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太上感应篇图说24: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日期:2017/1/24 22: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文: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原文】

  是道勇往践履,非道切勿胡行。阴曹榜已注分明,报应昭昭有准。

  邓氏子孙昌炽,冯家后代无存。休言造物有偏心,善恶凭君自审。

  注:前历举爲恶之报,欲人知所警戒。此则历举为善之端,欲人知所奋励。“道”,犹路也;“进”,犹行也;“退”,犹避也。顺天理,合人心,坦平正直,即是道,当勇往而践履之。逆天理,拂人心,荆棘险阻,即是非道,当深恶而禁绝之。二“则”字,有毅然、不可委靡之意。

  案:山左邓善心,开酒米店。虽编户细民,一生忠厚正直,从不欺人,亦不自欺人,皆以长者称之。尝谓子弟曰:“吾不读诗书,不知圣贤之道。幼年曾看格言,有‘不可存事上行不去的心,不可行心上过不去的事’。吾奉此两言,时时警戒,是以获免罪愆。”时同里有冯姓者,亦开酒米店,尝听人讲《三国演义》,曹操有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冯欣然大喜曰:“处世者不当如是耶?”于是逢人即谈此二句。一日被摄至阴司,见一衙门,东西两廊挂有榜文,东曰“行善之报”,首列邓名,下注“不可存事上行不去的心,不可行心上过不去的事。子孙贵显。”西曰“作恶之报”,首列冯名,下注“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子孙绝灭。”稍时,冥官升座,冯辩曰:“我与邓同业生理,彼此皆口头话,何至报应悬殊如此?”官曰:“彼不存事上行不去的心,即《感应篇》‘是道则进’也;不行心上过不去的事,即‘非道则退’也。乃圣贤中人,安得不昌其后?子听三国之事,欲学曹操,与《感应篇》全然相反,乃恶人之尤,安得不受恶报?”叱鬼使带还。后邓子发家,冯终身贫困无嗣。

  附:扬州钱道生,幼丧父母,又无产业。见有无赖棍徒群聚,谋盗某商家,道生意欲同往。有友陆志洁素行端方,见其与棍徒聚语,私挈其衣至无人处,告之曰:“做人第一要学好,这等无赖人,切不可交。贫富是前生注定,倘若坐不肖事,钱财入官,性命不保。可知上有天,下有地,明有日月,幽有鬼神,鉴察善恶。不如脚踏正路,还有个出头日子。”道生羞惭,是夜闭门不出。三日后,商家被盗,地方官缉获棍徒其人,一并治罪。道生惊悟,自后出入常与正人相处。宜兴蜀山金鹤龄无子,见其诚实,赘之为婿,尽以家资付之。此雍正元年事。(汤西箴《人鉴》)

  胡九韶家甚贫,事无大小,必遵道而行。每日焚香感谢清福,妻笑曰:“清福安在?”曰:“幸生盛世,不见兵戈,不致飢寒,榻无病人,狱无囚人,非清福而何?”享寿百二十岁,朝廷月给养赡,赐“克循天理”四字匾额。

  【译文】

  注:前面列举了作恶的各种报应,以使世人知所警戒。这里则列举行善的种种表现以及善报,以鼓励世人积极行善。“道”犹如道路,“进”好比行路,“退”好比躲避。顺从天理,合乎人心,坦平正直,就是“道”,应当勇往直前,切实去做。违逆天理,违背人心,荆棘险阻,就是“非道”,应当深恶痛绝,坚决避免。两个“则”字有毅然决然、不可萎靡的意思。

  案:山东的邓善心,开酒米店为业。虽然是市井小民,而一生为人忠厚正直,从不欺骗别人,也不自欺欺人,所以受人敬重,人们都称他为长者。经常对子弟们讲:“我没读过诗书,不懂得圣贤之道。小时候看过格言,有一条是‘不可存事上行不去的心,不可行心上过不去的事’,我遵奉这两句话,时刻以此提醒自己,所以没有犯下罪过。”当时同街上有一个姓冯的人,也是开酒米店的,曾经听人讲《三国演义》,里面曹操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冯某听到这句话,欣然大喜,说:“处世不就是应该这样吗?”于是遇到人就给人讲这两句话。一天,冯某被摄到阴司,见一所衙门,东西两廊,悬挂着榜文,东面写着“行善之报”,起首就是邓善心的名字,下面注明“不可存事上行不去的心,不可行心上过不去的事。子孙富贵发达。”西面是“作恶之报”,起首是冯某的名字,下面注明“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断子绝孙。”过了一会儿,冥官升堂,冯某辩解说:“我和邓善心作同样的行业,那两句话只不过是口头语,爲什麽报应如此悬殊呢?”冥官说:“邓善心不存事上行不去的心,就是《感应篇》里讲的‘是道则进’;不行心上过不去的事,就是《感应篇》里的‘非道则退’,他乃是圣贤中人,怎么会子孙不发达?你听三国之事,想学曹操,与《感应篇》完全背道而驰,你乃是恶人,怎能不受恶报?”命令鬼差放还阳间。后来,邓善心的儿子考中进士,而冯某则终身贫困无子。

  附:扬州的钱道生,幼时父母就去世了,也没有留下产业。他见一帮无赖恶棍结伙,图谋到某商人家中盗窃,钱道生也想一块去。他的友人陆志洁,品行端正,见他和无赖聚到一块说话,偷偷拉着他的衣服,到一个没人的地方,告诉他说:“做人首先要学好,这样的无赖恶棍,千万不能和他们打交道。贫穷富贵乃是前生注定,如果因为干了坏事,钱财被官府没收,而且性命难保。你要知道上有天,下有地,天有日月,冥冥中有鬼神,鉴察善恶。不如走正道,还有个出头日子。”道生闻听此话,羞愧不已,当晚闭门不出。三天后,商人家里被盗,地方官拿获无赖恶棍七人,一并治罪。道生大惊,顿时醒悟过来。从此以后,都和正人君子交往。宜兴蜀山金鹤龄,没有儿子,见道生忠厚诚实,将他招赘为女婿,把家産全部给了他。这是雍正元年的事情。

  胡九韶家里贫寒,所作所为,无论大事小事,都遵循天理人心而行。每天焚香告天,感谢清福。妻子笑他说:“清福在哪儿呢?”胡九韶说:“有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兵戈之乱,不受飢寒之苦,床上无病人,狱中无囚犯,不是清福是什麽?”享高寿一百二十岁,朝廷每月给予粮食赡养,颁赐“克循天理”四字匾额一块,以资表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太上感应篇       因果)(五明学佛网:太上感应篇       因果)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因果法则 

 刚晓法师:《摄大乘论》要义 彼入因果分第五 

 杨惠南教授:论俱时因果在成唯识论中的困难 

 胡晓光教授:因果论的必然性之断想 

 胡晓光教授:略论唯识学的缘起与因果问题 

 蔡惠明居士:慧远大师的三世因果学说 

 梦参法师:所信因果与差别因果 

 梦参法师:平等因果与成行因果 

 梦参法师:平心静气思因果 

 黄庆澜居士:初机净业指南 因果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