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对极乐没有信心等问题的答复


   日期:2017/6/2 11: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综合这些提问,大略可以分解出四个问题点来:一是看得多,吸收消化不好,没有落实在行做上;二是学习目的并没有理顺;三是出家的部分,或者求来生再出家;四是觉得求生极乐很难,没有信心。

  咱们慢慢聊好吧。

  第一个问题点:吸收消化不好,没有落实在行做上

  学佛的不二程序是悟后起修!明白道理要落实在行做上,通过行做去验证道理;不能落实的道理,早晚都会被遗忘的。学佛和佛学的差别就是如此,很多人进到群里是以佛学的标准来看待这些内容和同修的感受,如果把佛教文化学习转化为学习佛陀的教诲,就要去落实,咱们学到一个方法,争取抓紧落实在生活中,这样才是精进。可能过去没有重视落实,或许没有理顺这个关系,这一点是需要提起注意的。学到的法门是要落实在生活中,而不应该贪多。多听多闻固然可以丰富见闻,但对初学来说,多闻的路线和次第是错误的,很难见到真实利益,仅是积累些名词故事,或者就是消遣一下时间,打发一下无聊等等,这样学很难有效果,自然也就很难有信心了。

  第二个问题点:没有理顺学习目的

  我常常问大家:你学佛到底是要学什么?学佛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各位要清晰的认识这些。如果目的清晰,自然也就会决定留或去了。学佛最初当然会提皈依,皈依就说啊:从此要依止三宝,而不依止外道的其他内容!外道的其他内容当然可以看,可以听,可以接触,但不能用来做生死依靠,不能用来做修行的指导,不能依赖外道内容出轮回成菩提的,因为那是不究竟的,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的。所以我们学习也好,阅读也好,也是要分出这个轻重来,知道什么是根本?什么是不重要的?什么是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就是慢慢的在步入修行的道路了。

  第三个问题点:出家的部分,或者求来生再出家

  对于出家的问题,能发心出家这自然很好,出家功德很殊胜。但现在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如果为什么要学佛都弄不明白,那么为什么要出家也必然弄不明白。亦如我多次强调:我们现在很难有机会奢望来世重新做人!就现在的业力情况和大环境的败坏速度来看,如果不能及时的止住自己大面积造业的趋势,不能努力大面积消除旧业,我们死后必然随业流转!按现在的业力来看,恐怕来世能做个动物就很不错了。所以奢望来世出家这已经是甚难的事情,你得先保证来世能做人,还要保证留有足够的福报能学佛,学佛后能努力修行建立正见,然后再能促成出家的结果,这就已经差出三、四截了!也就是你奢望的那个事情在四楼,而你现在一楼没一楼呢。

  想求来世出家修行,要先保证来世还能有机会做人,就必须严格奉行五戒了。严格奉行那就麻烦了,因为每一条戒律都有高低深浅的部分,如我过去说,在杀生上就可以落在身杀、口杀、意杀的形式上,然后还有杀的主观、被动、唆使等等,包括预谋与否,误成结果等等,都有非常微细的部分。不多提是因为不想让大家觉得很难,可是学佛本身就不简单,尤其是要想学好就更不简单,这是大工程,不是二句、三句话就能涵盖全程的。

  出家很好,但为什么出家?必须清晰,才能明明白白有个进程,有个结果。如果稀里糊涂地混日子,在家混还少一点业力,到寺院混日子那可是大麻烦,“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第四个问题点:没有信心往生极乐

  对于往生极乐我们说了很多,因为本群的宗门归趣是大乘净土往生一路,这八个字分三块:大乘、净土、往生。因为宗门教下不同,佛教发展到现在有大乘、小乘、人天乘,还有很多的宗门。很多人学佛按人天乘在学,弄的佛教文字和心灵鸡汤一样的地位,如果你们把佛教的内容当成心灵鸡汤,没事就溜两壶、整两碗,那就不要怪学佛没收获了,因为就是当心灵鸡汤修补一下自己的脆弱感情罢了。所以学佛了,要非常明确的知道自己选择了什么宗门教下,在什么样的路程里。就像体校一样,你身体素质很好进了体校,不能什么都练吧?也要分大项目、小项目,起码要先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大项目,然后再找一点微细的部分,补充完毕小项目的选择。

