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能上师:《坛经心要直解》般若品1


   日期:2017/6/10 16: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般若品第二

  《般若品》是六祖大师对佛法圆满的甚深的见解。我们看经文: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若空心静坐,即着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这一段六祖反反复复地在讲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从文字上讲,“摩诃”就是大,“般若”是智慧,“波罗蜜多”是到彼岸,“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大智慧到彼岸的意思。究竟圆满的智慧是什么样儿的呢?六祖告诉我们,光懂得智慧还不够,还必须把它运用到生活中才行。这也是《心经》中讲的“照见五蕴皆空”,也就是知道了色、受、想、行、识的起和落,知道它们都是幻化不实的,这就是慧力的作用。我们懂了这个道理,就要会运用它。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禅修中,都要知道一切事情都是虚假的,都是幻化不实的。

  六祖讲“一真一切真”就是为了告诉我们,一切都是自性的运用,包括五蕴。“五蕴”虽然是假的,但都是我们自性的显现,包括山河大地,善人、恶人也不例外。

  六祖反复强调的就是不仅要懂般若智慧,还要在生活中会运用般若智慧,这就是真正的行持般若。经文讲:“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意思是懂了又不运用,就等于说你在讲别人的般若,就像穷人自称国王一样,终究不是真的,这种人不是佛的弟子。

  六祖说这些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在生活中运用般若智慧,把每一件事情都看成是般若的光芒。比如咱们现在在禅堂里打坐禅修是般若自性的光芒,走路也是自性的光芒在走路,做饭也是自性的光芒在做饭,我说法也是我自性光芒在说法,你们听法也是你们自性光芒在听法……行住坐卧都没离开过般若自性。

  “般若”的另一种叫法是金刚心。佛在《金刚心总持论》中讲,我们的起心动念从来都没有离开过金刚心,一切都是金刚心的妙用。金刚心放在嘴上的时候叫“说”,放在眼睛里的时候叫“看”,放在耳朵里的时候叫“闻”,放在鼻子里面叫“嗅”,放在手里面叫“握”,放在腿上叫“走”。当我们真正了达它的时候,行走坐卧二六时中都没离开过佛性,一切都是佛性的显现,都是金刚心的妙用。金刚心在任何时候都没有离开过,当我们时时刻刻都能够了达运用它的时候,就不存在“忍”和“不忍”了,就解脱了。

  功夫最厉害的人就是这么修出来的,也就是“理”和“事”并进了。如果这么修持的话,所有的其它法都是小法了,唯有这个是最殊胜的大法,因为这个最究竟,也最难做到。

  现在听法的是佛性在听,讲法是佛性在讲,走路是佛性在走,做饭也是佛性在做。在任何时候都是智慧的作用。“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只是形容的词不一样。

  这一段六祖主要讲我们认识智慧之后,要把它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方,这样就是禅法最高的修证。禅宗就是这么修出来的。不用观想,不用资粮,一切都不用,直接这么修,一切的资粮就都有了。但是我们能做到的人太少了,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大家通过这么多天的禅修,通过积资消障,逐渐对般若智慧清晰之后,就要开始学会在生活中运用它。讲《坛经》目的就是要让我们了解智慧的运用,也就是金刚心的运用。要知道在任何时、任何处都是自性光芒的显现,没有不是的,包括睡觉的时候,也是佛性在作用,只是有一个认识和不认识的差别。

  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认为一切都是金刚心在作用,一旦承认都是金刚心的作用,都是佛性的妙用,时时刻刻都了达这点的时候,心就解脱了,就成就了。就怕不认识,不敢承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