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法与人生都要放下


   日期:2017/7/2 10: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一再倡导众生要放下,其实真正的放下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放不下的人生是痛苦的,没有自由的,没有快乐的。佛陀在世时,有一外道两手举着鲜花来见佛。世尊见了他以后,没有说别的,第一句话就叫他放下,外道听了马上把左手的鲜花献给佛。佛继续说:“放下。”这个外道又把右手的鲜花献给佛。佛还是说:“放下。”外道莫名其妙了:“我已两手空空,还放下什么呢?”佛仍然说:“放下。”到底放下什么呢?佛是让我们放下脑子里的精神枷锁,人我是非,放下我们的贪欲心、嗔恨心、愚痴心、傲慢心、怀疑心、妒忌心等烦恼。

  佛法与人生不是两个话题,也不是先讲佛法如何,后讲人生怎么样,而是讲佛法与人生的关系。佛法教我们怎样分析人生,怎样看破人生,教我们如何放下、放下什么,如何才能获得自由自在。佛法的目的是要解脱人生,觉悟人生。那么佛法怎样分析人生呢?我用了以下四点来说明。

  一、苦的人生:佛告诉世人,人生有八苦,这是佛陀所亲证的人生实相。一般来讲,人生有生、老、病、死四苦,这是自然形成且人人无法逃避的痛苦。扩充来讲,还是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和五阴炽盛苦。那么这苦到底来自哪里?苦的原因是什么呢?苦的来源是烦恼与妄想,它的原因是业。人因为有了烦恼从而造下了很多恶业,才会承受种种的痛苦。痛苦一般由六种根本烦恼而起:贪,嗔,痴,慢,疑,邪见。

  二、短促的人生:佛法讲人生无常。佛陀告诉我们,人生不是永恒的,也不是永远不变的,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之中,因此人生很短暂而且有限。过去占巴南喀大师讲无常时,有位弟子问占巴南喀大师:“人的生命有多长时间?”大师回答:“我们的人生数年之间。”弟子说:“没有明白。”大师又说:“数月之间。”弟子还是说:“没有明白。”大师再讲到:“数日之间。”弟子说:“我还没有弄明白。”大师说:“饮食之间。”弟子摇了摇头:“还没有明白。”大师说:“呼吸之间。”弟子听后眼前一亮:感恩上师,终于明白了。”修道者能够体察到人的生命在数年之间,数月之间,数日之间,饮食之间,呼吸之间,所谓“口气不来,便是来生,”因此,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要争取时间用功,要完成这一世的责任,为人处世,学佛修心都要以勇猛精进的精神,迅速地完成责任及获得道业上的成就。

  三、还债的人生:有人说我们来到人间是受苦的、有人说是还债的、有人说是享受的,等等众说纷纭。但我个人不那么认为,我们来到人间是使命也是因果,过去种什么样的因今世必须承受其果。佛教因果经中讲得很清楚:“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受苦也好还债也罢,总之既然来到人间就要面对和接受。佛经里讲: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很多人认为因果这个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这是错误的观点。曾经有一个和尚问佛祖:“您说人死后会去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相信?”佛祖把和尚带到一间小黑屋说:“墙角有一把锤子。”和尚看不见。佛祖点燃蜡烛,果然映出墙角的锤子。和尚说:“我懂啦,您这是告诉我,看不见的东西不一定不存在。”

  也有人说因果之理不可信,不然为什么世上有些做恶之人,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过得更好,倒是那些做善之人屡遭失败处处遇坎,这算什么因果?佛教中用“四时不同的业报”来解释:现业现报,现业生报,现业后报,不定业报。现业现报:这是现在造下业因,现生即受果报。比如一个人年轻时辛勤劳作,年老时一定成为富豪;或去年杀害了一条人命来年一定会遭受到法律的惩罚。现业生报:现在作业来生受报。在因缘尚未成熟之前,不能受到果报。比如生活中总见到做善而受苦的人,因为他们过去所作业因已经成熟,故被称为先受苦报后受乐报。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他过去世曾经积德行善,今生开始受好果,现在所作恶因,要在来生才受恶报。故被称为先受乐报后受苦报。现业后报:现在无论是作善还是作恶,因缘没有成熟的话,不但现在不报来生也不报,可能过了很多生很多世之后才能受果报。因为因业的种子藏在阿赖耶识中,缺乏成熟的力量,就要很长时间才能受到果报。不定业报:这是三世受报不定时期。比如造了重业的人,应受极重之恶报,但因为他中间遇了极善之缘,悔过忏罪,多做好事,作恶的业报虽然很难抵消,但是可以减轻,或以法力加持,转变定业,不受苦报。这不是推翻因果之理,而是因果道理之中特殊变化的情形。比如一大包盐放在水杯中味道很苦,如果将这杯盐水倒入大缸每天加水,盐味会完全化淡。

  从三世受报的人生看来,我们便是来还债的,所以人生父母、子女、夫妇、戚眷的关系,亦是一种债务的关系。所谓无缘不成夫妇,无冤不成子女。有些子女是来还债的,有些是来讨债的。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自己的儿女是讨债还是还债呢?如果是还债的,他的出生,会使你事业顺遂成为富豪;如果是来讨债,你会处处不顺,甚至还会败光你三代的积蓄。不管是讨债还是还债,我们一定要勇敢面对完成使命。大家要知道之所以孩子向你讨债,是你在过去世欠他的,欠债必须要偿还,还债是你的责任和使命。

  四、难得的人身:佛经里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所以佛经里很重视我们的人生和身体。健康的身体不一定拥有一切,但没有健全健康的人身,将一无所有。由此而知,我们的人身是何等的珍贵,多么的有价值,它是无价之宝。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解脱       放下)(五明学佛网:解脱       放下)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圣轮法师:无上甚深微妙法 息诸生死门─ 当下解脱说「佛法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开悟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