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苦恼忧伤时一定要记得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可得解脱


   日期:2017/5/13 10: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编者按

  每个平凡众生都会有情绪低落,苦恼忧伤的时刻,当深陷其中该如何解脱呢?《普门品》告诉我们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皆得解脱”。以下人间天老师将带着我们一起找到我们需求点,并找到菩萨加持门槛,然后告诉我们如何能做到真正地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念,获得解脱,阿弥陀佛!

  找到获益门槛及需求点,发现自己的烦恼,挖掘自己的微细烦恼

  我们把这句经文如此分断开,前面有很多众生受了苦恼,这是一个前提条件;中间这句,闻观世音一心称名这是行做条件;后面这句是结果。经文的基本结构都是如此的,你有什么需求愿望,类似于种种苦恼,那么你要做什么呢?就要有一个行做条件,所以这个行做条件就是我常常强调给各位的门槛。我们往往都看到后面那个结果了,都得到解脱这是结果,可是前面的门槛我们如果发现不了,就不可能真正的获得这个结果。我们学佛学来学去没收获、没进步、没有增进,说直白点,就是如何获得利益的方法是不明确的。或者偶然做对了某个方法,获得了利益,但是却不能推而广之,其中很大一个可能就是因为没看到经文里的这个门槛。

  这个结构简单描述就是:问题、方法、结果这三部分。《地藏经》说,如果有人要行于危险道路,这是待解决的事情,是需求,是问题点;然后一万地藏菩萨圣号,这是方法;结果就是出行顺利。我们想出行顺利,就算遇到坎坷危险也会安然度过。人人都希望获得结果受用,若不能落实行做,就使问题和结果失去了纽带连接。这个门槛就是我们能不能读明白经文的一个重要的技术障碍。各位可以拿经文对照,比如《阿弥陀经》,你想被佛陀临终接引,经文里描述的方法是,闻名后持名达到念佛的一心不乱。我们都想出轮回,蒙佛加被,佛也愿意加被,愿意接引,如何才能保障一定蒙受接引?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就稳拿这个利益了。当我们看到这个门槛,也就能把这一套方法理解了。

  当我们听到这样的说法:你念佛,佛就接引你!这话就有太大的方便性,或者是鼓舞大众才这样说的,但是如果细致思维,这里面已经跳了步骤,就不能当成究竟法去理解了。你念佛,佛就接引你吗?就像十念必接愿,还要有小要求小门槛的。同样返到本经中,你想得到观音菩萨的加持吗?那么你想被菩萨加持在什么部分呢?也就是你要有一个祈求的点!经文里帮我们梳理了种种的苦难厄逆,可这些是否能很好的贴合我们?我们是否也恰巧面临如此的厄逆遭遇?如果暂时没遇到,我们求菩萨加被,菩萨虽然可以加被,但是我们没有反应。就像你不渴,喝了水也没有出现解渴的感觉。

  这就导致我们很多人学佛,学来学去都是学成备用方案,而没有当成首要方案去运用。都是学完为了防备以后遇到这样的局面,这个动力就不大了。你车的轮子都没有坏,能着急着找备胎吗?把学到的佛法当成备胎了,有用才奇怪。

  当经文帮我们列出问题点了,我们就要思维自己如何契合这个问题点?经文说种种众生遭受种种苦难了,这个点我们怎么贴进去?贴不进去自然就不契合,这一条经文,这一个方法对我们暂时没用;所以贴得进去,就是要挖掘我的需求了。我现在有没有痛苦啊?我有痛苦啊,手疼、脚疼、脖子疼、牙疼、眼睛不好等等痛苦,这是很现实的对不对?那么有没有去求观音菩萨呢?没求,菩萨虽然大力无极,解不了这个局面。

  所以我们要挖掘自己的需求。可能很多人活的蛮滋润的,身体还好,还没到各种病苦袭扰的阶段,但是内心层面的烦恼有没有啊?身体不痛苦,内心也没烦恼,那完蛋了,菩萨和我们暂时没缘分,因为我们不需要菩萨帮忙。如前文提到“烦恼是菩提,有烦恼要上,没烦恼创造烦恼也要上!”有同修不理解问这句是什么意思,我们真的没烦恼吗?如果你真的清净,那境界可就很不可思议了,起码五种神通都可以开启,天眼、天耳、他心、神足、宿命,各位想一想所谓开天眼这可能对修行人也是很大吸引的,但是五种神通全开启,也还不算佛教的真神通,佛教的神通在第六个漏尽通上,没得到漏尽通,前面五种神通都不算什么大了不得的。

