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五类经典都要学,就不会偏了


   日期:2017/3/26 20: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目前有两种调子,一种是一门深入,一种叫次第,好像一步步的往上走。学了初级到高级,像上学一样。我想,应该要按五类经典来学,是不会偏差的。对应过来,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类经典,没有说谁是低级的,最是高级的。这五类经典,好比金木说火土,这五大元素,没有那个元素是第一重要,第二重要的,都是平等,只是作用不同。

  比如土部的经典,是地藏菩萨的经典,“地藏三经”,一般来讲。土部的作用是比较稳重。我们生命中需要很稳重的特质。历代祖师都很重建庙,造佛像,建设道场,这就是地藏特质的体现。讲戒律,讲因果,建庙,这些保证物质前提下,才能有更高的飞跃。像有些人看了空性经典,以为什么都是空,天空地也空,觉得人生乏味。这就错了,这类人要多读《地藏经》。

  《地藏经》讲业果报应的很多。这类经典不懂,你学佛久了,就会狂妄。一狂妄就糟糕了,可以说“地藏三经”有利于打好基础。不管在修行还是弘法上,法,财,侣,地,都特别重要。这就需要地藏菩萨。

  属于木的经典,是《华严经》和《药师经》。讲佛的境界的。缺少木的经典,就会缺少灵气,生命要有所追求,不是只要吃饱喝足,物质够了就好了。还有更高的追求,就是菩提树下成正觉。那要追求什么?一般宗教讲,死后去天堂,去极乐,去哪个享受。但佛教不一样,佛教的追求就是普贤菩萨的境界,就是要成佛,成就万德庄严。

  你看佛长的庄严,凡夫长的不够圆满。这就是生命追求的目标,万德庄严。所以普贤菩萨是佛的长子。就要行十大愿。

  属于火的经典,应该属于《法华经》,《法华经》是佛的知见,是要度众生的。怎么度众生,就是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化身。众生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这就是观音菩萨的经典,佛门广大,就广大在这部《法华经》的表现上。所以每个行业,都有观音菩萨的化身。

  属于金的收敛的经典,是弥陀佛和弥勒佛的法门,就是生命依止的地方。修这类经典,会让人收敛的性质。老年人,女性,就比较适合修净土。历代属于男众的丛林,叫寺,一般的寺是以华严为格局。华严属于木的,如春天一样百花绽放的经典。所以禅宗就有一股磅礴的气势,这其实是华严给予的启发。那女众的,就属于金的,所以女众一般叫庵,净土庵,观音堂。很小的,念念佛,念念观音。大概这样子的。

  属于水的经典,就是般若部。中国人的智慧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老子的思维模式,老子讲,万物是个圆圈,怎么走,还是回到原点。一种的佛教的般若思维模式。般若思维模式,就是水月道场,时刻建好。哪怕会回到原点,我也要精彩的活。这是般若的智慧。

  如果要系统,这五类的经典,都要涉及。人首先作为一个生命体,他就需要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特质。你修行也要的,也要这五种特质。佛法要健康发展,这五种经典都要有人去弘扬,才可以的。如果变成其中一种,就很可怕的。

  有些人讲一门深入,念佛就好了。念佛属于金的,很收敛的。你收敛过度了,那就沉默,没有活力,那也是很危险的。万物的发展推动,都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来推动的。金木水火土都要,既要华严的富贵的境界,也要净土的,也要《法华经》慈悲一切众生,还有般若的智慧,还有地藏法门比较实在的建庙安僧的经典。

  佛法比较健康时,一定是这五类经典都很蓬勃发展时。大家去看就知道了,华严、法华、地藏、般若、净土,这五类都要有。佛教才是健康的。只要偏向一门,佛法就不健康。

  大家去观察,你只偏向土,只要建庙,没有般若弘法,结果变成神庙。民间到处建神庙一样。如果只偏向般若,没有建庙,天天讲空,无我。那人是社会的人,需要基本的物质保障,物质都没有办法保障,佛法就变成哲学,大家去听一听就好了。所以既要建庙,又要般若弘法,既要华严的富贵,生发,又要净土的收敛。这五类都要。

  有些人天天讲空,空到最后,就变成没有福报了,知见偏了。只执着于有,福报一直抓,抓到死都放不下,死后就变成主财鬼去了。执着心就越强大了。一般我都劝人,要念《普贤行愿品》,《药师经》这些木的经典,《金刚经》属于水的经典,《法华经》属于火的经典,《地藏经》属于土的经典,弥陀经属于金的经典。要念这五类经典,生命就比较中庸,不会偏激。这五类是缺一不可的。

  印光大师也观察到这个,他弘扬净土时,是比较符合这五类经典。印祖弘扬念佛,也劝人念《地藏经》、《观音菩萨普门品》,念观音圣号,同时也把《普贤行愿品》归入净土宗的经典。刚好符合了金木水火土这五类特质。

  一个法门有没有偏,就看有没有没这五种元素在里头。现在很多人念经学佛,为什么偏了,越是一门深入,得到的是偏激。因为没有这五类的要素。这个是给大家的参考。

  转自:福安古观音阁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经典       元素)(五明学佛网:经典       元素)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8.元素特性与集合特性 

 王雷泉教授:《金刚经》是怎样一部经典 

 净界法师:发菩提心建立正知见,就是要依止大乘经典 

 李利安教授: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观音经典向中国的传播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一章 打开经典之门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三章 大乘经典的涅盘思想 

 蔡惠明居士:藏族文化经典的宝库——四川德格印经院 

 杨维中教授:经典诠释与中国佛学 后记 

 杨维中教授:《经典诠释与中国佛学》目录 

 方广锠教授:《云南阿吒力教经典研究》序 

 周叔迦居士:净土经典研究法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五章 佛教的基本经典与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