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扎西郎加仁波切:“彼此关怀”才是万物生存的法则,并非弱肉强食


   日期:2017/3/23 15: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对于人类和其他动物而言,爱是社会的基础。当我们还在母亲子宫里的时候,母亲精神心智的稳定平静,对于未出世婴孩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婴孩出生后的头几个星期脑部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来自母亲的身体抚摸极为重要。这显示,身体需要来自他人的温暖与爱的关怀。

  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动作是吸食母奶,而吸吮乳汁的动作肯定不是源于憎恨或负面的情感。虽然此刻婴孩的心尚浑沌未明,也不了解母亲,但母子之间已经建立了亲密的联系与情。然而,如果母亲对孩子怀有嗔恨某些负面的情绪,那么母亲可能无法顺利地哺乳。相反地,母亲对婴儿所滋滋的爱意和亲密感受能使乳汁正常分泌。

  身为人类,我们的第一个动作是吸吮母亲的乳汁,在接下来的岁月,我们深深仰赖他人,主要是依赖我们的双亲或监护人。没有他们付出的慈爱与责任,我们无法长大成人。当学生的时候,如果老师充满关爱,温柔亲切,那么老师本身及其授课内容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

  有时候,即使我们不情愿,还是得去看医师,如果医师表情“严肃,不苟言笑,即便其医术精湛,我们也会感到不自在;如果医师真心关注我们的健康,和蔼可亲,我们便会感觉舒服自在。当年华逐渐老去,我们再度深深倚赖他人的关怀与慈爱,人类是社会的动物,为了生存,我们仰赖他人。

  即使是小动物或蜜蜂,蚂蚁之类的昆虫,也有具某些社会本能。它们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分工合作。如果仔细观察蜜蜂,我们会发现,它们没有宗教信仰,宪法规章,也没有法律,但他们仍然彼此合作。自然的生活型态使得蜜蜂互助合作,否则无法生存。人类自称是比较优越的生物,但事实上,有时候我们却比不上蜜蜂,蚂蚁之类的小昆虫。因为生活环境之故,人类共居共营,这是自然法则,但有时候,我们却背道而驰。

  根据佛法,植物没有心或意识。有些人指出,植物具有某种感知能力。即使植物没有心或意识,它们也是依靠粒子与粒子之间,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互助合作,才得以生存。每个粒子各司其职,所有的粒子一起合作,使植物得生存,得以成长。同样地,一个世界,一座星球,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仰赖互助合作,才能够运作存在。

  人类的身体也是如此,身体各个部位一起运作,才能够有效地发挥功能。我们的存在仰赖身体个部位的协调运作。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家庭缺少合作与谅解,父母子女之间必定争吵不断。夫妻,爱侣失和亦是如此,彼此之间不再拥有快乐宁静,终于导致婚姻破灭。对于一个健全的家庭,身体,社会,国家而言,互助合作是很重要的。

  我们要如何发展互助合作呢?使用武力?不可能!那么,该用什么方法?答案是:自动自发的行为,利他,以及关心他人的福祉与权利。别把它们视为庄严神圣的行为,事实上,此举完全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举例来说,如果你关怀他人,真心诚恳地善待他人,那么对方也会善意回应。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扎西郎加仁波切       关怀)(五明学佛网:扎西郎加仁波切       关怀)  

 其它:佛教的慈善事业和生命关怀(李海波)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临终关怀 

 洪修平教授:佛教的人心关怀及其现代意义 

 陈永革博士:从大乘菩萨道看人间佛教的社会关怀 

 林克智居士:临终关怀手册 

 仁焕法师:关于临终关怀的开示 

 严耀中教授:佛教的现实关怀与僧侣使命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净土宗与终极关怀 

 高明道老师:从「阿伽陀药」看佛法的健康关怀 

 道坚法师:“林妹妹”之死,佛教“临终关怀”浮出水面 

 王孺童居士:略述“临终关怀”与“临终助念” 

 佛恩居士:走近佛教 第九章 终极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