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谈天说地问自己之每周一经节目 |
||
|
||
列位朋友:人的一生,成败、荣辱都曾有过,习惯上人事因缘是是非非,耿耿于怀铭记在心。有时心潮澎湃;有时咬牙切齿,摧残着心神不得安宁。若能回过头来沉思一下,成功的不一定一切都对;失败的不一定所有都错。从历史的长河上看,有善有恶沒有是非,一切事物都在变化,是事无常。生成事物的因和缘是无常、变易的,那么它所生成的结果事物怎会是恆常不变的呢?所以,往事如烟,过眼散去,留下一片清凈在心田,不是很好吗?下面且看先贤圣哲的精彩論述吧! 第11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有常? 如是诸比丘,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于受、想、行、识厌者不乐,不乐则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11经释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住。一天世尊对诸比丘说,因为色是无常的,那么由此无常的色做为因;做为缘所产生的诸色也是无常的。难道说无常的因、无常的缘,所新生出来的色能会是“常”吗? 同理“受、想、行、识”若由无常因,无常缘所生,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之“受、想、行、识”怎会有常呢?佛告如是比丘:“受、想、行、识”受蕴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 佛说圣弟子,能作如是观的话厌离于世间,于“受、想、行、识”厌离的人,不乐于诸法世间。不乐故,则解脱;解脱了知见(即改变了对世间的看法、态度),即是到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的思想境界。 这个时候诸位比丘闻佛所说,心生欢喜,决定奉照执行。 第12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有常? 如是比丘,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圣弟子如是观者于色解脱;于受、想、行、识解脱。我说是等为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12经释文:说经地点同上,一天佛告比丘: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若以无常之“受、想、行、识”再来做为因;做为缘所生就的新的诸色,乃至受、想、行、识也是无常的。因为无常所生亦会无常,怎会常呢?所以说比丘,色无常是苦;受、想、行、识是无常,是苦。苦者,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如是观者名叫真实正观。圣弟子能做到这样观的话,于色、受、想、行、识解脱。我说这个解脱,就是对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的解脱。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列位朋友: 让我们沐浴在正法佛学的暖阳春风中,轻松愉快地渡过每一周。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