  如果我们没有烦恼,起码这些神通能开启、能使用、能真正的去感受和驾驭,各位想一想,我们没得到这些,那就是我们还有没发现的烦恼在内心里纵横驰骋,因为没发现,单纯的以为没有烦恼罢了,不是真没烦恼了。所以创造烦恼,就是去发现自己的烦恼,挖掘自己的微细烦恼,而不是没事找事惹篓子。如果我们能挖掘发现自己微细的烦恼,发现潜藏在深处的种种暗流,就会发现原来真的是妄想不断、杂念不止,如地藏菩萨所言:举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这一连接,我们真的需要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帮忙了,因为我们真的有好多好多的烦恼啊。如经文说受诸苦恼,说的确实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

  找到菩萨加持的门槛,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

  这样贴进去的点找到了,余下就是达到菩萨加持的门槛,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这句也可以拆分为两部分,前提条件是你得有福报听到,然后你还要有善根能信,最后你得有因缘去落实一心称名。那么我们扪心自问,各位谁没烦恼啊?或者你们面对这个群,看到其他同修都是光鲜亮丽的,好像就自己是灰头土脸的;可是你看到他的光鲜亮丽,殊不知他也有遇到烦恼的时候,也有被困难打败的时候;我在这叭叭的瞎说也是十多年的积累,从看明白信愿行三个字到现在也十多年了,中间的大坑小坑也没少跳,多少坑是爬不出来就在里面躺着的?

  都有烦恼,那么扪心自问:咱们谁真正的去一心称念佛菩萨的圣号了?这个问题抛出来是不是很打脸啊?我也没做到啊,这就是悟性很差了,根性差,方法都堆到嘴前面了就是不干,佛菩萨看着也没办法,干着急,佛菩萨空有大力量施加不上。古人说这个人很有力气,夸张地说是“恨天无环、恨地无把”。如果天有环,能把天拽下来,地要是有一个把手,能把地掘起来。佛菩萨面对我们不跟不随也依然如此,空有力量无法落实,空有慈悲也仅能做同参道友,不能真正的引入圣境。

  这一对比,经文正宗分的第一句就出问题了。我们没契合进去,《普门品》的利益就只有看着的分,没办法染指了。这一句经文可以说是整部《普门品》唯一核心方法,没抓住,里面的利益就只能靠撞大运了。

  如何能做到真正地闻是观世音菩萨?

  闻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字,看着简单些,如果粗暴的说就是听到的意思,但是谁还没听过观世音菩萨的鼎鼎大名?尤其是中国曾经出现户户观世音、家家弥陀佛的局面,普遍供奉观世音、普遍念佛,说没听过观世音名号就不那么现实。《西游记》没看吗?观音出场频率很高的,现在很多寺院也成为旅游产品,有的地图上都有照片的,真的没见过吗?电视广告也常常见啊,这能叫闻吗?这种普遍存在却不能深入人心的见和听,都不能上升到闻的程度。《地藏经》里“若闻在本识”,这个闻怎么做到的?说直白简单点,这个闻直接关系到能不能做到一心称名;再直白点说,我们没做到一心称名,是因为没真正地闻到这尊大菩萨。

  正是因为我们没真正的闻到观音菩萨,所以对观音的种种神迹心怀疑惑,就算勉强信也不扎实,遇到事情考验了,就把这种浮皮潦草的信丢在脑后了。遇到事情不想如何在佛法里解决?这本身就是没真信的表现,不用强调别的,因为没真信啊。就像看电影电视演的很热闹,观众在冷眼看着,没把观众带进情景里,观众能随你一起哭一起笑吗?佛菩萨演着神话故事,我们冷眼看着,然后说脑洞特别大,能得利益吗?所以信不起来,这本身就是很大的一个麻烦,为什么我们拿《普门品》要做增信啊?你哪怕误中,按其中提点的方法去把问题解决了,你也能真实的去信那么一下;如果能常常靠菩萨解决问题,对菩萨的信力就坚固了。所以到这一个阶段,事情来了就是求菩萨加持解决,菩萨绝对乐意帮忙,因为菩萨想问题和我们想问题不一样。

