信佛了。我当时深感欠考虑啊,这才是真正维护佛教形象的学佛人。并非学佛了就有免死金牌,一样要面临生死和无常啊,我们学佛不正是要彻底解决生死无常痛苦烦恼吗?

  并非学佛就可以免去死亡,也不是学佛了就会事事顺利、学佛就身体一定健康,学佛是行做的过程,而不等同于结果,我们不能拿过程当结果。就像春天种下了种子,不能把种子直接当果实去卖掉。同样的道理,学佛可以顺利,可以健康,可以出离生死,但这是结果,不是过程,不是学佛就必然得到的利益。

  有些人对佛教有误解,说不是学佛了吗,怎么还遇到这样的事情?谁说学佛就不能遇到这样的事情?如果学佛就能免除某些事情,这才是邪说歪理。免除某些事情,是因为你真正地跟随义理去修持了,真正地走到这个结果了,才能得到这个利益。没有真正地行做,只说我是学佛的地狱就不收了?那地狱早就应该空掉了。

  所以这里希望大家都能明白,不要拿过程当成结果。如随缘的事情也是这样,我种下种子,并做了各种努力,至于种子什么时候发芽,发或者不发、能不能长大、能不能结果,这些我们只能随缘。因为这些事情我们是控制不了的,只有在种下的时候我们能绝对控制,耕耘也只是影响外缘罢了。

  凡夫畏惧果,而菩萨是担心种下不合适的因。在这个层面,我们想学菩萨的自在,真的要学会在能努力的范畴内积极运作;而在不能控制的范围里就随缘去受,这样才自在了。

  把自己从那些控制不了的事情中拔出来,这是积极;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里努力去行做,这也是积极。于是随缘不是消极等待,也不是消极无为,而是完全积极、真正的积极。如梁启超对佛教的评价是:佛教是真正积极的。这个积极在哪里?在积极努力出轮回上。

  “为佛弟子”这一句话太要紧了。有人会说:我老师是谁谁谁,我老师是谁。但是我们同是学佛的,我们的老师应该是释迦佛,这是真正的佛宝、法宝、僧宝,这是真正的三宝,我皈依的这三宝。就算有的同修认我为老师,我也管他们叫做同修。因为我们同有一个老师是释迦佛,另外学佛不是比拼后台,在学佛上来说没有官二代、权二代、富二代的事情。阿难尊者够各种二代了,最后不还是要落到自己修持上来吗?所以真是师傅领进门,在进门这块是师傅来带领,但是以后自己的路,那是要靠自己的精进行做了。

  所以作为佛的弟子,应该恒常在二十四小时都忆念佛法僧三宝,比如想着佛、想着菩萨、想着某某法义,这就是在念三宝了,能如《八大人觉经》第一句中说到的,能恒常地以至诚心诵念《八大人觉》,这是在念法了。

  阿弥陀佛。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八大人觉经略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修行)(五明学佛网:学佛       修行)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