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明如居士:痛苦是怎样形成的?


   日期:2017/3/14 8: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遭遇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灵痛苦:轻微的,内心会怨恨,并隐隐作痛;中等的,不仅心里会作痛,而且还会伴随喋喋不休的抱怨、辱骂和争吵;严重的,不仅内心会剧烈作痛,而且还会丧心病狂,严重失去理智,行为上大打出手,甚至彼此伤害对方性命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趋乐避苦是一切有情的本能,离苦得乐是每一个众生的根本所求。所以,无始以来,人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来远离种种痛苦,为了去除痛苦,人们可以抛头颅、洒热血,甚至可以上刀山、下火海,虽然如此,可是绝大多数人至今仍然尚未成功地远离痛苦,虽然主观上不想遭遇任何痛苦,但是痛苦仍犹如雨点一般,源源不断地降临在他们的心灵之上。

  见到这种现状,人们不仅要问: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各种似是而非的说法纷纷出笼:有的说痛苦是绝对存在的,人们根本无法去除痛苦;有的说,痛苦是因为我们得罪了某个掌握绝对权利的神灵,如果通过一定的方法让此神灵高兴,神灵就不会降罪于我们,并且会赐予我们安乐;有的说,痛苦是因为物质和欲求之间的矛盾,当物质极大丰富时,痛苦就会消除……,然而,当人们按照这些学说去实践时,仍然无法彻底远离种种痛苦。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痛苦就像挥之不去的魔影一般萦绕在众生的心头呢?大觉世尊释迦牟尼佛告诉人们,原因就是一个:众生对痛苦形成的基本原理尚处于未知和邪知的愚昧的状态!由于对造成痛苦的机理缺乏正确认知的缘故,使得人们无法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去除痛苦,虽然主观上想彻底去除痛苦,但是客观上所使用的方法却是舍本逐末式的。

  那么,痛苦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如何才能彻底去除痛苦呢?大觉世尊告诉我们,世人一切痛苦的产生一定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潜伏在人们心中的烦恼习气,另外一个则是诱发烦恼习气发作的外境。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痛苦都不会在人们心中产生。首先,一个人心中虽然潜伏着烦恼习气,但没有和烦恼相应的外境来诱发内心烦恼习气的发作,则烦恼就不会现行,并使得内心产生痛苦,人们常说的“眼不见心不烦”就是这个意思。其次,如果内心没有烦恼习气,则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对境都不可能使得心中的烦恼发作。引发痛苦的这两个条件中,内心具有烦恼习气是近取因,引发烦恼的外境是俱有缘。

  知道上述痛苦形成的基本原理就会知道,一个人要想从根本上去除痛苦,必须将潜伏在内心的烦恼习气去除。由于烦恼潜伏在内心,不遇外缘不发作的缘故,所以佛经中也将烦恼称为“随眠”。具有随眠烦恼的众生,不遇到引发烦恼的外缘时,看上去暂时内心是风平浪静,但是当遇到和内心烦恼习气相应的外缘时,烦恼即会一跃而起,给内心制造种种痛苦。所以,断除内心的随眠烦恼是去除痛苦的一劳永逸之法,当内心的烦恼习气被彻底断除时,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外境,都不可能引发内心的任何烦恼,因而痛苦根本不会产生。例如,断除了贪心烦恼习气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色声香味触五欲,都不会引发贪心烦恼,因而痛苦无由而生;断除了嗔心烦恼习气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逆缘,都不会产生嗔心,因而痛苦也不可能生起。

  由于众生对痛苦产生的机理尚处于愚昧的状态,因此所采取的去除痛苦的方法也是舍本逐末式的——也即当痛苦在内心生起时,将随眠在内心的烦恼习气的根本作用完全忽略在一边,而将内心的痛苦完全归咎于和内心烦恼习气相应的外境,于是“断除或改造这个外境”就成了众生去除痛苦的唯一方法。虽然通过努力,我们也许能够改造暂时出现在我们面前并且和内心烦恼习气相应的某个外境,但是由于内心的烦恼习气尚未断除的缘故,当新的和内心烦恼习气相应的对境出现时,烦恼就会义无反顾的再次一跃而起,给我们带来新的痛苦。

