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神僧传新白话版9


   日期:2017/7/1 19: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昙无忏

  昙无忏,或者叫昙摩忏,是中天竺(古印度)国的人,六岁就遭父亲去世的忧伤,单独与母亲生活。见到僧人达摩耶舍,母亲就让昙无忏做他的弟子,学习小乘佛法,后来遇到白头禅师,改学大乘佛法,到二十岁时能诵大小乘经典二百多万字。昙无忏的堂兄很会调教大象,但骑死了国王所乘的白耳大象,国王怒杀了他,下令说:“谁敢探视遗体,灭他的族人。”亲属没有敢前去探望的,而昙无忏却去痛哭并安葬了堂兄,国王愤怒要杀昙无忏。昙无忏说:“大王因为国法杀他,我因为亲情而安葬他,并没有违背大义,大王为什么愤怒呢?”旁人都替他害怕担心,他却神色自若,国王惊奇他的志气,于是留在宫中供养他。昙无忏懂得咒术,所用都很灵验,西域号称他为大咒师。后来跟随国王进山,国王口渴没有水喝,昙无忏就用密咒使石缝出水。因而赞叹说:“大王的惠泽感应,所以使枯石生出泉水。”邻国的人听说后都赞叹国王的德行,当时风调雨顺,百姓称颂。国王很喜欢他的道术,深加优宠,不久国王就有些懈怠,对他渐渐冷落。昙无忏知道时间久了会生厌倦,于是告辞前往罽宾国,想演讲大乘,但该国不能接受。又东到龟兹国,接着进入姑臧(属甘肃),住在客店,因担心丢失经本,就枕在头下睡觉。有人牵扯他摔到地上,昙无忏警觉起来,以为是盗贼,这样经过三个晚上,听到空中说:“这是如来解脱的经藏,怎么能枕压?”昙无忏才醒悟,另外放到高处,夜间有盗贼来偷,数次提举竟然提不动。第二天早上昙无忏拿取经本并不觉得重,盗贼看见,认为是圣人,都来礼拜。当时河西王沮渠蒙逊(十六国时期北凉君主)占据凉土,昙无忏曾经告诉蒙逊说:“有鬼进入我们聚居的地方,必多灾病。”蒙逊不信,要亲眼见到验证,昙无忏就用法术施加给蒙逊,蒙逊见了非常惊恐害怕。昙无忏说:“应真诚斋戒,用神咒驱除。”于是诵咒三天,对蒙逊说:“鬼已离去了。”当时境内有能见鬼的说“见到几百个传染病鬼奔逃而逝”境内获得平安了。这时北魏皇帝拓跋焘听说昙无忏有道术,派遣使者迎接,蒙逊已经奉事昙无忏很久,不舍得让他离去,后来魏又好言好语来迎接,蒙逊既舍不得,又怕魏的强大。到了蒙逊义和三年三月,昙无忏因此请求向西行,再去寻找《涅槃经后分》。蒙逊忿恨他要离去,就秘密图谋害昙无忏,假装给他资粮送行,厚赠宝货。临出发时昙无忏流下眼泪,对众人说:“我的业障冤家要到了,众圣不能救啊。因为本来心中有誓愿,义不容辞。”出发后蒙逊果然派遣刺客在路途中杀害昙无忏,享年四十九岁,这是刘宋元嘉十年的事,远近的人们听说都很叹惜。事后蒙逊的左右随从,经常在白天见到鬼神用剑攻击蒙逊,到四月蒙逊病倒卧床而亡。

