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神僧传新白话版6


   日期:2017/7/1 19: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昙始

  释昙始,是关中(属陕西)人,自从出家以后多有奇异神迹。晋孝武太元末年,带着经律数十部前往辽东(属辽宁)宣扬教化,公开传授佛法,订立归依的戒。晋义熙初年回到关中,开导“三辅”(京兆、左冯翊、右扶风)地区。昙始的脚比脸白,虽然赤脚踩踏泥水也不会沾湿染污,天下人都称他“白脚和尚”。当时长安(西安)人王胡,他叔叔死了好几年,忽然见他现形回来,带着王胡遍游地狱,示现所有因果报应。然后王胡要返回,叔叔对王胡说:“既然已经知道因果,就应当去拜‘白脚阿练(对僧人昵称)’为师。”王胡遍访众僧,只见昙始脚比脸白,因而跟随奉事。晋末年北方匈奴赫连勃勃(十六国时夏国皇帝),攻破关中斩杀无数。当时昙始也遇到敌人加害他,而刀刃不能砍伤,赫连勃勃很感叹,就赦免所有僧人都不杀害,昙始于是潜逃到山中草泽修头陀行(苦行)。后来拓跋焘(十六国时北魏皇帝)收复长安威震关中、洛阳,这时有博陵(属河北)的崔浩,年少时就修习旁门左道,猜疑嫉恨佛教,既然当上辅佐的大臣,受到拓跋焘的信任,就与天师寇谦之(道人国师)去说服拓跋焘,以佛法教化无益,对民众有不利影响的缘由,劝拓跋焘下令废除佛教。拓跋焘被他们蛊惑,于是在北燕太平七年毁灭佛法,派遣军兵烧掠佛寺精舍,统治地区内的僧尼都逼迫还俗,其中有逃逸的都要追捕,抓到必定杀死,结果国境内完全没有僧人了,昙始唯有闭绝在军兵不能到的幽深地方。太平末年,昙始知道拓跋焘寿命将尽,在元旦这天忽然杖锡来到官中,主管官吏报告说:“有一僧人脚比脸白,从大门进来了。”拓跋焘下令依军法处死,但怎么斩也斩不动,属下急忙回报拓跋焘这个怪现象。拓跋焘大为震怒,亲自用自己的佩剑去砍,昙始的身体也没什么异常,只是剑碰到的地方有细痕如线而已。当时北园有笼养老虎,拓跋焘就命令把昙始喂老虎,但老虎们都爬着,始终不敢靠近昙始,试着让天师寇谦之近前,笼中老虎就吼叫起来。拓跋焘这才终于知道佛家教化尊崇高贵,是道家所不能比的,于是请昙始上殿,顶礼拜在他脚下,忏悔自己的过失。昙始为他说法,明辩因果,拓跋焘生起惭愧恐惧心,不久患上了瘟疫恶疮。崔浩后来被腰斩灭族,寇谦之发恶病死了。昙始后来不知去向。

  法显

  释法显,俗姓龚,是平阳郡武阳(属山西)人,有三个兄长都是在童年而亡,他父亲恐怕祸事延续到法显,三岁就把他剃为沙弥。在家住几年,病重的要死,于是送回寺院,住两晚上就好了,不肯再回去。十岁时父亲去世,叔父因他母亲守寡不能独立生活,逼他还俗,法显说:“本来不是因为有父亲在才出家啊,正是要远离尘俗,所以才学道了。”叔父理解了他的话。不久母亲去世,法显尽孝超过常人,安葬完毕仍旧回寺院。曾经与寺院同学数十人在田中收割稻子,当时有饥饿的贼要抢夺他们的稻谷,其他沙弥都跑掉了,唯有法显独自留在原地,对贼人说:“如果需要谷子随意拿吧,但你们过去没有布施,所以现在饥饿贫困。如今又夺取别人的,恐怕来世饥饿更严重。我是预先为你们担忧而已。”说完就回寺院,贼人放弃稻谷而去,众僧莫不叹服。受大戒后志行明确敏捷,仪轨整齐,常感慨经律不准和缺失,发誓要寻求更多的经书。晋隆安三年,与同学慧景等,从长安出发西渡西域流沙河,西域的路常有热风恶鬼,遇到必然死亡,法显随缘任命,经过危难险阻到达葱岭(帕米尔高原)。岭上冬夏都有积雪,有恶龙吐毒,有风雨狂沙,上山的路又艰危,峭壁陡立有千仞(一仞八尺高),总共度过了七百多级阶梯。然后到小雪山(阿富汗苏纳曼山),遇寒风暴起,慧景发抖不能向前,对法显说:“我就要死了,你还可以去,不要都死了。”说完气绝。法显抚按尸身哭着说:“本来的愿望不能实现,是命啊有什么办法?”接着自己孤独前行,过了雪山险路,共经历三十多个国家,将要到天竺(古印度)时,距离王舍城(佛教圣地)三十多里有远一座寺院,法显在那里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法显想去耆阇崛山(灵鹫山佛说法地),寺里僧人劝说:“道路很艰险,而且有很多黑狮子,经常吃人,怎么能去呢?”法显说:“远途跋涉数万里,发誓要到灵鹫山。身命无常,呼吸难保不断,岂能使多年的志诚,到这里而废呢?虽有险难我也不怕。”众人没有能止住他,就派遣两位僧人护送。法显到了山中,太阳将要夕下,于是想要留下住宿,两僧人害怕危险丢下他急忙回去了。法显独自留在山中烧香礼拜,心中感念旧迹就像看到了佛的威仪。夜里有三头黑狮子来蹲在法显面前,舔嘴唇摇尾巴(要吃人),法显诵经不停,一心念佛,狮子就乖乖地伏在法显脚下,法显用手抚摩它们念咒说:“如果想害我,就等我诵完经,如果是试探我,可以走了。”狮子良久才离去。第二天早晨回返,路窄草深难走,止有一条小道通行。走了不到一里忽然遇见一位僧人,年纪大概九十岁,容貌服装粗陋而神态气质超逸不凡,法显虽然觉得他神韵高尚,但不悟他就是神人。随后又遇见一位年少僧人,法显问:“刚才那位年长的人是谁呢?”回答说:“头陀迦叶,佛的大弟子啊。”法显感到十分惋惜悔恨。到中天竺(五天竺之一)在摩揭提国(中印古国)的首都波连弗邑城的阿育王塔南天王寺,得到《摩诃僧祇律》,又得到《萨婆多律》,抄写《杂阿毗昙心论》、《方等泥洹经》等。停留二年再得到《弥沙塞律》、长杂二《阿含经》及《杂藏》,都是汉地没有的。事后搭乘商人的大舶船沿海路而回,舶船上有二百多人,遇上暴风雨,众人都惶恐不安,就取杂物扔到海里。法显恐怕他们扔掉他的经像,只有一心念观世音菩萨及归命汉地众僧,结果舶船顺风漂流没有受到损坏。于是南下京师(南京),和外国禅师佛驮跋陀在道场寺,译出《摩诃僧祇律》、《方等泥洹经》、《杂阿毗昙心论》,约有一百多万字。法显译出《大泥洹经》,流布教化使人们都能见闻。有一户人家不知他们的名字了,住在朱雀门(正南门)附近,世代奉行正法教化,自己抄写一部读诵供养,没有多余的经室与杂书书房。后来别家忽然起大火蔓延到他家,家中财物全部烧光,只有《泥洹经》依然存留,而且灰烬不沾,纸色也不改,京师互相传言都感叹神妙。法显其余的经律没有译出来,后来到荆州(属湖北),在辛寺圆寂,享年八十六岁。

