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大悟之人,知世故而不世故


   日期:2017/2/28 13: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

  ——鲁迅

  知世故而不世故。

  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一种心态;不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一种幸福。

  我们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很多,或快乐,或绝望,有时是境遇逼着我们不得不成熟,不得不世故。因为你若不世故,也会不知不觉中陷入别人给你制造的“事故”。

  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当你无法做到对每件小事都释怀时,你会背负很多,总能找到让自己不快乐的理由。小心翼翼的分析着别人的每一句话,看看是不是在针对你。

  仔仔细细观察着别人每一个举动,反省自己是不是又哪里做的不好。为了更好的展示你所谓的谦和,完完整整的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变成了随人哭,随人笑。

  其实,人生,不是一场马拉松。终点线只是一个记号而已,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这一路你是如何跑的。

  你有没有想过,打破常规,跳出界定之外,按自己的意愿做自己,用这样的方式去创造优质的生活不是更好吗?

  知世故而不世故,明世俗而不受世俗浸染。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以隐者的这种冷静心态去在俗世里为自己建一座后花园,用超脱尘世之外的心态去体验那世俗世故之外的无极之境。

  人生太短,世间太乱。既然来了,愿你不忘初心,美好成长。

  善自嘲而不嘲人。

  为人处事中,言语上短兵相接,以退为进、欲擒故纵往往能出奇制胜——这种迂回进攻的方法,就是自嘲。

  一句随意的言语、一个简单的动作,往往就能在顷刻间轻轻松松地给自己解困。自嘲的人,别人不敢嘲笑,因为他先发制人地为自己挽回了面子,不卑不亢地让凝滞的空气重新流动起来。

  自嘲的人必定心中有爱,不但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不会用过分的自卑委屈自己,也不会用尖酸刻薄为难他人。自嘲,就是这样一种以退为进的智慧。

  苏轼就是这样一位智者。他在63岁穷困潦倒之时,还写下这样的诗句“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哪知是酒红。”他借小儿之口把酒后潮红调侃为脸色红润,用自嘲来排解晚景凄凉的失意。

  自嘲的人,是智者中的智者,高手中的高手。

  自嘲这项艺术只有充分自信的人才敢使用,因为它就是叫你自己骂自己,拿自己的缺陷和过失“开涮”;对于自己的丑处非但不遮遮掩掩,反而夸大其词,自圆其说地博取众人一笑,也展示自己的风度和智慧;甚至,还能刺一刺那些含沙射影、无理取闹的小人。

  所以说,自嘲的人,别人不敢嘲笑。自嘲,最安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悟       世故)(五明学佛网:大悟       世故)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从满头雾水到大悟彻底 

 月悟法师:佛门讲“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为什么 

 蕅益大师:忘形骸,断世故,万虑尽灰,一心无寄 

 十年大彻大悟,我的戒色百日感悟 

 10个佛教名句,读​完大彻大悟 

 富人​思维到底有多厉害?看完这两个故事,恍然 

 一首大慈大悲,大彻大悟的偈颂,《直念去》(住真实慧有声书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大悟,成了佛祖​,为什么别 

 佛教经典禅语,让人大彻大悟​ 

 达真堪布: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修行之人“十不求”,条条都是人情世故的经典 

 净土法门法师:什么才叫“大彻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