  杯渡

  杯渡,不知道他的姓名,常常乘木杯渡河水,人们因此叫他杯渡。最初在冀州(属河北),不拘小节,神力卓越,世人不能想像。曾在北方一户人家借住,人家有一座金像,杯渡偷走了,户主发觉就追他,见杯渡缓缓前行,但后面骑马也追不上。到了孟津河将木杯浮放水上,凭着木杯渡河,不用风帆和划桨,轻快如飞,不多久上岸来到京城。当时看他样子大概四十岁左右,衣衫褴缕,破得遮不住身体,说话做事喜怒不定。有时破开冰冻洗浴,有时穿鞋上山,有时光脚进入街市,只带着一个芦草编的容器,再没有别的东西。曾经在延贤寺的法意道人处住,法意另开房间招待他。后来要去瓜步江(属南京),在江边等船,渡船不肯载他过江,只好双脚叠放杯中,左右张望,轻松自如地谈笑歌唱,杯子自然漂流,直达北岸。去向广陵(属江苏)时,路上遇有村舍中的李家设八关斋戒法会,本来不相识,他就直接进入斋堂而坐,芦编容器放到庭院中。众人因为他形貌丑陋,没有恭敬他的心,李见容器挡道,想移到墙边,但几个人都抬不动。杯渡吃完斋饭,提起就走,笑着说:“四天王李家。”当时有一小孩子偷看见容器中,有四个小人儿才几寸高,面目端正,衣裳鲜亮洁净,于是大家追出去寻找,已不知所在。隔几天见他在西界蒙笼树下坐着,李向他礼拜,请他回自己家,天天供养。杯渡不太讲究持斋戒,喝酒吃肉,甚至辛辣腥味,与世俗人没有区别,而百姓的供奉有接受有不接受。沛国(属安徽)人刘兴伯是兖州(属山东)刺史,派遣使者邀请他。杯渡背着容器而来,刘兴伯叫人抬来看,十几个人抬不动,刘兴伯亲自去看容器,只见里面有一件破僧衣和一只木杯。杯渡后来回到李家,又住了二十多天,清晨忽然说:“想要一件袈裟,中午就办好。”李马上去办,到中午还没完成,杯渡说:“暂时出去一下。”到晚上没回来。境内都闻到有异香,人们怀疑有什么怪事,四处寻找杯渡,发现他在北岩下盖着破袈裟,躺在地上已经死了。头前脚后都长出莲花,极其鲜香,过一夜就枯萎了。全县人共同安葬了他。过后几天有人从北边来说,见杯渡背着容器向彭城(属江苏)去了,于是大家开棺查看,只有鞋子在里面。杯渡到了彭城,遇到白衣居士黄欣,深信佛法,见到杯渡就礼拜,请到他家。黄家很穷,只有麦饭(野菜为主)而已,杯渡吃起来照样可口。住了半年,忽然对黄欣说:“找芦编容器三十六枚来,我须要用。”回答说:“这里只有十枚,没钱再买,恐怕办不到那么多。”杯渡说:“你只管寻找,家里应该有。”黄欣就搜遍所有地方,果然得到三十六枚草编容器,摆列在庭院中,虽然够数也多是破败,等到黄欣再细看一遍,都已是完好如新。杯渡就把容器密封起来,然后让黄欣再打开,见容器里满满的都是钱帛,差不多有上百万。有见识的人说是杯渡分身他方国土所得的布施,转施给了黄欣,黄欣接受后都拿去做功德了。经过一年时间杯渡才告辞离去,黄欣为他准备的食物,第二天早晨都还在没有动过,不知杯渡哪里去了。后来杯渡向东云游,进入吴郡(属浙江江苏),路上见到钓鱼师,于是乞讨鱼,鱼师给了他一条死鱼,杯渡拿在手里反复摆弄一会儿,再投入水中,鱼又活过来游走了。又见到网鱼师,再次乞讨鱼,网师嗔骂不给,杯渡就拣取两粒石子投到水中,一会儿有两头水牛,在网中打斗,网破碎后牛也不见了,杯渡也隐身而去。来到松江,仰面浮在水中,漂到对岸,经过会稽(属浙江)剡县登天台山,数月后返回京城,没多久又行踪不定,邀请或召唤他的有去有不去。当时南州有陈家,比较富裕,杯渡到他家,很受奉迎。听说京都也有一个杯渡,陈家父子五人都不信,去京都查看,果然和他家的杯渡,一模一样。陈家就供养一盒蜜姜及刀子、薰陆香、手巾等,这个杯渡就吃完蜜姜,其它东西还在他面前。陈父子五人怀疑他就是自家那个杯渡,于是留下两个弟弟在京都守着这个杯渡,另外三人回家。家中杯渡面前也有薰陆香、刀子等,不同的只是没吃蜜姜。杯渡对陈说:“刀子钝了可以磨一磨。”两个弟弟回来说:“京城那杯渡已经搬到灵鹫寺去了。”家中杯渡忽然要黄纸两幅书写,写的不成字,把两幅纸的背面合起来。陈问:“上人写的是什么?”杯渡不回答,始终不知什么意思。当时吴郡的下属朱灵期出使高丽(古朝鲜),回来时遇大风,船随风飘荡了九天。飘到一座岛边,岛上有山,山很高大,朱灵期进山捡柴禾,见有人走过的路。朱灵期就带着数人沿路乞讨,走了十多里听到有引磬声,见到香烟缭绕,于是大家念佛礼拜。很快就见到一座寺院非常光洁壮丽,多是用七宝庄严,又见有十多个石人,大家又礼拜,然后回返。没走多远听到唱颂声,再回去看,还是石人,朱灵期等人互相说:“这是圣僧,我们罪人不能见到。”因此都竭诚忏悔,再回去看才见到真人。他们为朱灵期等人摆设的食物,虽然也是菜,而香美不同世间的食物。朱灵期等人吃完后都嗑头礼拜,希望能快速回到家乡。有一僧人说:“这里到京都有二十多万里,但只要能心念至诚就不担心不快速了。”因而问朱灵期:“知道杯渡道人吗?”回答:“知道。”于是指北边墙壁有一壶,挂着锡杖和钵,说:“这是杯渡的住处。今天就请您把钵带给他。”并写了一封信,另有一只青竹杖,交给朱灵期说:“只要把这只杖扔到船前方的水中,闭眼静坐,不需费力必定让你快速到达。”朱灵期于是辞别。他们叫一个沙弥(未受大戒)送到门外,说:“这条道走七里远就到船上,不必走原来的路了。”果然走七里左右就到船上,然后按先前说的去做,只听到船从山顶树木上飞过,都不见水,经过三天到石头淮停住了,也不知竹杖在哪里。船进入淮河行驶到朱雀门,就见到杯渡骑着“大航兰”(?)用捶敲着说:“马马为什么不走。”围观的人很多。朱灵期等人在船上远远礼拜,杯渡自己下船取信和钵,打开信看到的字没有人认识,杯渡大笑起来说:“叫我回去啊。”把钵扔到云中又回落接住说:“我不见这个钵四千年了。”杯渡大多时候在延贤寺的法意方丈处住。当时世人以为这个钵是异常的东西都纷纷去观看。有庾家的仆女偷东西逃走,主人四处找不到就问杯渡,杯渡说:“已经死了。在金城江边的空坟里。”到那里看果然如此。孔宁子当时是黄门侍郎(皇帝侍臣),在家患痢疾,来信请杯渡去治,杯渡竟然说:“病难好,见到有四个鬼都是伤残。”孔宁子哭泣说:“昔日孙恩(五斗米道首领)作乱,我家被军人攻破,父母及叔叔都被害惨死。”孔宁子果然死了。又有齐谐的妻子胡氏母亲病了,谁都治不好,后来请僧人设斋祈福,斋座中有僧人劝请杯渡来。杯渡来到用咒一治,病人就好了,齐谐奉杯渡为师,因此作传记,但他的神异是记不完的。南朝刘宋元嘉三年九月,告别齐谐进到江东,留一万钱物,寄放在齐谐家,准备做法事,然后离别而去。走到赤山湖(属江苏)患病而死,齐谐就为他做法事,并接回尸体,安葬在建康(南京)覆舟山。元嘉四年,有吴兴(属浙江)的邵信,很信奉佛法,得了伤寒病没有人敢去治。于是悲泣念观音菩萨,忽然见一个僧人来说是杯渡的弟子,然后说:“别着急,我师父一会儿就来看你。”邵信说:“杯渡死了很久了,怎么会来。”僧人说:“要来有什么难的。”便从衣带中取出一盒药散,与邵信服下病就好了。又有杜僧哀,住在南岗下,昔日服事过杯渡,他儿子病很重,所以思念杯渡,恨不得他来念神咒。第二天忽然见杯渡来了,言语如常,就用咒治病,他儿子就好了。元嘉五年三月,杯渡又来齐谐家,吕道惠、闻人恒之、杜天期、水丘熙等人(当时名士),一起见到杯渡都很吃惊,当即起身礼拜。杯渡对众人说:“今年有大凶灾,可勤修福德。法意道人很有德行,可以去依止他,修缮旧寺院,这样可以消除灾祸啊。”不一会儿门外有一僧人呼唤杯渡,他便告别说:“贫僧要去交广之间(交州广州一带),不再来了。”齐谐等人殷勤拜送,以后再没见到。不久世人又有传言,时而还有见到他的。