  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在战场上中了毒箭,来到外科医生那里,外科医生只是将露在皮肤外面的箭杆用剪刀剪去,而置深入肌肤之内的箭头于不顾。事实上,当痛苦产生时,只是想办法去断除引发烦恼的外缘,而置内心的烦恼习气于不顾,这种断除痛苦的方法和这个愚蠢的外科医生并无二致。

  据说,当用石头砸狗时,狗会扑向砸过来的石头,而置扔石头的人于不顾;而狮子则不然,如果用石头砸狮子,狮子会置石头于不顾,而直接扑向扔石头的人。在佛经里面,将遭遇痛苦时,置内心烦恼习气于不顾而想方设法断除或改造引发痛苦外境的人比喻为“扑向石头的狗”,而将置外境于不顾,直接来降服自心烦恼习气的人称为“扑向扔石头之人的狮子”。由此可见,众生的痛苦之所以不能彻底断除的根本原因就是众生从来没有试图去做“扑向扔石头之人的狮子”,而是一直在扮演着“扑向石头的狗”的角色。

  佛陀在《佛遗教经》中告诫人们说:“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意思是,潜伏在我们内心的烦恼贼人,正等着与其相应的外缘出现,给我们制造种种痛苦,这个随眠在我们内心的烦恼贼人,比外在的冤家仇人更可怕,在内心的烦恼习气没有去除之前,我们怎么能够安眠呢?烦恼毒蛇随眠在我们的内心,就像有剧毒的黑蚖蛇睡在我们的房间里面一样,我们应当用持戒的铁钩,将这些毒蛇清除出去,只有烦恼毒蛇被清除了,我们才能真正离苦得乐!

  佛陀在《佛遗教经》中又说:“不出而眠,是无惭人也。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常当惭愧,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什么是惭愧呢?当我们的心灵遭遇任何痛苦时,要深深地知道,这根本不关外境的事情,这完全是由于我内心的五毒烦恼习气没有断除的缘故,如果心里生起这样的定解,这就叫“有惭”!当我们还没有能够降服内心的烦恼习气时,内心坚决不妥协、不罢休,这叫作“有愧”!有惭有愧之人,一定能够渐渐降服自己的一切烦恼习气,最终得到安乐;而无惭无愧之人,遭遇痛苦之时,从来不反省存在于自心的烦恼习气,却总是试图去改造外境,抱怨外境,到外境上去斗争,这样的人实际上是极其愚昧的人,佛说“与诸禽兽无相异”,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样的人其智慧和动物没有什么差异,根本不知道一切痛苦的根本就是潜伏在自心中的贪嗔痴慢嫉五毒烦恼习气,其通过改造外境而断除痛苦的方法连动物都在使用,所以说“与禽兽无异”。

  愿一切众生能了知痛苦源于自心的烦恼习气!愿一切众生能够用戒定慧的利器断除自心的一切烦恼习气,去除一切痛苦!

  摘自《放生心语》(明如居士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如居士       痛苦)(五明学佛网:明如居士       痛苦)  

 净界法师:你不想要痛苦,你就不应该造罪业 

 明奘法师:素食馆吃素成了我的痛苦经历 

 明一居士:告别痛苦人生 第四集 

 明一居士:告别痛苦人生 第三集 

 明一居士:告别痛苦人生 第二集 

 明一居士:告别痛苦人生 第一集 

 仁焕法师:贪嗔痴是痛苦与灾难的根本 

 仁焕法师:如何解脱痛苦烦恼 

 仁焕法师:如何消除痛苦灾难 

 悟妙法师:我经常感到痛苦,但我不知为什么会痛苦? 

 陈沛然博士:《无间道》――走上永恒痛苦之路 

 传喜法师:要追求没有痛苦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