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请您珍惜您的水晶球吧!


   日期:2017/5/24 7: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身心的本质是健康与安详的,犹如水晶球一般透明又清净。但现实中很多人身不健康,心不安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过于执着外在的物质或梦想,致使目标很难实现。身心的伤感、过多的暴饮暴食、不良的卫生习惯、不必要的忧虑和痛苦,都能引起自身病痛和自心苦恼。许多人不明这些真相,更放不下伤害身心的包袱,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因此不断强化身心的伤害,毁坏身心健康安详的基因,就好比一个清静透亮的水晶球,被沾污或粉碎。

  我们可以借着学习佛法来放下忧虑和痛苦,让自心安详、自身健康。这主要决定于我们的心,心是身心喜悦和健康的因,此外还需要缘,因缘结合才能成功。我们所执着的外在的物质,就好比污染水晶球的泥沙。只有清净的水才能洗掉泥沙,最终使水晶球回归透明。

  我们的身心情况类似。《菩提心性自明杜鹃广释》云:“龙王子女,仅求清净之源泉。一旦能得清净水,它们欢喜自然源泉,而且清净、透明、无染、自由乃至舒畅。此泉来自须弥山腰,可使龙王儿女心生欢喜、快乐和幸福。化身其美祖普的众弟子、眷属与众生也不例外,其心本性如清净之泉水,从未有过染污和杂念,不为善恶习气所染。但是众生的迷惑与执着,使得心犹如污泥浊水一般。身心沾染而病痛与苦恼时,若闻到或想到清净的方法,必定让人欢喜、安乐、幸福、信任、解脱、舒畅。其次,证悟真理,心清净于菩提本性,证悟入透明、清澈的心性,就能得欢乐、信任和舒畅。”

  通过调整情绪和心态,我们可以改变命运,治病救人,证悟大道。但内心的喜悦、自在、安详不仅唾手可得,更是百年难遇,因为,我们的积习难改。如果不会应用开发自心的窍诀,要想自心清净很难。我们不应该让烦恼宰制自心,我们应该利用自己的心开发智慧,改变习气,打开智慧的宝藏。我们要知道密码,才能打开自心的智慧宝库,这个密码就是“放下心”。

  对于“放下”两个字,大家耳熟能详。“放下”并非因宗教信仰、逻辑推理或科学创造而有,而是与自心如影随行,寸步不离。能看破世间法,你才能放得下,才能认识万物的真理,那时你的心自然就快乐,犹如骏马遇见嫩草一般。《菩提心性自明杜鹃广释》云:“犹如白云一般的白色骏马是食草动物,当大地精华小草发芽时,白色骏马自得欢乐、自由和舒畅。化身佛其美祖普的众弟子也不例外,证悟如大地精华草芽的心性之王,认识、遇见或听闻都能滋润、养育大众的心性,让人心生欢喜、快乐和幸福。其次,证悟真理,证悟心性能养育万事万物,或是能整理万物本性,具清澈、透明、智慧和仁慈性,心生欢喜、清净与舒畅。”

  若是你的心灵沉陷在忧虑里,不要因无谓的思虑而自寻苦恼。比如,幸饶弥沃佛的弟子拉崴白马智(神子莲花幻)为解救母亲而下地狱时,虽然身心沉陷在地狱里,但他没有无谓的思虑和恐惧,更没有吸收地狱的邪气,而是保持心灵深处万法皆空的真理,播发慈爱一切众生的热心,救度如母一般的地狱有情,因此心灵自然安详,无畏而稳重,地狱里的阎王见到他也要敬礼三次。

  就像一位多年的患者,虽然身心被疾病纠缠不放,但他没有忧愁和恐惧,更没有精神上的压力和折磨,能保持心灵深处清净和喜乐,热爱天下有情。一定要丢开亲疏恩怨的思想,消除精神上的负担,才能治好疾病,获得身心自在,病魔都要对你也恭敬三次。人们心中的喜乐就是人的生命,也是治病的神药,更是身心安乐的无尽宝藏。

  人的心灵本来是愉悦的,若能坚持保持愉快,人会长寿无疆;心灵的本质是安详的,若能保持原状,自心安安静静,人生快快乐乐;心灵深处本来清净,若能够保持清净,烦恼和忧愁会远离你。每个人对自己的灵魂都有慈爱,若能够把爱心播发出来,解除自私与我执的绳索,你的身心就会自由飞翔。自心本来自由自在,若能身心保持一致,我们就会安然无恙。

  但我们很多时候并不能放下一切万物。每个人对于万物都有不同的感觉,或是背叛,或是执着,或是寻。只因我们不明白万物本身是心灵之影,心外追求快乐和安详,心里才产生担忧、恐惧和忧愁。这些负面情绪害死了许多人。犹如白色杜鹃花,花朵鲜艳无比,但植株和花内均含毒素,误食会中毒而死。忧愁和惧怕本身是错误倾向,对人只有害处,毫无益处。

  嫉妒和愤怒是让人身心不安的因素,能使人寿命缩短;傲慢和贪婪能让人进入利益争夺的陷阱,使人未老先衰;恐惧和忧愁会让人头脑昏沉,身心不定,甚至导致死亡。俗话说得好:“病死的人并不多,都是被吓死的。”佛陀经常提醒人们要有勇敢之心,要聪明能干,开发自己的智力,播发内心中的喜乐,做一个安详乃至自在之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看破放下       安详自在)(五明学佛网:看破放下       安详自在)  

 梦参法师:看破放下 日常生活与佛法结合 

 仁焕法师:看破放下把命放在终点上 

 净慧法师:石家庄虚云禅林首届禅七开示 第七讲 看破放下自 

 刘素云:不遇到具体的事,看不出你是不是真的看破放下了 

 梦参老和尚:看破放下,将日常​生活与佛法结合 

 梦参法师:看破放下,将日常生活​与佛法结合 

 净土法门法师:看破放下这两样哪一样更难 

 学佛人要了解人间八个“不”,一定会看破放下! 

 何为“心不缘境安详自在”? 

 净土法门法师:你什么时候能见到这个真神?你看破放下就见到 

 慧律法师: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净土法门法师:佛法裡面修学的功夫,用一句话来说,就是看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