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印光大师:对放生鱼类被抓等问题的开示《复愚僧居士书》


   日期:2017/1/19 15: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问:你们现在放生虽然是救了这条鱼一命,然而,这条鱼放到河里可能会吃掉许多小虾米(大鱼吃小鱼),罪过不是很大吗?

  二问:你们现在放生啊,即使放到长江里,都有很多都被人家抓了,真是造业啊?

  复愚僧居士书

  答:放生这件事,原本是为了感发大家戒杀护生的心,实行自己恻隐不忍的念头而已。这世上有这么多人,人和人之间心念行为自然都各不相同。然而即便不能全部受到感发,即使只感发了一个人,这个人在一生当中,就会少杀若干生命。更何况感发的不止是一个人呢。

  原文:

  至谓小鱼被大鱼所食,即放之长江,亦难免不遭网罟。此种计虑,似乎有理,实则为阻人善念,助人杀业。其人幸得为人,或不至身受杀戮,故作此无理之理,以显己之智,能折伏放生者。

  译文:

  至于有人说放生的小鱼会被大鱼所吃掉,还说即使放生到长江,也难免不再次被网捕捞。这种考虑看似有道理,实际上是在阻止人的善念,助长人的杀业。说出这些观点的人因为自己侥幸得到了人身,在这一生中或许不至于身受杀戮之祸,所以才会讲出这种没有道理的道理,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聪明,希望能够折伏那些放生的人。

  原文:

  使彼为鱼,及诸生命,当受杀时,断断不肯起此种想念。唯冀有人救己之命,别无他种救亦恐或后来又被别物所食,别人所得,唯愿甘心受戮,免致后复遭殃等想。果能当此时,作此想念,尚不足为训。

  译文:

  假使这种人成为了鱼,或是其他种类的动物。那么当“他”即将遭受杀戮时,一定不会生出上述的念头,而是一心希望有人能够救自己一命。绝对不会因为现在即使被救,日后还可能会被别的动物吃掉,还可能再次被别人捕获,所以干脆现在就心甘情愿地被宰杀,免得日后又遭殃。即便“他”真的会这样想,也仍然是不足以效法的。

  原文:

  况万万不能当此时作此想念,而于无关痛痒时,作此阻人善念,启人杀机之语。其人来生,若不自受其报,则日月当东行,天地当易位矣,言可妄发乎。

  译文:

  更何况“他”是万万不可能在临被杀时产生这样想法的啊。而现在却在结局无关于自身痛痒的情况下,说出这种阻止人善念,启发人杀机的话。说出这种话的人,如果不遭到报应,那么日月将会向东运行,天地将会更换位置。话是可以乱讲的吗?

  原文:

  大鱼食小鱼,固有此事。放之又遭捕,亦不能无有。若谓小鱼被大鱼食尽无余,则无此事理。放者尽被人复捕去,亦无此事理。何得如是过虑。

  译文:

  大鱼吃小鱼,固然有这种事。放生之后又遭捕获,也不能完全避免。可要说放生的小鱼被大鱼全都吃光,则没有这种道理。放生之后又全都被人捕获,也没有这种可能。为何如此过度担忧呢。

  原文:

  譬如救济难民,或与一衣,或与一食,亦可不至即死。在彼则当曰,此一衣一食,何能令彼终身温饱,与之有何利益。不如令彼冻饿而死,便可不至长受冻饿矣。

  译文:

  比如救济难民,施舍一件衣服,或一碗饭,也可以使他们不至于立刻饥寒而死。如果换作前面所讲的那种人,就会说,这一件衣服,一碗饭,怎能让他们终身得以温饱,给他们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就让他们冻死、饿死,这样日后就不用再长期受冻挨饿了。

  原文:

  又如强盗劫人,有力者为之捍御。彼将曰,汝若能捍御彼一生,则为甚善。唯捍御一时,究有何益。反不如任彼抢劫一空,后来不至再被抢劫之为愈也。

  译文:

  又比如强盗抢劫人的财物的时候,遇到强健有力的人来保护被抢的人。如果是前面所讲的那种人,就会说:你如果能够保护他们一辈子,就很好。现在只是保护这一次,终究有什么用处呢。反倒不如任凭他们被抢劫一空,这样日后就不会再遭到抢劫了。

  原文:

  父母之于子,常常抚育,而慈母不能抚身后之子。彼将谓,既不能抚育,不如杀之之为愈乎。

  译文:

  父母对于自己的子女,都会常常地抚养教育。然而慈母一旦过世之后,就无法再抚养自己的子女了。看到这样的情景,前面所讲的那种人就会说:既然总有一天父母都要离世,从而也就不能继续抚养教育子女,那还不如提前把子女杀掉,岂不是更好。

  原文:

  君子修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彼必期于万无一失,方肯行放生,则令世人尽寿皆不行戒杀放生之事矣。其人将来必膺万无一人能救己于死也,哀哉,痛哉。不禁络索言之。

  译文:

  君子修养德行,原本应当“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可是前面所讲的那种人,一定要等到万无一失的情况下,才肯去放生。如果都按照他的话来做,那么全世界的人从出生直到死去都不会再戒杀放生了。所以,说出这种观点的人,将来必定会遭受自己在临被杀时万中无有一人愿意施手相救的果报,想想真是悲哀痛心啊!所以禁不住络索了这一番。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放生       印光大师)(五明学佛网:放生       印光大师)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悼印光大师文 

 惟觉法师:吃素与放生 

 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印光大师说佛号的功能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蔡惠明居士: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法缘 

 蔡惠明居士:至诚恭敬 修习净业——纪念印光大师圆寂五十周 

 正如法师:印光大师的佛学思想 

 陈星桥居士:印光大师与佛教自身建设--纪念印光大师圆寂六 

 张秉全居士: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六 

 张秉全居士:发大菩提,生真信愿。竭诚尽敬,唯佛是念——印 

 张秉全居士:八句名言,往生津梁——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三 

 张秉全居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