  慧远

  释慧远,原本姓贾,是雁门(属山西)楼烦(北方少数民族)人。年少而好读书,十三岁随舅舅令狐氏游学许昌、洛阳一带,所以很小就成为秀才。博学儒家六经,尤其精通庄老学说,性情气度弘伟,风度鉴识俊拔,即使老儒学家和精英达人,没有不佩服他的深远境界。二十一岁时想去江东与范宣子(当时名流)共学,当时石虎(十六国时后赵皇帝)已死,中原战乱,南去的路阻塞,不能如愿。这时沙门释道安在太行恒山一带立寺,弘赞佛法,声名远播。慧远于是前往归依,一见面就十分崇敬的断言“真是我的老师啊”。然后听闻道安讲解《般若经》,豁然而悟,便与弟慧持落发剃度,归命佛法。出家入道后卓然不群,常想总摄纲领,以大法为己任,精思诵持,日以继夜,旅居贫困,衣食常缺,而两兄弟恭敬佛法,终始不懈。有位僧人昙翼,时常供给慧远灯烛的费用,安公听到后高兴地说:“昙翼真是了解人啊。”慧远二十四岁就开始讲经说法。曾有听客听讲,难以理解佛法实相奥妙,反反复复费时费力,却越听越疑惑。慧远就引用庄子的道理来类比,听客顿时明白了,从此安公特许慧远借用俗家书来方便讲解佛法。道安有弟子法遇、昙征,都是风采照人,志向清敏,也都推重敬服慧远。慧远后来随安公南游襄樊,前秦建元九年,秦将苻丕进攻襄阳,道安被朱序(晋襄阳守将)拘禁不能离开,于是分遣徒众各自随意去向,临行都被教诲,只有慧远没有得到一句话。慧远就跪下说:“唯独对我没有训戒勉励,恐怕不合常例。”道安说:“像你这样的人,哪里还用担心呢?”慧远于是与弟子数十人,南到荆州(属湖北)住在上明寺。后来想去罗浮山(属广东),路过浔阳(江西九江)见庐山群峰清净完全,可以息心净修,才住到龙泉精舍。这里距离水源本来很远,慧远就用杖叩击地面说:“如果这里可以停留安身,应当使腐朽的土壤出泉水。”说完清水涌出,很快流成小溪了。不久浔阳大旱,慧远到水池旁边读诵《海龙王经》,忽然有巨蛇腾起在水池上空,须臾下起大雨,于是当年有了收成,而精舍就号为龙泉寺了。陶侃(东晋名将)镇守广州时,有打鱼的人在海中见到神光,每晚发亮,经过十天后越来越亮,打鱼人感到奇怪就告诉陶侃,陶侃前往细看,原来是阿育王像,随即接归送到武昌(属湖北)寒溪寺。寺主僧珍曾经到夏口(属湖北)去,夜晚梦到寒溪寺遭火灾,而这座像的屋子却独有龙神围绕,僧珍醒后急忙回寺,寺已经烧光了,只有放像的屋子还在。陶侃后来调移镇守,觉得像有威灵,派使者来迎接,几十个人才抬到水边,上了船船又沉没,使者害怕只好把像返还原处,竟然不能接走。当慧远建寺院完成后,诚心奉请像时,就飘然轻松,来回没有障碍。于是率众修行佛法,早晚不绝,释迦佛留传下来的法化,在这里复兴了。慧远居住在庐山三十多年,身影不出山,足迹不入世俗,每次送客或散步常以虎溪为界。晋义熙十二年八月初圆寂,享年八十三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