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大师:净土法要新白话版(十七)


   日期:2017/5/28 18: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书摘一百三十七

  修行的人,要息心静养。你名叫静庵,为什么不顾名思义,却总是没事找事,弄得一切人讨厌你。自己胸口膨胀,头晕疲倦,再不自重,必会导致吐血,轻的就成残废,重的可能没命,结果反而会让别人嘲笑你学佛修行,不但没受益,反而受损。从此一班无知的人,就认为是佛法的错,因而诽谤障碍佛法,断人的善根,却不知道这是由于你不依佛教而行所造成的啊。你自己须要知道好歹,修行要各尽本分,专心修行配合默契才可以。你的病,都是你自己造成的,怎么办呢?赶紧改过,摄心念佛,经典也暂时不要看了,过一两个月,便可复原。不听劝的话,就绝交,以后再见面,也就是像路上的陌生人而已。(增广文钞·复马契西居士书六)

  书摘一百三十八

  名声,是实质的表像,有实有名,也不算荣耀,为什么呢?因为属于本分的原故。没有实质而得名声,对谁最羞辱呢?何况还要张罗,影响别人视听,非要到处登报纸,人们在表扬的地方,必然会有一些疑议,那就成了欺世盗名的真实公案了。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不得不一再的详细告诉你啊。你信心颇有点深,但好张罗,以及好游玩,好结交,实在是修行的一大障碍。且说你年纪刚刚二十多岁,就这样到处结交,以后对佛学懂得多了,那更忙不过来了。希望你安心静默,那个利益就是无量,记住吧。(增广文钞·复马契西居士书七)

  书摘一百三十九

  原信内容:现在有一个疑问,请求老法师慈悲开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经多年。因为信佛的人,是受到十方三世诸佛所护念,天龙八部,大力神王,常随身边拥护。往世所造的恶业,也渐渐消灭,纵然有怨家对头,也不能成为祸害。这是佛经上所说的,决不是虚而不实的话。可是在三月间,接到上海我亲戚处传来的一个讣告,说的是一位极其信佛的张太太,吃素已经二十多年,经常到居士林听经。遇到别人必定劝人家念佛吃素,她的心极为慈悲行善。不料有一天,送素菜给某师兄,在马路上行走,被汽车轧死了。遗体后来被巡捕房收去,结果三天后,她家的子孙才晓得,才去领回来安葬。我听说这件事,心中非常惊惶,至今疑惑不解。而且佛会中的人听说了,也都感到不安,所以特意写上书信,恳求老法师开导,指示一下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信佛人临终是这样的苦死,究竟有没有可能往生西方呢?请说个明白,可以使大家安心念佛,非常非常的感恩。

  印光大师回信:接到来信,知道阁下对于佛法道理,还没有真明白。我们从无始劫以来,所造作的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上说,假使恶业有形体的话,十方虚空都不能容下。必须知道人的修持,果然是真诚无伪,就能转变业力,转重的果报、以后的果报,为轻的果报、现在的果报。凡夫的肉眼,只能看见当时的吉凶事实,不能知道过去与未来的因果是怎么回事。这个老太太,多年的精修,突然有一天惨死了,也可能因为这个苦报,便可以消灭过去所造的三途恶道的果报,而得生善道。或者活着的时候有真信愿,也可能往生西方净土。但我们既然没有他心道眼,就不敢随便猜测,认为决定往生与决定没有往生啊。但可以决定的是,行善必定有善报,作恶必定有恶报。行善而得了恶报,那是过去世的恶业果报,不是现在这一世的善业果报啊。你们这些人,见到这个老人,得到这样的果报,心中就有了行善没有福,善不值得做的邪见,所以惊惶疑惑。你们的知见,与没听过佛法的人,有什么区别呢?倘若深信佛的话,决不会因为这件事,作出这样惊惶疑惑的表现。因为因果的事,重重叠叠是无尽的,这个因还没有报,别的果先成熟了,就如种稻子一样,早种的早收,又如欠债一样,力量强的先还。