  我们群里的宗门是大乘净土,路数是往生一路,以净土往生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补充进大乘的部分。想认可这些是需要过程的,所以我也不急于和大家聊这些。我们很难有来世可以挥霍和许诺,那么这一生其实就是最应该把握、最不应该放弃的最佳机会。

  为什么对往生没信心呢?是因为不了解往生的部分,什么是往生的标准啊?怎么做啊?因为对此不了解,就认为很难了。所以我们把三部走的系统清晰的推荐给各位:消业第一、培福第二、求生第三。若按学佛目的来说:求生极乐是第一,为了获得往生极乐,我们要培植福报,建立自己对佛菩萨、对极乐的信心;你有信心,没有愿力也不行,所以先考虑如何才能有往生极乐的愿力。(就算信心差些,凭愿力坚固可以往生极乐的边地疑城,也可以往生;而没有愿力,只依靠信心是无法往生极乐的。)

  怎么才能愿生极乐?往往很多人都想去极乐,可是很多人以难民转移的心态求生极乐,极乐世界是佛国净土,不是虚空法界第一号的垃圾桶,对吧?你是畏难的情绪、避难的想法、逃避的心态求生极乐,和极乐的无量光不和谐、不匹配、不相应的。

  能有真些的求生愿会获得对应的力量,所以多想去极乐?就要多了解娑婆的苦与极乐的妙!对比之下自然会形成愿生极乐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自然会希望亲见彼佛阿弥陀,会希望同诸菩萨大士聚会一处。

  所以能不能往生极乐?虽然清晰但也不轻松,起码我们把往生的三步路程描述的清晰,各个部分的手段、方法、配套方案、保障手段都准备到位,能帮助大家理顺这个路径。如果没见到这几年来的那么多的殊胜案例,我的信心哪里来啊?没有那么多同修快速的进步和提升,我怎么对这个教法有信心呢?所以信也好,愿也罢,要有根源,要有养有正。因为我也是凡夫一个,说的废话太多,读的经文也少,领悟的义理很薄,所以你说完全相信我,我会觉得很有压力,掂量一下自己不那么够资格。所以学佛必须学会读经,而不要依靠讲解释解!所以我也在努力地引领各位回归到学习佛经的根子上,只要把这块抓住了,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可以最大限度地契合佛菩萨的意图,而不是局限于后人的狭隘、偏颇、私小的解读。

  真想往生极乐,咱们就要把这一整套的东西都拿到手,知道要怎么做,并在每天都能有所落实,成长进步也就渐渐形成,习惯养成,结果也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因为是系统工程,请各位稍微有点耐心,不可能在你进群这一个小时、一周的时间,就能自然而然地说到这个内容,或者说完全这个内容,这是不现实的。在之前我重新在群里把系统的部分又分享了一遍,大概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要给自己一个成长的空间,学习是需要养成的,没有投入精力的学习,怎么养成习惯?抵抗习气?

  可能群里的内容稍微深一点,让人觉得很难看懂,如果能跟半年,天天都看着跟着,就算前半年都看不懂,半年后就会慢慢发现自己能看懂了。这些是废话没什么意义,只是希望各位知道,这是有系统进程的地方,不是一个东面划拉一下、西面划拉一下,就像在火车道边捡煤核的群。

  今天就到这,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往生       信心)(五明学佛网:往生       信心)  

 郑振煌居士:净土安心法门——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六、“往生”的修习与实践——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四、临终的解脱与往生——说“ 

 杨云唐居士:无我与往生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朝向西方路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妙莲长老主持佛七弘法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特稿选粹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北部数位法师来访(81、9、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某法师率徒众来山请法(81、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戒期开示节录(81、4、3–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对台北佛教净友参学会开示(8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月是故乡明––上妙下莲老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