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一面念佛一面常常还批评人,还说人的不是,你怎么能往生?


   日期:2017/3/24 9: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广长舌相昨天跟诸位报告过,这是福相,福一定有因,这个因就是生生世世不妄语。『说诚实言』、『放无量光』,这些句子,字字句句义理深广无际。古大德在注解里面跟我们说,幽溪大师讲,出广长舌给我们证明佛说法真实,决定没有虚妄,这个广长舌相是无量劫来永离口业四种过失。无量劫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才有这样的舌相。这个舌相不是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表演的,舌头伸出来可以把面孔盖住,你看看大乘经上佛说的,佛广长舌相能够「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明无量劫来都没有妄语。我们听了这些话,要学。

  无论是有心或者是无意,造作妄语的罪决定障碍这一生开悟往生。我们这一生所希求的两个愿望,希望自己能开悟,希望自己能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清净身语意业,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在这部经正宗分里头,传给我们修行的纲领「善护三业」,你看看他把口业摆在第一,这都是有讲究的。身语意业是我们常常在大小乘经教里面看到的,排列的顺序,身、语、意。可是在这经上世尊跟我们介绍,他不是这个排列,他先说口,身,意。这样的说法显示出世尊彻底的悲心,为什么?他知道我们这个世间众生,最容易造的业是口业,所以把口业摆在第一,「善护口业,不讥他过」。我们今天讲为佛弟子,受了三皈五戒,甚至於出家了,你说不说别人过失?如果你还要说别人过失,头一条就没做到。第一条没有做到,后面全都没有了。善护三业这个经文在第八品「积功累德」,在第八品里头讲的。这做不到,这部经以后都没分,你怎么能往生?一面念佛一面常常还批评人,还说人的不是,你说你糟不糟糕?

  心是妄心,心是乱心,一天到晚胡思乱想,心不真不诚;言语都是妄语、两舌、绮语、恶口,你想想看这四种口过你是不是天天都在造?你还不知道改过,还不知道回头,还自以为是,起心动念别人错了,我没有错。我没有错,将来别人往生极乐世界,我往生阿鼻地狱,到底是谁错、谁没错?不要问别人,自己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好好想一想就明白。恶业要不断,不得了!所以,最容易犯的是口业,其次再讲身业:不杀、不盗、不YIN,最后讲到意业:不贪、不瞋、不痴。所以,十恶业反过来就是十善业。诸佛菩萨念念与十善相应,这是学佛首先要我们学习的。

  学佛从哪里学起?我们讲得很多。《观无量寿佛经》里面,你看看世尊是怎样教导韦提希夫人,她发心学佛。教韦提希,韦提希是我们的代表,就是教我们,从哪里学起?从净业三福学起。净业三福头一条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四句十六个字,从这个地方入门。而这十六个字,跟诸位说,落实在十善业。你怎样孝顺父母?你怎样奉事师长?你怎么样学诸佛菩萨大慈大悲?都在十善业。你能够修十善业,你就是孝养父母,你就是奉事师长,你就是修慈悲心;你没有十善业,前面那三句是空话,落实在十善业。所以我讲净业三福,净业三福头一条就是《十善业道经》。第二条它范围很大,我们初学讲得太高了没用处,学了做不到。所以我这第二条落实在《沙弥律仪》,「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落实在《沙弥律仪》,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沙弥律仪》在家出家都可以学。第三条那是大乘,「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我们把它落实在《无量寿经》。

  所以诸位专修净业,专修净业的人,你就晓得三部经,《十善业道经》、《沙弥律仪》、《无量寿经》。完全是依照净业三福的指导来修学。《十善业道经》是帮助我们取得「善男子,善女人」的条件,经上一打开都是善男子、善女人,我们如果不能具足十善业,经上说的善男子、善女人,没有我的份,佛没叫我。如果十善业道你能做到,经上叫的时候你可以答应,在叫你,你有份。十戒二十四门威仪再加上《无量寿经》,岂不就是祖师大德,连佛都是这样教导我们,持戒念佛,这就能成功。佛法浩如烟海,这里头有精简,精简到真正是佛法的精髓,就这三样东西,决定不能够疏忽。你有这三部经你就决定往生,一丝毫疑惑都没有,这一生没有白来。这一生生活得非常充实,有意义、有价值,永脱轮回;下一次再来,那是佛菩萨的身分乘愿再来,是来度化众生的,那就不一样。

