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宏圆法师:魅力来自内心的坚守


   日期:2017/5/20 11: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也无论事伟人还是平常百姓,都希望自己是个有魅力的人,然而在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许多人越来越迷茫,不知道该如何生活或者说生活失去了坐标,人们被一股外在的力量所裹挟着,亦步亦趋的随波逐流。本来丰富的内心世界变得干枯,本来善良的心,变得冷漠,曾经容易受感动的情怀,只剩下疲劳和困顿,那种男人的顶天立地、敢作敢当;女人的温柔体贴,优雅自信。在岁月的风尘中,不知不觉的流失,每个人本应该具有的独特魅力,不再呈现,那怎样才能造就自己的无限魅力呢?其实人的魅力来自对心灵的那份坚守。

  我们要坚守对生活的热爱

  经历了世俗中太多的人情世故,世态炎凉的锤炼,我们在学会坚强的同时,也漠然地与一切和自己不相关的人与事擦肩而过,早已习惯了“各自打扫门前雪,休管别人瓦上霜”的处世哲学。

  也不愿在牵挂别人的任何困苦,眼看着自己曾经善良清澈的心,被尘土侵蚀包裹,结成厚厚的茧,其实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对他人真诚的同情和怜惜,而是自己鲜活而光明的生活。要想坚守对生活的热爱,关键是要建立自己内心的坐标,不被环境所左右,这个坐标就是要博爱,一位母亲爱自己的孩子是母爱的天性,而如果能像爱孩子一样爱天下人,就是博爱。

  有一天,孟子来到了齐国,见到了国君齐宣王。

  齐宣王看到侍从牵着一只牛,准备杀了祭祀,那头牛害怕得浑身发抖,他看了心中不忍,就下令放了那头牛,孟子赞扬了齐宣王,并且劝齐宣王要以仁慈之心对待百姓,齐宣王问孟子怎样才能把对禽兽的仁慈推广到对百姓的仁慈呢?孟子诚恳地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意思是说尊重孝敬自家的长辈,也推广开并去尊敬所有的老人,疼爱自己的儿女,也就推广开去爱护别人的儿女。大家想想,如果大家都能以这样的做人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么,当你把老人交给医生或者保姆的时候,该多么放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该多么密切,多么和谐!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我们也打开了自己的心灵,这种对于仁爱的坚守,会让我们散发出无限的魅力,就像点燃不灭的灯盏,给周围的人带来光明和温暖。

  我们还要坚守做人的道德准则,正直无私,不惧权贵,不同流合污。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摧残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

  我们中国人是讲气节的,孟子说:“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真正的大丈夫并不是说你官位有多高,多么有钱,而是要有坚强的信念,不被荣华富贵所诱惑。贫困卑贱的处境也改变不了他的坚强意志,强权暴力的威胁,也不能使他屈服,这样才是堂堂正正的大丈夫。在现实生活中,想要不泯灭良知,按自己的道德准则去为人处世,的的却确要面临着方方面面的考验。但是,坚守则固其本身,迎合,则万事皆废。

  有一位富翁,年纪大了,把他的儿子叫到眼前,向儿子讲述了自己如何白手起家的故事,希望儿子也能奋发图强,靠自己的努力打出一番天下来。

  儿子很感动,决定独自一人去寻找宝物,他跋山涉水,千辛万苦,最后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树木,这种树能散发出一种无比的香气,放在水里不像别的树一样能浮在水面。而是沉到水底,他心想,这一定使价值连城的宝物。就满怀信心的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当他看到隔壁摊位上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时,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决定把香木烧成木炭来卖

  第二天,那些烧成木炭的香木,果然被一抢而空,他迫不及待的跑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但是他父亲却不由得哀叹一声,老泪纵横。原来这些烧成木炭的香木,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末,价值就超过一车的木炭。

  所以做然最怕的不是贫穷,而是禁不住外面的诱惑,随波逐流,最终放弃自己一直坚守的最宝贵的东西。

  印度哲学家奥修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不比较。一味的比较,容易动摇我们的心志,改变我们的初衷,使人不是自卑,就是自傲,总之,流于平庸。只有建立在正确认知自己的坚持,才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智慧。

  其实,每一根人都有一段“沉香”但往往不能发现并珍惜他,反而对别人的木炭羡慕不已,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让蝇头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双眼。

  我们一定要坚守自己心中的天堂,那么人生会因固守灵魂而光芒四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宏圆法师       道德)(五明学佛网:宏圆法师       道德)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说道德会的王凤仪先生 

 徐文明教授:佛教与当代社会道德伦理的相互撞击 

 杨曾文教授:佛教戒律与道德 

 如瑞法师:培养道德 

 其它法师:以传统「智慧道德修养」化解地球危机(从慈法师) 

 潘宗光教授:佛教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道德“软实力” 

 董群教授:完人的追求——佛教道德漫谈 

 悟光法师:禅的讲话 第七章 理性与道德之归一 悲智不二论 

 其它法师:佛教的道德观 

 仁焕法师:佛法大意、伦常道德与和谐社会 

 仁焕法师:道德是生命的灵魂 

 仁焕法师:家庭伦常道德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