  古时有一生作善的人,临终却是恶报死,因为消灭了过去的恶业,转世就得到富贵尊荣了。比如宋朝时的阿育王寺有一僧人,想修庙里的舍利殿,认为沂亲王有势力,前往沂亲王府募捐,所得捐款不多,愤恨极了,用斧子在舍利殿前砍断他自己的手,血流而死。同时,沂亲王生了一个儿子,哭个不停。奶妈抱着到处走,走到挂舍利塔图的地方就不哭了,离开又哭。于是将那图取下来,奶妈常把图向着王子,就永远不哭了。沂亲王听说而感到奇异,于是派人去往阿育王寺问那个僧人的情况,才知道那僧人就在他的王子出生那天,断手流血而死的,沂亲王就独力修好了舍利殿。王子到了二十岁,宁宗皇帝死了,没有儿子继承,于是就让王子过继做皇子,继承皇位当皇帝四十一年,就是宋理宗啊。这个僧人的死,也属于惨死,假使他没有常哭不止,见舍利图就不哭这回事,那谁知道这个王子,就是僧人断手惨死的转世后身呢?这件事载入《阿育王山志》,我在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拜舍利数十天,看到的。

  明理的人,不管境遇如何,决不会怀疑因果有问题,佛语有假。不明理,守死规矩,而不知道因果复杂,于是妄生疑问,总是因为心里没有正见的原故啊。如你所说念佛的人,有三宝加被,龙天护佑,这是一定有的道理,绝不会有虚妄。但是对于转重报后报,为轻报现报的道理,不能了知,所以不免有这种不合理的疑惑啊。昔日西域印度的戒贤论师,德高望重一世,佛法道行震服四天竺国(印度)。由于过去的业力,身患恶病,痛苦极其严重,不能忍受,想要自尽。当时见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三位菩萨降临,对他说:“你在过去的劫中,多次作国王,伤害众生,本应当长久堕在恶道里。由于你宏扬佛法,所以这个人间小苦,消灭了长劫地狱的大苦,你应该忍受。大唐国有僧人,名叫玄奘,应当过三年,来这里学习佛法。”戒贤论师听了以后,就忍受痛苦忏悔,慢慢就痊愈了。到了三年后,玄奘法师来到,戒公叫弟子述说他的病苦状况。那述说病苦的人,哽咽流泪,这就可以知道戒贤论师的病苦太重了。假使不明白宿世的因果,别人将会认为戒贤论师不是得道高僧,或者将会认为这样的大修行人,还会得这样的惨痛病症,佛法有什么灵感利益呢?

  你们心中所知道的太少,所以稍微见一点异相,就产生惊疑,没有善根的人,于是退失道心。倘若造恶的人现在得福报,也这样又起邪见心,不知道都是前因后果,以及转后报重报,为现报轻报,以及转现报轻报,为后报重报等,种种复杂不简单的原故啊。(文钞续编·复周颂尧居士书)

  书摘一百四十

  如果学佛的人,不把亲身实践作为主要的事,那就与世间演戏的人没有区别。在当场演出时苦乐悲欢,演得酷似逼真,实际上与自己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这样的人,便是喜好名声而厌恶实干的愚痴汉子,心里想欺骗人欺骗佛,实际上只是成就了他欺骗人欺骗佛的罪过,人尚且不能欺骗,何况对佛呢?必须要脚踏实地的去做,才好。至于修持,应当专修净土法门。因为你年纪已经将近古稀(七十),后来的日子不多,如果想广泛的阅读大乘佛法经论,但没有这个精神,没有这个智识,又没有这么多光阴。只有对西方净土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往生西方净土一法,是无上第一胜妙法门。应当完全去掉侥幸心,敢于承担,决定可以在今生,告别五浊恶世,高登九品莲花。另外应当发起大慈悲心,对一切相识的人,解说这个净土法门的利益,希望他们共同修习,那么自己的功德,更加广大啊。既然外面的人,还应该劝修净土法门,何况自己的夫人,与子媳、孙媳,忍心让他们不得佛法利益吗?一则可以慰藉你夫人的晚年景况,二则可以慰藉他们姑媳的凄凉。使他们也因此可以超凡入圣,了生脱死,那实在是利人的功效。