  如何能做到真正地闻是观世音菩萨?恐怕这一部《普门品》都不一定能完美地解释这个问题。《普门品》都在说菩萨的用,而菩萨为什么能实现这个用?若我们理解了这一层,菩萨不仅能实现这些用,菩萨还能解决经文里没提到的问题,推而广之一法入一切法,就进了华严境界了。到这个境界就微妙了,就如佛菩萨常常说的,要说这个事情那可穷劫不尽了,用多少时间都说不完了,这一对比,经文为我们罗列的一些情况也仅是简单的举例,并不是全部。所以我不喜欢上来就说《普门品》说到观世音菩萨解除三灾、灭七苦、除八难的,说这些好像有点固化了菩萨的大德能,仅是在兜里随便翻出两个例子罢了,不是全部啊。

  闻这有能闻和所闻两个方向,简单说这句里的能闻当然是我们,而被闻的是观世音菩萨,可是这明显是省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难道我们就是闻了观世音菩萨就完毕了?到底闻了菩萨的什么,才叫闻到了菩萨?经文没说,所以粗浅的理解就是听闻到菩萨的圣号,这个前文已经否了,不是那么简单的。比如有人想求子,各个医院去各种手段都上了,没结果,他没听过观音菩萨的圣号吗?不知道有求子观音一说吗?可能不知道,所以虽然听闻了观音菩萨的圣号,却不知道观音菩萨能做到这样的事情,所以这个就是没闻对。比如我也常常说,梦魇了解决最快的是观音圣号,不是其他的咒啊或者圣号的,这里不是要对比佛菩萨的功德道力,而是说观音菩萨的救度有侧重解决罗刹鬼难,针对这类问题很有力量的,所以再遇到梦魇知道要念观音了,这就是闻到了观音菩萨的一个部分功用。

  所以读经就是要丰富这些案例和理解,知道观音菩萨万能,这应该算是闻到了。而能不能真正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落实到称念祈求观音帮助,这就是检验闻的成果的时候,你闻得扎实不扎实、闻得对不对、是不是装模作样糊弄人的?现在人嘴上功夫很好,比如我是键盘侠一样,拿上键盘就好像自己很厉害一样,这有什么用啊?事情来了、烦恼来了、困难来了、危机来了、厄逆来了能不能想起念观音菩萨求帮忙、求加持?这些看着很不好的事情,直接就是考试,考我们对菩萨的信心坚固与否?坚固那就不可思议了,恶死横死都不会遭遇的,想一想都美得不要不要的,抓得到才行啊。

  闻是一个先决条件,然后被闻是观音菩萨能救诸苦、解众难、除众急、救众需,这些统统是被闻的部分。随后检验闻的一个标准就是你能否做到一心称念?或许没有事情的时候我们还能念一念,但是事情来了,越是大的事情、急难危重的事件,我们可能越自己先乱了,早把观音忘脑袋后面了。关键时候能想起念菩萨这是不容易的,面临生死考验的时候呢?就更不容易了;关乎到个人的利益得失,很难心不计较,所以前期铺垫要认识这个世界:要理解世间种种尘相都是虚妄不真实的,要知道世间万物乃至我们的色身躯命都将败坏,要知道世间不可久住,没有常驻不灭的东西,这些苦、空、无常、无我的基础理念就要起作用了。

  如果基础理念没有,事情来了,尤其是关乎个人利益的,肯定心乱了,还能想起念圣号吗?能做到一心称名了吗?所以学佛的种种利益,最后的一个关口就是破生死观,在修禅里也有这一部分,破了生死观,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全然不顾,你就要上层面了。可是这个提法在现在的社会,很明显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有矛盾和冲突的,为了减少对佛教的批判,我们也应该尽量少提这些部分。

  事事练心到底练的什么?我们到底在其中能突破什么层面的束缚捆绑?佛法的微妙就在其中了。你破了什么层面的束缚,就得到什么层面的自由;你破不了什么层面的束缚,就要接受这个层面的捆绑。生死相同,轮回一同,六道类似,九法界一如。

  今天就到这里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观世音菩萨       感应)(五明学佛网:观世音菩萨       感应)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二 

 傅味琴居士:《2004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法会开示》之一 

 傅味琴居士:大慈大悲愍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道(2004年观 

 圣轮法师:闻声救苦靡不应 人间处处有观音── 做个闻声救 

 惟觉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 

 惟觉法师:感应法门、方便法门与究竟法门 

 徐文明教授:早期法华信仰与普贤感应 

 观世音菩萨满愿孩子如愿被录取 

 占察感应录(2021版).pdf 

 关于观音菩萨的感应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