  ...我们今天要是尊师重道,从哪里做起?善护口业,你从这里下手。从今而后,我们说话还是不诚实,有意无意还是欺骗人,还是造谣生事、挑拨是非,张家长李家短,这是对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包括弥陀、包括世尊,都没有放在眼里。这怎么会成就?你怎么能往生?轻慢世尊,你能去得了极乐世界吗?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欢迎你去,但是那个地方的人不答应,极乐世界人多,个个人对於十方一切诸佛都是恭敬心,你没有恭敬心,人家排斥你,你进不去,佛再慈悲也没有办法。这个道理显而易懂,不能不知道。

  所以古大德教导我们,什么人能往生?心如佛心,愿如佛愿,言如佛言,行如佛行。我们学佛,佛在哪里?佛就在这部经上。我们好好读,好好研究,好好在一起研究讨论怎样把它落实,经文字字句句我要把它做到。我也常说,做到两成你就有把握往生,两成做不到不能往生。最重要的是口业,口业还不能够改过来,我在此地断言,你这一生不能往生,我的话说得很肯定。念佛就是帮助我们断十恶业的,因为无量劫来这恶业的习气它常常会起现行,如果恶习气不起现行,那你是再来人,你不是凡夫。你是凡夫,哪有不造业的道理。《地藏经》上讲的: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实话,肯定是这样的。用什么方法来对治?佛号,念头才起,「阿弥陀佛」,把它压下去,这个方法妙极了!八万四千法门里头,这个方法最容易、最稳当、最可靠也最快速,这叫做念佛,这叫做会念佛。

  声声佛号把我们自己的烦恼习气、妄想杂念压住,使我们的心恢复到清净。首先恢复到阿弥陀佛,我一天到晚起心动念都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一个杂念,这个人决定往生。所以希望我们的同学,从今而后再不说人家张家长李家短,再不搞这个了。有人跟我们说呢?阿弥陀佛!他要来说人家怎么不对,我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好!我不听他的,我就阿弥陀佛,也劝他赶紧念阿弥陀佛,不要再造业。自己要做一个好样子,做个好榜样,这叫念佛人,这叫会念佛,这个样子才真正是十方诸佛如来的弟子。

  我们不辜负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自自然然感应到十方一切诸佛护念。特别在这个世界,诸佛看到有这么一个人,宝贝!为什么?别人都做不到,他能做到,肯定是帮助你在这一生当中快速成就。我们有感,佛就有应,感应道交绝不失时,我们做佛的弟子要这样学习,真正佛弟子。别人学不学与我不相干,不要去看别人,更不可以去批评人;批评人,我们自己造的业重,妨碍自己清净心。因为你有分别、有执著、有妄想,对自己是产生严重障碍。你要想度他,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之后再来度他,现在暂时把他放在一边,免得度他没度得了,连自己也去不成,这个亏就吃大了。自己必须有把握,我们才可以分一点时间帮助别人。自己还没有把握,不能帮助别人,帮助别人那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是不帮助,不是不慈悲,我自己现在没有能力,先成就自己。好像看到别人掉水里快淹死,我自己不会游泳,发个慈悲心也下去,白白赔一条命。在这种情形下,赶快去学游泳,我游一手好身手的时候,我才能够下水去救人,这才叫真正慈悲。

  所以口业不能再造,我们看到、听到别人造口业,生怜悯心,他不知道,他还愚痴。我们回报他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你千万不要批评:你错了,你又造口业了。我说这个话,我又造口业了。你们想一想这道理,要想通,那我怎么样不造口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造口业。让他多听阿弥陀佛,他慢慢就会觉悟,一次、两次短时间听不懂,时间长了,他就明白了。他才晓得你真正是好意帮助他、提醒他,决定不说他的过失,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对待他,这就行。又何况阿弥陀佛还加持他。

  《圆中钞》里面说,唯有世尊多生多劫诚实语,所以感得舌相广长,跟平常人不一样。但是广长舌相有常相、有现相,「常相」,平常的相这个舌头是在口里面;「现相」,他是把舌头吐出来能盖著面,这个舌头很薄,整个面孔能盖住,顶上能碰到头发。这个相它的作用就是给大家作证明,我说的话是实话,大家看到这个相,对於佛的诚实语不怀疑。佛这种示现,当年在世许许多多外道看到这个相都服了,都皈依佛陀,都跟佛陀学习。这一点我们要知道,虽然做佛陀的学生,佛陀没有叫他改变宗教。你在经上看到的,你们常读《地藏经》,《地藏经》上有婆罗门女,她是皈依佛教,接受佛的教导,她依旧是婆罗门,婆罗门是个宗教,这就是我们今天讲多元文化。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六三集)  2004/4/24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16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口业)(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口业)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