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宏圆法师: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日期:2017/6/7 11: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常有人说,人生在世没有什么一帆风顺。的确是这样,不是你累了,就会有舒适的居所和闲暇的世间,不是你冷了,就会有红泥小火炉和爱人的拥抱。但是正如白落梅所说: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历尽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时间永远是旁观者,所有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我们自己承担。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最难得的也就是一句“懂得”。心理学上有一种叫正念的心里咨询方法,也是来源于佛教。正念是:有意图的,不带评判的,对当下的关注或者觉察,它传递的是一种非对抗的方法,而非对抗的,包容的方式,更容易让人感到舒适,缓解不良情绪。

  人与人的相处,学会包容和善解人意,一切都会变得更加轻松,所有的纠结便会云淡风轻,人生因为懂得,所以祥和,所以不争;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关于懂得,关于宽容,自古至今都一样呗推崇,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候,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鲍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资做生意,做生意的时候,因为管仲没有钱,所以本钱几乎就是鲍叔牙拿的,可是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拿的比鲍叔牙还多,鲍叔牙的仆人看了就说:这个管仲真奇怪,本钱比我们主人拿的少,分钱的时候却拿得比我们主人多。鲍叔牙却对仆人说:不可以这么说,管仲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多拿一点没关系。

  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要躲在最后面,大家就骂管仲说:管仲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你们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顾老母亲呀!管仲听到之后说:生我者父母,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啊!

  鲍叔牙的懂得,让一切变得明浪子在,当一个人内心被理解、包容填充,他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才能容易获得自在之心。

  著名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善解人意,就为他带来了白璧无瑕的美名。

  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一家小报的广告中,出现了一条:艺人梅兰芳卖画的字样,显然,是有人在冒充梅兰芳之名赚钱。对这样的恶劣行为,梅兰芳的朋友们都十分气愤,准备去那家小报兴师问罪。并找出那个冒名的人,狠狠的教训他一顿。

  梅兰芳却阻止了他们,他对朋友说:这个冒名者想赚钱不假,但通过卖画赚钱,想必也是有点本事,估计也是个读书人,只不过命运不济罢了。朋友们从侧面了解了一下冒名者的来历,果然同梅兰芳所预料的一样。

  正是由于梅兰芳的理解,使别人得以生存,他并没有因为理解宽容别人而失去什么,反而让人更加敬重,而他自己也落得一个好心情。

  懂得别人是一种智慧,而我们平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自以为一切都是为对方做到极致,对方却完全无动于衷,甚至反感。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源恰恰在于不懂,而并不是不爱。

  有一对渔民夫妇,两个人相亲相爱,一辈子都没红过脸吵过架。妻子非常贤惠,每天都从丈夫打回来的鱼里,挑一条最大最完整的斩去头尾,特别精心的做好给丈夫吃,自己就把剩下的鱼头鱼尾简单的烧一下就吃了。几十年过去了,有一天,老先生在黄昏的暮色中深深的叹了口气,他对妻子说:我这辈子没对你提过任何要求,现在再不提可能就没有机会了,你什么时候能给我做一顿鱼头呀,我这辈子最喜欢吃鱼头。

  妻子一听,顿时泪流满面:我从当姑娘气,就认定鱼肉是这世界上最好吃的,为了爱你,我把鱼肉都给了你,鱼头我自己吃。

  其实,这种事情常常会发生再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对家人,对朋友,你懂得他的需要,你爱的自如,你爱得幸福;你不懂他,你爱得吃力,他受的辛苦。所以再这个世间,懂得比爱更难以做到。

  人与人相交,最温暖的境界,莫过于一句懂得。

  一句懂得,没有千言万语,却可以令人眼中含泪,心中温暖。

  彷徨失意时,一句懂得时严冬的一场花开春暖。茫然无助时,一句懂得时酷暑的一阵清凉的细雨。心与心的贴近,皆因一个“懂得”而欣慰,美好。

  有人懂得时一种幸福,懂得别人是一种襟怀,互为懂得是一种境界。懂得,让尝尽烟火的我们,依旧拥有一颗梨花似雪的心,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宏圆法师       慈悲)(五明学佛网:宏圆法师       慈悲)  

 郑石岩教授:禅语空人心 第四讲 慈悲纵横处处彰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其它:慈悲与爱的比较研究(陈星桥)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王雷泉教授:观音信仰与佛教慈悲精神——在普陀山观音文化论 

 妙莲法师:转凡心修佛行 二、忍辱慈悲菩萨心 

 证严法师:人间菩萨 慈悲心喜舍行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四、戒杀素食慈悲根 

 净因法师:尊重生命 慈悲不杀 

 济群法师:造就慈悲品质 

 楼宇烈教授:大乘佛教的慈悲精神遍于一切有情 

 杨曾文教授:以慈悲护生精神维护自然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