  再说念佛的人,如果已经证悟道果了,那么临命终时,任随它刀割或香涂身体,都没有喜怒动念的事,那无所谓什么损失受益啊。如果只有修持的力,没有达到业力尽情识空的地位,那么临终有人助念,就可以决定往生西方净土。如果遇到无知的眷属,预先在没死以前,为他洗澡换衣服,让他受搬动的痛苦,纵然不受苦,一经别人搬动,心就不能归一到佛念上(因为动其躯体,心便不能彻底清净纯一)。如果再向他哭泣,那么他本人也心生爱恋,便与佛不相应了,想要往生,没有可能了。所以平素,就要让他们知道其中利害,要常常对他们解说,到了自己临终,他们就是助道的人,岂止是对自己有益,实际上也是对他们都有大利益。如果只知道自己修持,绝不对别人解说其中利害,那你临终时,他们决定是破坏你心中正念的人,决不会助你净心,让你得往生啊。你既然相信我,我不得不为你谋划,我以五十二年的阅历,深知其中利害是什么,如果不与你说,就是不尽我的本分责任。你兄弟燮卿,也已经六十岁了,也应当把这封信给他看。你须要知道佛法,法门是无量的,如果想以满身都是业力的凡夫,在这一生就能了生脱死,除了这个信愿念佛求往生西方净土的法门外,佛也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其余一切法门,都必须修到业力尽情识空,才有了脱生死的份,倘若有丝毫业力不尽,那生死依旧不能了脱。说到业尽情空,现今恐怕举世也难找到一二个,如果以信愿念佛求往生净土,那是有一万个也不会漏掉一个。但既然念佛求往生西方净土,就必须要尽责任尽本分,去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慈悲怜愍一切众生,爱惜动物生命,戒杀吃素,广行方便,希望此心常与佛相契合就好了。倘若外面表现修持的样子,内在没有真实的心,就是假善人。假善人,怎么能得真利益呢?(文钞续编·复许熙唐居士书)

  书摘一百四十一

  现世的色身,名为报身,就是前生所作善恶的果报啊。念佛的人,不再造作生死业,但过去的业还没有尽,怎么能就得往生呢?如果厌世的心很迫切,用全部的诚敬,专心念佛,求佛垂下慈悲,提早来接引,也是有的。如果自断生命,来达到往生西方净土,那就成了枉死鬼了。因为他的工夫没到而自杀,当他正在自杀时,心已经失去正念,何况自杀的痛苦,是不可以比喻的。心失掉正念了,怎么能与佛相应,蒙佛接引呢?这种邪见,误了自己也误了别人,害处哪里有边啊?千万不要说这样的话,免得无知的人受害。(文钞续编·复吴沧洲居士书三(民国二十年))

  书摘一百四十二

  有权力的人,救人救世比较容易,害人害世也比较容易。如果因为害人害世而得到权力,再来达到救人救世,还不如本心慈善,随缘分随能力的救人救世,这样是有益无损啊。倘若羡慕权力,而想借权力救人救世,请仔细想想这个大权力,能平白无故的就得到了吗?如果真的实心修行,虽然没有权力,也能救人救世,只是不能如有权力那么广大就是了。但是果真有权力,就算能做救人救世的事,可是想要专注于佛法,不造恶业,那当今没有这样的人。富贵使人迷惑颠倒,可怕极了,平常人,手中如果有点替别人转交的钱,还不是自己的东西,那心念都变了,要为这钱造许多恶,何况真有大权力,而不变心的,能有几人?千万不要搞错了,那么自己幸运,佛法也幸运。(文钞续编·复吴沧洲居士书三(民国二十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大师       净土法要)(五明学佛网:印光大师       净土法要)  

 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印光大师说佛号的功能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老年人的学佛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体验与信心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佛家养生之道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你有烦恼吗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论佛教解决人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世界就是你自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走向生命的真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漫谈从生死解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家的超脱与回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宗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