  昙谛

  释昙谛,本姓康,他祖先是康居国人,汉灵帝时迁移到中国,汉献帝末年战乱,移居吴兴(属浙江)。昙谛的父亲肜,曾经是冀州(属河北)别驾。母亲黄氏白天睡觉梦见一僧,称呼黄氏为母亲,寄放一麈尾(掸尘工具)并铁镂书镇(压纸用的)二枚,醒来见两样东西都在,因而怀孕生昙谛。昙谛五岁时,母亲把麈尾等东西给他看,昙谛说:“秦王给我的。”母亲问:“你放哪里了?”回答说:“忘了。”到十岁时出家,学佛没有师从,悟解来自天性。后来随父亲到樊邓(湖北河南一带),遇见关中僧契道人,忽然叫他的名字,契道人说:“小孩子怎么叫老前辈的名字?”昙谛说:“刚才忽然叫你,是我的沙弥,为众僧采菜,被野猪伤了。不知不觉就喊出来了。”契道人曾经是弘觉法师的弟子,为僧人采菜被野猪伤了。契道人起初想不起来,去见昙谛的父亲,昙谛父亲说明了事情原委,并出示书镇麈尾等物品。契道人才醒悟而哭泣说:“正是先师弘觉法师啊。师父曾经为姚苌(十六国时期后秦皇帝)讲解《法华经》,贫道当时是都讲(僧职,助讲)。姚苌赠师父两样东西,今天在这里。”回想弘觉法师去世时,正是寄放物品的那一天。又回忆采菜的事,对弘觉法师更感到悲伤和景仰。昙谛生性喜欢林间泉下,后来回到吴兴,进入故鄣县的昆山,闲居山里喝山间泉水二十多年。刘宋元嘉末年圆寂山中,享年六十多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