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不要做烦恼的奴隶


   日期:2017/2/2 19: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噶当教言18

  临终之时,必将丢弃一切而独自离开,所以对一切事物都不必贪恋

  一切都是暂时的、无常的、虚假的,是一种显现,不是真实存在的。财富、地位、亲友等都会变,随时都会离开我们。实际上,这些事物无非是我们的一些概念、分别念而已,事实上根本不存在,这说明一切并非实有。在今年学因明时,我们都深有体会。

  比如,早上起床,从卧室走到客厅,只需三四步,如果没走第一步,就不可能走第三步第四步;没走第三步第四步,就不可能走到客厅。此道理说明:如果没有刹那的变化,就不会有相续的变化,只有刹那的变化,才会导致后来相续的变化。

  也可以说,刹那的变化和相续的变化,相当于宏观世界的变化源自微观世界的变化,即相续的变化来自刹那的变化。如果刹那没有变,相续永远不能变。那么,刹那如何变呢?刹那是无法变的,它是最小的时间单位,不能再分的单位叫刹那。

  那么,有没有刹那这样的时间?实际上没有。若是有一定有前后,若是没有前后就没有时间。如果有前后还可以分,这样分下去,一天的时间和一分钟的时间就是一样的。如前所述,从卧室到客厅,如果没有走第一步,永远走不到客厅。一个大劫可以说是最大的时间单位,而刹那是最小的时间单位,那这二者可能就是同样的了。一刹那就是一劫,一劫就是一刹那,这是不合理的。因此,这个刹那不能无限地分下去,要有个限度。不能再分的时间单位存在吗?不存在,不能增长的就不是时间。这是由比量推理出来的,不存在即是虚无。

  若是以智慧观察根本找不到实实在在的本质。但是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识面前,它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这叫缘起性空。存在的即是缘起,当我们以智慧观察时,它并没有实实在在的本质,这就是性空。

  其实不讲这些也可以,但给大家简略地讲一讲,以便于理解无常与空性的道理。由此更能了知,财富地位都是无常的,不要当真,不要太执着,这些来来去去,拥有或失去,都是正常的。

  没有地位依旧能活,也许活的更自在;没有财富同样快乐,也许更快乐。即使有再多的财富,也不过一日三餐,夜眠三尺。即使没有更多的财富,也一样吃饭、睡觉。

  所以,一切都不过是我们自己的心在分别执着,然后把这些变成了今生的压力与束缚。是我们自己束缚了自己,自己给自己增加了压力,由此,活的就不自在、不开心、不快乐。

  当然,我们并不是逃避,而是任由它自然地发生与来去。本来就是自自然然的,来就来,去就去,有就有,无就无。来也是暂时的,去也是暂时的;有也是暂时的,无也是暂时的……所以不要太当真,这样你就轻松自在了、开心快乐了。

  只要有贪心就会产生嗔恨心、嫉妒心、傲慢心等烦恼。一旦产生烦恼,相续就会被染污,内心就不会快乐。虽然你有财富、有地位,但为了亲友所造的业,将来的果报都由自己承受,谁也不会替你分担。因此,不要做烦恼的奴隶,更不要做这种傻事,应该具有智慧。

  亲友也是如此。没有永远的亲友,只是暂时的因缘会聚而已,能够相遇是一种缘份,既然如此,就尽量去了缘了债,这样,因缘就结束了。有些人为了亲友,尤其是为了孩子,不断地操心费力,感受了无比的烦恼和痛苦。

  其实没有必要这样,只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就可以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若是他自己有福报,即使现在看起来不太好,将来也会有出息。有的人小时候很好,但不等于将来也好,也许并没有什么前途。所以目光不要太短浅了,不要只看眼前,自寻烦恼,甚至像天塌地陷了一般的痛苦不堪。若是这样就是业障,他就是你的冤亲债主,而你却浑然不知,很难放下。其实若是你能放下,也许对自他更有益。

  因此,我们不能为了这些事情浪费珍宝般的人身,而应该做一些对自他都有益的事情。我们要有智慧,尽力以佛法待人接物,能这样面对生活,面对工作,就是做对自他有利的事情。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解脱成就,今生解脱,今生成就,并且是当下解脱,当下成就。你不仅可以摆脱烦恼痛苦,还会不断地增长功德和福德,还会更快地圆满人生。

  若你贪图世间的福报、财富、地位、亲友等,对这些恋恋不舍,临到最终,只能是害人害己。

  《佛子行三十七颂》里讲:“长伴亲友各分离”,长期陪伴的亲友终有一天会分离。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犹如商场里集聚了很多人,几小时后就会自动分散,各自回家。这是比喻,说明有聚就有散,最终一定会分离。

  有些人虽然在世时没经历过离别,但临终时还是要经历离别的。也许有人会认为,现在离临终还早呢……这是不一定的,因为死期是不定的,也许你的寿命很长,能活到七八十岁,甚至九十多岁,但即便是长命百岁也终有一死。正如刚才所讲,在六道轮回的过程中,今生的几十年不过是一瞬间,很快就会过去的。所以一切都是无常变幻的,不要有丝毫的贪执。

  “勤积之财留后世”,自己勤奋劳碌、起早贪黑所积累的财富都会留给后人。人到临终离开这个世界之时,心里会有很多放不下。也许有人会想:“我什么也没有,到时候不可能留恋什么……”这不一定。

  以前曾有一位出家人一无所有,只有一个木碗陪伴自己。他特别喜欢这个木碗,在临终时,没有放下这个木碗,后来投生为一条蛇,蜷在木碗里,保护着这个木碗。他已经投生为蛇了,还特别执着那个木碗。

  若是没有真正看破放下,到时候何种东西,何人来障碍你往生,或障碍你的心态,很难预料。

  “勤积财富留后世”,即使你心里放不下,难以割舍,也没有办法,只能无奈地离开这些财富,不得不留给后人。

  如今,有些人有一些财产,一旦离世后,儿女们都想多分一些,然后开始明争暗斗,你抢我夺。这样做,逝去的人能闭上眼晴吗?你留下的财产,即使无人争,也是别人的。

  “识客终离身客店”,我们的意识、灵魂就是客人,身体是客店,是暂时居住的一个处所而已,不是永恒的。客人早晚会离开客店,所以不要太执着身体。

  “舍弃今生佛子行”,舍弃是心里舍弃,即是看破放下。你明白了,心里就放下了;心里放下了,就不会再耽着这些了;心态放下了,财富、地位、包括亲友都不会影响你的相续,不会影响你往生。

  敬录自达真堪布仁波切2016年莲师法会最新开示《噶当教言》讲解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烦恼       达真堪布)(五明学佛网:烦恼       达真堪布)  

 普献法师:烦恼像婴儿 

 果煜法师:天心明月 13.烦恼与菩提 

 杨云唐居士:如梦如幻的烦恼 

 杨云唐居士:勇敢面对烦恼 

 杨云唐居士:让烦恼打开天窗 

 许士群居士:烦恼的根源分析--集谛 

 陈兵教授:烦恼的辨认及对治转化 

 惟觉法师:习气的困扰及化解烦恼之道 

 惟觉法师:如何跳脱烦恼的束缚? 

 惟觉法师:如何消除冲突矛盾与烦恼? 

 王雷泉教授:“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 

 王雷泉教授:“烦恼即菩提”辨析——以《六祖坛经》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