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学佛要有华严的生命观


   日期:2017/2/28 13: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个道友问,她突然喜欢唐诗,也喜欢《红楼梦》了,又感觉是世间学问,好像不如佛法殊胜。这些都是世间文笔。《法华经》讲的。我说,你可以花一半以上的时间来念经,少于一半时间看这些世间书。而且念经以后,你读这些世间书,理解和记忆都会很快。

  修行要以法自娱,能够在佛法中,自娱自乐,这个境界就很高了。要有自娱自乐的心态。人生有三种享受,物质上可以得到享受。第二,精神上,你看写诗,画画,做文章,书法,这些属于艺术家的,他创作一个作品出来,也是很享受的事情。这个境界会比物质上,吃饱喝足的享受要高级一些。那更高的享受,就是法喜,相当于灵性上的享受,这就很不简单。

  中国人对神仙很向往,不管有没有见过,灵性足的人,他都爱好天宫。他也觉得很享受,可是谁也没有见过天宫。但人们就能从中得到法喜。这种感应,如果按照印度对人体的看法,人体有三脉七轮。头顶上是梵天轮,相当于跟佛菩萨、神仙等沟通。灵性足的人,梵天轮比较发达。

  人也分三等,有些人吃饱喝足,他就很享受。相当于活个快乐的人。第二等人,他喜欢艺术,脑袋里就幻想那么有的没的,像曹雪芹写红楼梦,金庸写武侠,都是沉浸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他也是一种享受。这种境界还是有些俗气,有喜怒哀乐的烟火之气。第三种,就是神仙境界了,这就是华严的境界。沉浸在华严的,或者天上神仙的境界中,他也活的很享受。

  近代大家都很少去了解弘一大师,因为弘公是研究戒律,他写的东西,很少人会去看。故事也不精彩,人生也不精彩。弘公很了不得的一点,是他研究华严。他其实是沉浸在华严的大方广的境界中。那个境界,很少人能悟入。他临终前写“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这个相当于灵性达到最高,最圆满的境界。

  大家去看弘一大师讲课,他研究戒律,可是从来没见他批评过谁,乃至批评过社会某些现象。他通通都没有。这其实不是他研究戒律的原因,而是他的生命,是华严的境界,他在享受他的法喜。也叫以法自娱。要达到这个境界,是很不简单的。但目前应该少一些功利性。

  古人讲,以诗言志。人讲话,就表达自己的看法,很容易有对立。但这还是凡夫的境界。到了华严的灵性境界的时候,像弘一大师一样,只有悲悯众生的情怀了。弘一大师才华很高,二十文章惊海内。二十岁时,写的文章已经很有名气,后来更是如火纯青。这就是生命内敛的境界。

  我们对净土法门也有误解,一心求,很强烈的功利性,往往造成人很疲惫,甚至学着学着,就感觉很无聊了。再讲到前面,学佛后,以背诵佛经为主,其他的课外的,唐诗、宋词,这些看看也无所谓。但最好以佛经为主。但如果要学佛,建议先学《华严经》。《华严经》是佛的生命境界。你先明白了佛的境界后,对佛法的信心就不会退转了。

  人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个是开头,一个是结果是怎么样。也就是说,我的最后要变成怎么样。有些人讲,是不是人最后变成了鬼,还是变成外星人一样。那那《华严经》就回答了一个问题,人的终极目标,是修成像佛一样的圆满人格的人。

  道家回答了这个问题,人一直修,修到了天上去。在玉皇大帝身边当神仙就好了。至于神仙长的怎么样?道教的经典有没有讲?没有的。但佛教经典有讲,讲你一直修,修到最后,你会变成和佛一样的长相。很庄严。所有的教主,释迦佛,老子,耶稣。不过据说耶稣是到印度去学佛回来的创立了基督教的。这些教主,都没有释迦佛长的庄严。每个人按照佛的法来修,修到最后,都是佛的庄严相。这就是生命的最终目标。

  人是要有目标,但功利性要用对。是你用在灵性上,还是用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那是不一样的。念经念了,保佑你发财,也许会发财。但只是物质上。但念经来启发,让你会读书,这倒是有的。想要会读书,多念念经,灵性的能量高了,世间的书读起来还是挺快的。一般来讲,真有了实相般若后,其他般若也会产生,包括文字般若。有些人念经久了,开悟后,作诗几做的特别好,而且有境界。因为他开悟了嘛。没有开悟的人做事,可能是堆起来的,没有灵性的能量在里头。但从古到今,过去的著名诗人,李白杜甫苏东坡等,他们的诗歌都有一定的悟境。只是悟的大小境界而已。

  境界大小,没有说大就是好,而是能适合你的才是好的。目前能适合你的,你去修,也是很好的。所以偶尔念念唐诗宋词,也是很好的。但佛经是基础,一定不能荒废了。建议先背经,《法华经》、《阿弥陀经》、《金刚经》、《地藏经》都背起来。学佛不要很功利嘛。不一定要求什么时你才去念,你要得到佛法的娱乐,背经的快乐。这样学佛才能长久。

  汉地人有福报,有这么多美好的经典,可以去背诵。不仅能消灾免难,而且喉中甘露涓涓润,那是很舒服的事情,很享受的事情。那也是一种享受,只能能不能享受到而已。以前人不是讲了,人生最快意的事情,就是挑灯夜读《坛经》。其实得到的是灵性的愉悦。

  转自:福安古观音阁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