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间天:面对父母的责备,须柔顺地承担


   日期:2017/3/20 10: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孝是一种美好关系,很多时候带有理想气息,正如我们说,一个企业也好,一个单位也好,一个团队也好,都说到一个团队文化,企业文化,这个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就是一个文化的假想层,这个假想层是从外在的一切行为状态,推衍产生的,不是说这个核心是假的,而是说这个核心没有办法详细的表达。

  只能通过外在的表现体现一部分,这也和佛法一样,什么是法,要细说起来,无量无边。就像维摩诘经中,提到不二法门,什么是不二法门,这个过程有很多菩萨一一表述了自己对不二法门的理解,这都是对的,但是还不足以表现完全,什么是本性,亦是这样的。

  我们说了无量无边的言辞,都不足以表述完全它,这个核心,就像我们看一个球,从球的表面的任何一个点,进入到球的中心,都有无量无边的路径可以实现,但是捷径只有一条,而且对应唯一的点,也只有唯一的一条捷径,但是走到球的中心了,从中心反会到表面,也会有无量无边的走法。这无量无边的走法,无量无边的道理,就是体现核心的手段,就是表述核心内容的过程,孝,亦是这样。

  于是入则孝,以孝点题,下面就是细细碎碎所谓孝的细节,怎么去做,要怎么去做,为什么这样去做,给了我们一个规范。怎么去做?,弟子规已经记录的很清晰,为什么去做?这就要通过学习,思维,分析,分享找到为什么这样去做的原因,明白这个原因,反到表面上点点滴滴的行为的时候就一览无遗了。

  正如我们分析,为什么要持戒,然后去思维戒是什么,?于是我们往往都会思维,五戒,十善,八关斋戒,抑或出家的比丘戒,比丘尼戒,或是在家菩萨戒,这都是戒的外显。而本质呢?就是敦促自己不造作生死牵引,要求自己不去伤害恼害别人,于是戒分为,实戒,遮戒,或分为重戒,轻戒。本质是这样的,于是外显的时候,保障我们在因果传递下,怎么实现避免遭受伤害,这就是戒条了。

  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弟子规》后续的内容,父母呼我们,我们要及时的回应,不能拖拖拉拉,半天没个动静,如果能马上出现在父母面前,父母叫我们要过去问父母有什么事情交代我们去做,如果不能及时的出现,也一定要及时的回应,哪怕是高声地回答父母,这样也是好的,为什么这样?

  我们把孝字贯穿在这里面来分析。如果父母交代我们的事情,我们做的拖拖拉拉,那么我们交代孩子去做事情,孩子怎么可能快速的去作完?如果领导交给我们的事情,我们拖拖拉拉不去做,磨洋工,我们要求下属去做事情,他们怎么可能不拖拖拉拉磨洋工?如果领导做事情雷厉风行,属下做事情亦是这样,这样一来孝就是一个上中下的传递,我们在这个传递的三个环节中,是上的,做领导要做个领导的好样子,中,做中层的要做个好的样子,做下属的要做个好下属的样子,这样一来必须和谐啊,如果领导其位不正,下属必然跟风,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共业招感,共同习气,共同业力,共同状态的人,相互的招感,于是这样的人总能遇到这样的人,想跳出这样的圈子都很难,因为他招感的就是这样的一个频率的人事物。

  于是父母交代我们去做的事情,我们行做不要懒散拖沓,父母教育我们,我们恭敬聆听,父母责备我们,我们顺应父母的脾气不要顶撞父母,先承担下来。

  父母责备,须要柔顺地承担,这个是什么意思?我们做错事情,或是父母认为我们做错事情,不要和父母顶嘴。人啊,往往说自己点坏话,第一反映就是反抗,这是习气,这个习气很坚固,因为这个我执的习气,从第七识中来,是第七识,末那识工作的结果,一个人从二岁的时候,人格就已经健全了,其中最最主要的就是对我的认识已经健全了,这个对我的认识就是佛教中说的我执。这个执着不除,生死是出不去的。

  因为我们的生命,从肉体来说,从精神层面来说,乃至从神识层面来说,都找不到一个究竟的我在,比如说,肉体,你的胳膊,手,肌肉,皮肤,骨骼,血液,屎尿,哪个是你?胳膊不是你,手脚也不是你,全身所有的组织都不是你,就像电脑一样,你说机箱是电脑,还是CPU是电脑,还是硬盘是电脑,主板,电源是电脑?哪个都不是,只是这些配件配合在一切,因缘和合暂时在一起待着,实现了一个功能,这个是电脑。我们的肉体也是这样的,于是没有一个究竟的我在,同样我们的精神层面也是这样的。

  你说,你的末梢神经是你,还是你的大脑是你,还是你的中枢神经是你,还是小脑是你?脑丘是你,还是脑里的神经是你?那么他们都不是我,都不是你,我们哪去了?我们呢?一个神经信号的传递,形成了一个感受,或是传递了一个信息,但是这个信号的传递是我吗?我们是在身体里传递的信号吗?所谓神识亦是假的,取个名罢了,叫灵魂也好,叫能量波也好,叫信息场也好,叫残留信息也好,叫进行信息场也好,叫神识也好,叫灵体也好,都是假的,这个神识也是假的,突破过去,就像打开了大门一样,没有突破就只能在封闭的圈子里转悠了,就算转悠的再累再烦再辛苦再痛苦,不好意思,门没开出不去。

  父母责备我们,这个责备已经是很激动很激烈了,前面的那个父母教育,这个是很缓和很平稳的,而到责备的阶段了,父母的情绪就已经很激动了,如果我们还顶撞,这个激动的情绪只能引发更大面积的战争。刚刚有同修问,心梗脑梗怎么来的?压力大,身体状态差,事情不顺利,或是情绪太激动,都会导致。如果父母的意见我们认为现在用不上,可以委婉地接受,就像很多知识一样,这些东西我未来是用不上的,但是我学了,以后再说,如果以后真的能用上呢?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重温弟子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孝道       承担)(五明学佛网:孝道       承担)  

 竺摩法师:世出世间孝道之比较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温金玉教授:慈善:佛教承担的社会责任 

 温金玉教授:慈善是佛教承担的社会责任 

 万行法师:当下承担就是修行 

 开愿法师:孝道的真实意义 

 道坚法师:一般人认为出家有违孝道,请问你有何看法 

 如瑞法师:勇于承担 

 如瑞法师:共同发心承担 

 冯学成居士:漫谈《信心铭》 第十三讲、悬崖撒手的承担精神 

 能弘法师:博大精深的佛教 如何圆满孝道 

 李尚全教授:护法与尽孝道:房山石经雕刻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