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释慧彻:《金刚经》的经题


   日期:2017/3/20 10: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很多学佛人对于宗教真正的含义并不了解,宗教分为宗门和教下,宗就是讲实相,即讲月亮的,教下是指教门教义等方便法门,即手指头,两者合起来就是宗教。

  佛语心为宗,心是法身本体,就是实相和真如。如果领悟了佛的宗旨,再贯通教研教义,懂得各宗各派,才算把佛法弄清楚,才知道八万四千法门和宗门的关系,才明白权法和实相的关系,权实二智才能圆融通达。证道歌里讲,“宗亦通,教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这样才是佛弟子,师父办佛学院的宗旨就是如此,通宗也通教,把佛法弄透彻明白,才不被世间外道和讲理论知识的所迷惑。自心若升起般若智慧,自性自度,这样是最好的。

  方便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佛讲的每一部经都是方便的,经者,径也,所以,每一部经都是一条路线。经称之为权法,真正的月亮不在经中,但如果不通过经也不能达到终点,所以学佛要选修一门经典,作为主修的课程。虽然祖师大德说不立文字,不需要经典,但刚开始一般人是达不到的,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修证,到达彼岸后,再放下舟筏。没有圆融地透彻了解佛法,还要老老实实学一门经典,一门深入,长时间熏修。

  为什么选择金刚经作为主修课程?

  当然,每一部经都有自己的殊胜用途,是因人而异的,因材施教,但金刚经相对来说,能解决修行上总体的问题,关键问题,就是降伏自心,心是一法的根本,所以他很殊胜。金刚经也是大般若经的核心,六百卷般若经中,他是最长的,佛说《法华经》是诸经之王,但佛也说大般若经是大大王,因为修行般若智,智慧会更深入透彻,能直达本心。

  佛说,从大般若经出生大涅槃,般若是在佛涅槃之前讲的,称为般若时。佛说大小乘一切教理教义从般若出,没有般若,一切法学起来都无有真实意义。佛又在《法华经》中讲,诸佛菩萨智慧门难解难入,智慧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打开自性般若智慧,众生很难打开,若非遇到名师指点,不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学,不会彻底打开,所以佛说诸佛智慧之门难解难入。虽然难解难入,但每个人本自具足,因妄相执着不能证得,若打开般若后,无师智、自然智就会现前。

  般若是诸佛之母。

  金刚经中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说明了般若的重要性。

  佛在大般若经中说,般若就是佛法,大家知道五乘佛法,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五乘中,只有菩萨乘才有般若,般若如眼,五乘是船,般若是佛法的总纲,纲举则目张,纲要和纲领学清楚了,佛法就可以全面掌握。

  众生都在轮回中,有无边业力和烦恼,业障是很难消的,要想转识成智,破除无明和业力,唯有打开自性般若智,《般若经》中讲,“般若如大火炬,四面不可触,触之则烧”,烦恼若遇到般若,如“热汤消冰”,自然消灭,所以,金刚经讲到,“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

  般若是纲要,一切佛法学得再好,若没有打开般若智慧,都没有用,都是理论知识,徒增法执。学百年佛学理论,不如一日打开般若智慧。诸法就像树枝树杈,般若是树根,是佛法总根。佛如此比喻是因为他很重要。“一念悟般若者,生生世世生佛家”。才是真正的佛子。佛在传法时期曾授记,“金刚经未来在震旦国家,会有无量无边的多有恒河沙的人因金刚经悟道得度”。

  关于经题,每一部经都有经题,经题是宗旨,经文是教理教义,就是方便我们更透彻理解经题的核心内容。古代大德讲上根人一闻经题,就会懂佛法,像六祖一样。

  金刚经经题是金刚般若波罗蜜,金刚比喻我们的法身.实相和本体,为何用金刚比喻?因为金刚是金中最坚固锋利的,金刚能坏一切物,无坚不摧,能摧伏一切烦恼无明。金刚不仅坚固,本身也是透明无色的,像金刚钻金刚石,用他做经题可以形象比喻我们的法身。具备金刚智,就不惧怕天堂地狱,上哪里都行,无所畏惧,因为内在有金刚本性,哪里都不坏。

  关于法身有很多名称,比如真如、法界、法身、圆觉、阿弥陀、无量寿等等,不同名字有不同作用。

  金刚是不坏的本体,般若是自性智慧,智慧像灯升起光一样,称之为报身。波罗蜜是彼岸,就是解脱,就是化身。佛在涅槃经中讲涅槃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三德缺一不可。领悟到了金刚本体,就是法身德,有了智慧就具备般若德,到了彼岸,就具备解脱德,从此岸到彼岸,已经度过了苦海,已经解脱了。三德是一切佛法的核心。

  通过金刚经的经题可以看出此经是三德具备的,法身报身化身,融三身为一身,所以六祖因金刚经悟道,说“三身原来是一身”。我们要在一身中去求,分别去求是学不过来的。佛法像大海一样,没有智慧,难到彼岸,中途或许被淹死,或许被水冲走。

  六祖一闻金刚经就开悟,五祖为他印心,他领悟金刚经后,佛法得到了兴盛,为什么?因为般若就是佛法,智慧就是能见证法身和本来面目,能消除业力和烦恼。所以佛说般若是一切佛法的总根,一切法不离般若。

  最后学习一首偈子,“端坐念实相,是名真忏悔,重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端坐念实相就是说心安住在本体上,二六时中,如如不动,这就是真忏悔,为什么?一般人在佛前嘴上去忏悔,那都是小忏悔,不可能消重罪的,如果能安心如如不动,一切重罪就像霜露,遇到金刚般若智,就会消除。

  能诵持读诵《金刚经》并切实修行,你就是最上第一希有之人,你就和佛在一起,金刚经中说“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金刚经       智慧)(五明学佛网:金刚经       智慧)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洪启嵩居士:智慧──诸佛的母亲 

 洪启嵩居士:智慧年‧慈悲年 

 如本法师: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