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能上师:《坛经心要直解》自序品2卖柴闻经,拜见五祖


   日期:2017/5/14 10: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下面就是六祖给我们介绍他出生、修证和求法的整个来龙去脉。

  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惠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惠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

  对善法非常通达透彻了解的修行者,统称为“善知识”。“善知识”在这里是六祖对大众的尊称。六祖的祖籍是范阳,范阳就是现在的涿州。六祖俗家姓卢,涿州现在还有个卢场村。他父亲曾是一个地方官,后来被流放到了岭南,做了新州百姓。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没了,只有母亲把他养大。六祖大师当时可以说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特别艰难,靠砍柴卖钱养活他的母亲。

  一天有一位客人叫惠能把柴送到了店里,惠能拿到卖柴钱往店外走,过一个房门时,他听到老员外在屋子里正诵《金刚经》,他一听就开悟了。这里边没说他听到哪一句,我曾看到一个版本上说,惠能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一下汗毛乍起,就悟道了。也就是说六祖大师听到这之后,马上激起了他宿世的因缘。他问员外诵的是什么经,经从哪里来的呀?老员外告诉惠能说,这是《金刚经》,是从黄梅东禅寺五祖弘忍那儿得来的,五祖现在正弘扬禅法。惠能一听心里特别高兴,就有了去投奔五祖求法的想法。这个念经的老员外看到惠能大师的这个状态,也深受感动,赠给他十两银子,让他用这钱奉养老母亲。

  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 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着槽厂去。”

  惠能大师把老母亲安置好之后直奔黄梅,他走了近一个多月才走到。见到五祖之后,五祖就问惠能大师,你是哪里人?来这儿干什么来了?六祖说,我是岭南的老百姓,从很远的地方走过来拜师。上这儿只有一个目的:“惟求作佛,不求余物。”这就是六祖大师的根器。他说我到这儿来就想成佛,其它的什么都不求。

  我们现在发心修行别说成佛了,连个罗汉都不想成。我能成罗汉哪?我能成菩萨啊?心里总有这样的疑问和顾虑,这就是不自信!或者有的还怀疑是否能上天,是否能往生极乐世界。这种修行就是起点太低。六祖大师的目的就是“惟求成佛,不求余物。”这个起点就决定了他的终点——将来一定能成佛。

  五祖一看一听,哦,真正的修行人来了,要好好考考他。于是五祖就又说:“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岭南”指的是那个地方荒山野岭,“岭南人”就是山沟里边的人,砍柴爬山的人。“獦獠”就是种姓低下的人。五祖的意思就是说,你这干粗重活儿的山里人,而且种姓又不好,还想成佛,恐怕不好说。实际上这是五祖在考验惠能。我们现在的人如果听到这样讽刺挖苦的话,恐怕早就受不了了。

  但是六祖却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这几句话说得既简单又非常令人折服,显示出了六祖大师的气魄和根器!我虽然地位卑微,条件不好,和你这个尊贵的大和尚没法比,但是我的佛性和你的佛性是没有两样的。

  五祖还想再考考他,但看旁边徒弟众多,想以后再说吧,就让惠能先在庙里边干杂活。

  这时候惠能又开始向五祖说他的状态,他说,我心里边老是生智慧。因为他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缘故,从那以后就智慧大发。他说,我明白了不离自性即是佛的这个道理,而且时时能够见到我的本来面目,安住它的时候那就是最好的、最殊胜的福田了。

  惠能大师还没修行就说出这番话,五祖一听,觉得这个人水平太高,根器太大了:“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就是说你这个傻小子啊,根性太好了,别说了,赶紧上槽厂干活儿去吧。其实五祖心里非常清楚,知道他的接班人来了,但是还需要一个磨练、摔打的过程。

  通过当时六祖和五祖见面的第一次交流,实际上就说明一个问题了:六祖大师的发心、气魄就是想成佛,人天、罗汉、菩萨都不要做,目的就是“惟求作佛”。

  我们知道佛法当中有人天乘的佛法,就是修五戒十善,感得的果报是升天,而且在修定的时候,修到不同层次的禅定会感得不同层天的投生。禅定分为欲界的禅定、色界的禅定和无色界的禅定,它的果报就是人天的轮转;再往上修,如果能见到自己的真如佛性,就成了阿罗汉。得到初果阿罗汉,经天上和人间七返,最后获得四果阿罗汉;再往上修就是菩萨。

  菩萨分五十四个阶梯:十信、十行、十住、十回向、十地,十地和十回向之间有个加行位,就是暖、顶、忍、世第一法,也就是四种觉受,加一块儿就是五十四个阶梯。

  菩萨又有初发心菩萨、贤位菩萨和圣位菩萨之分。初地以上的菩萨叫圣位菩萨,没达到初地的就是贤位菩萨或叫初发心的菩萨。贤位菩萨和圣位菩萨差别就在认识不认识如来藏,也就是认识不认识佛性。获得初地之后的圣位菩萨能够认识佛性,能做到对佛法的完全了知,就有能力出轮回了。贤位菩萨虽然将来也能成佛,但是他没有证悟到如来藏,还得要积累资粮。菩萨行持圆满到达十地——法云地菩萨,再到达等觉、妙觉,最后成佛。

  六祖大师跟五祖说,菩萨都不想成,我就想成佛。六祖大师为什么能做祖师呢?就是因为他的起点太高!

  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经八月余,祖一日忽见惠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

  惠能大师来到寺院后院开始干劈柴、舂米这类的粗活,这样一干就是八个多月。一天,五祖找到他说,你知道不知道,我之所以不跟你说话,是因为你根器太大,恐怕有人嫉妒加害你。六祖说我知道,所以我也不敢去堂前找你。通过五祖和六祖之间这简单的对话,充分显示出他们的智慧和道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智能上师       坛经心要直解)(五明学佛网:智能上师       坛经心要直解)  

 智能上师:怎么防止觉受生起后又消失? 

 智能上师:打坐时没有妄想了,感觉脑子特别清醒,那种感觉特 

 智能上师:《六祖坛经》的禅法是不二法门吗? 

 智能上师:请师父说一下《金刚经》的重要性! 

 智能上师:修行的目的要明确 

 智能上师:修行要抓住关键 

 智能上师:修行就是挑战自己 

 智能上师:修行中见地的重要性 

 智能上师:禅修与气脉 

 智能上师:实际修行中要解决好三个问题 

 智能上师:法门、宗派都是方便,都是一家 

 智能上师:修行的阶段不同,则偏重面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